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86)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这些孩子并不是从小乞讨,一两年前还是好人家子弟,流落街头,乞食偷摸,被人打骂,受人白眼,心里自有一股委屈和羞愤。

无名食肆今日发生的事,他们都听说了。最早从无名食肆得到食物的小孩,今天动手摸大婶食盒的孩子都是他们的同伴。

那样的结果,他们也不乐意看到。张歆明明可以找到他们,却不是惩罚警告,而是提供给他们自食其力的机会。

两个首领对视一眼,同声答应,互相憋了一股劲,要做得比对方好,要让更多的同伴得到工作机会。接受无名食肆的雇佣,也意味着得到韩金,罗六等人的庇护,不用再白受大乞丐欺负。

韩金让他们挑出自己的帮手,四人一同立下保证,规矩本分,好好干活,然后带着他们到食肆。穗娘把当天没卖掉的吃食都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去饱餐一顿,早些休息,明天一早上班。顾嫂和罗六的妻子已经找出四件干净的旧男人衣裳,给他们做工作服。

乞儿的问题解决了,张歆备下礼物,亲自去探望受了惊吓的大婶,赔不是。

第二天,无名食肆照常开业。四个新雇工已经把整条巷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无名食肆跟前街面的青石几乎照得出人影。两对半大男孩,一左一右不远不近地护卫在门口,偶然还会上前搀扶老人,扶起摔倒的幼儿。

还有些乞丐来打转,眼看转不着什么,就走了。渐渐地,白天,这条巷子,乞丐绝迹了。

无名食肆的生意恢复了,更好了。附近的大人孩子抵御不了无名食肆的食物芳香,感情上也愿意照顾他们的生意。

也有人慕名而来,变相敲诈勒索。刚得了一点甜头,走出不远就被不知哪里来的乞儿撞到,连钱袋一起摸走了,追着弃儿跑出老远,眼看要抓住,却被个官差大哥拦下谈心。

附近的地痞流氓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实本分心软的生意人,不一定都是可以惹的。

无名食肆生意多了,忙不过来,确实需要雇工,也确实从两个乞儿团体里又雇了四个人帮忙搬东西择菜洗碗。

开店还算顺利,小羊的启蒙教育则遭遇瓶颈。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六一。明天入V。

既然这文吸引了不少妈妈和准妈妈,应景,就孩子成长环境聊几句。

西方有句老话,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整个村庄的参与。

许多年前,在日本街头,赶时间,明明看到行人过街的红灯亮起,见小街无车出入,俺步伐不减,就要往前冲,被相识的OL阿也子一把拉住:“不可以!”

稍后绿灯亮起,走过那个街口,阿也子向俺道歉,说自己平时也经常闯行人红灯,刚才阻止俺是因为看见对面有位小朋友。她说大人闯行人红灯都是左顾右盼,确定无车安全才会走,可是小朋友判断能力不足,看见大人见到红灯不停,照样走,有样学样,就有可能被车撞到,很危险。

阿也子的工作介于秘书和办公室小妹,学历可能只有高中毕业,最多短大,家庭在日本属中下层,当时大约二十二三岁,未婚,无子女,几个月前被未婚夫解除婚约,娶了他人。

这件小事给俺印象很深。从那天起,俺知道了日本人的可敬可怕。

更早之前,大学里,有一年暑假,独自乘船回家,无所事事,站在甲板上看海,吹海风。有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跑来找俺说话,或者说,找俺听他说话,并向俺提问。

俺对陌生人慢热。俺刚热起来,小男孩被同行的大人叫走了。

过了一会儿,他跑回来,对俺说:“他们说你是坏人,不让我和你说话。我知道你不是,你是好人。我得走了,他们来抓我了,我等会儿再来找你。”

直到下船,没有再见到小男孩。

对这件事印象也很深。那时俺第一次被人当成坏人,那之前,都是俺被教育要小心坏人。

俺有了孩子,儿子。俺希望他有男孩样,有勇气胆量,鼓励他尝试冒险,又不能忘了安全教育。物理性的安全,比较好办,最多设计点苦头给他吃,孩子就明白了。社会性的,就比较棘手。安全意识和安全感,阳光开朗热于助人的好性格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日常教育中,是不容易找到平衡点的两对矛盾。

俺越来越觉得,和平宁静的村庄,对于养孩子是多么重要。

真诚地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个安宁的村庄,每个大人都愿意做那村里的一个人。

启蒙

几个月下来,小羊在张歆跟前已经跟亲生女儿差不多,爱说爱笑会撒娇,又懂事听话。穗娘不知道小羊的身世,还悄悄纳闷两个孩子长得都挺好,可都不大像娘,姐弟两个也不相像,不知那个爹长得甚么模样。

食肆的生意走上正轨,顾实两口子渐渐上手,又有了帮工,穗娘不须时时在店里帮忙,张歆更是有了空余的时间精力。

小羊马上七岁了。

两个外甥女,还有她们的小朋友,到这个年纪,很多都会读书写字简单算术弹琴唱歌跳舞。

张歆觉得小羊必须启蒙了。上学,不可能。请先生,不现实。自己教吧。

青青比小羊小两个月,阿福也已经五岁。教一个是教,教三个也是教。张歆对顾实夫妇说让青青和阿福同小羊一起读书。

乞丐事件有一个“副”作用。从前,顾实夫妻和穗娘,虽然也听从张歆,更多的是这个时代教育出来的对主人的服从,自认不违背规矩的地方,就不一定完全遵照张歆的主张。经过那件事,虽然张歆没有半句责怪,三人心里明白险些闯下大祸,好心也会办坏事。见识了张歆的处理手法,了解了她的胸襟智慧,从此真正从心底里敬服了。

盼望孩子比自己有出息,过得比自己好,是做爹娘的心愿。顾实夫妻两个想让阿福读书识字,却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读什么书?倒不如学好针线女红,容易找婆家。心里虽有些不以为然,仍是感激地接受了。想来,张歆若提出让青青和小羊一起跟她学针线,他们会更感激些。

张歆安排了一下,每日固定抽出一个时辰,给三个孩子上课,识字和算数。小羊青青是主要学生。阿福年纪小些,坐不住,要求放宽。

小强弄不明白上课是怎么回事,见妈妈把哥哥姐姐拢到一起说话,以为是什么好事,也往前凑热闹,有时趴在张歆腿上听,有时拿了玩具坐在旁边玩,有时好奇地抢张歆做好的字卡,给哥哥姐姐预备的石板炭笔沙盘。

青青很在意自己的东西,不让他碰。阿福巴不得他来动,好以此为借口,怠学。小羊最疼弟弟,轻声细语地解释,还要忙着给他擦口水擦手。

觉得小强影响了课堂纪律,让她的学生分心,张歆让穗娘把他抱开。

小强一声不吭,紧紧抱着妈妈大腿,扁着嘴,眼睛发红,似有水雾要出来,看得穗娘老大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