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84)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小强只是好奇地看着。小羊也注意到那个妇人,悄悄地拉张歆的袖子:“娘,她会死么?”

张歆心口一窒。这是第一次听她说到“死”。经历了祖母的死,倪甲的死,那母女俩的死,还有被缉拿关押审讯,小羊提到这个字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会!”张歆斩钉截铁地说:“不是说了,她脸上是冻疮,只要清洗干净,敷上药,小心别再冻着,很快就能好。”

牙婆连忙附和,开始介绍她带来的几个人。

张歆想找一个能够帮厨,做点针线,带过孩子,手脚勤快,为人本分,温和耐心的女佣。

牙婆带来的几个都看不上眼。一个眼神不大老实,一个热切谄媚多话了些,两个问题回答得不好,还有两个的历史有问题。

牙婆走东串西,最会看人,见张歆挑人的架势就知道是当过家见过世面心里有数的,迟疑了一下,赔笑说:“穗娘就是脸上有疮,破了像,命数也不好,其他倒是合适。”

见张歆认真听,便继续说了下去。穗娘,年轻时叫做穗儿,是陈夫人的陪嫁丫头。六七岁被卖到大户人家,忠心勤快,老实本分,针线好,懂厨艺,是照着小姐的臂膀培养的。跟到陈家后,嫁了陈老爷的得用小厮,做了管事的娘子,尽心得力,很得夫人看重,还是一位少爷的奶娘。

这样的来历,怎会落到这个地步?张歆看了看穗娘,见她头垂得低低的,肩膀微动,似暗暗抽噎。

牙婆自然明白她的疑惑:“也怪她命不好,奶的少爷三岁上没了,自己生的两个孩子也没站住,男人也死了。就有人说她命中带煞。那年陈夫人生病,听了这话把她调开,不久病竟好了。这一来,夫人信了那个说法,就把她撵去做粗活,不许她靠近主子。墙倒众人推,见她被夫人厌弃,跌下来不能翻身,孤身一人,也没依靠,底下人都把脏活累活苦活推给她,好点的东西都要弄走,有错都往她身上推。今年冬天冷,前些天还下了雪。她要洗全府上下的衣裳,成日站在井边,吹冷风,泡冷水,脸上手上起了冻疮,没法治,还不能歇。哎,好好的,脸上生疮流脓,怕是只能卖去做苦力了。”

小羊听得眼睛红红,拉着张歆的胳膊:“娘,我们买了她吧。”

张歆这阵一直在鼓励小羊勇敢说出心里所想,表达意见,自然不能无视这个正当而且善良的要求,只是担心穗娘除了冻疮,身体还有其他毛病,早年风光得意,也有些不好不对之处,才会弄成后来那样。

把穗娘叫到近前,问了几句话,仔细看了看她的脸和手,特别让她抬头,盯着她的眼睛看了一阵,已是有些愿意。

小羊见她只盯着穗娘的脸看,还当妈妈嫌穗娘脸上冻疮难看,着急说:“娘,我过年不要做新衣服,省下钱给她治病吧。那个药膏还有剩的,让她擦了,在屋里暖几日,就会好了。”

小羊以前冬天也要打冷水洗衣服,手脚也长过冻疮,知道多冷多难受。前些日子冷,冻疮复发。张歆记得几个方子,熬了药水给她泡手脚,又制了药膏给她擦,叮嘱注意保暖。孩子生命力强,不过几日,果然好了。

张歆看着小羊,笑着问:“预备给你做三身衣服的。你都不要了?”

小羊坚定地摇头:“我已经有好些新衣服了。”

张歆养女儿,第一个乐趣就是当洋娃娃打扮。这些日子,已经给小羊添了十几件衣服,多半是看见合适的成衣,买来稍稍改动,也有两件她自己缝制的。象所有女孩,小羊天性也爱美,喜欢新衣服漂亮衣服。妈妈喜欢打扮她,她就欢欢喜喜地被打扮。

前几天,听见青青的爹娘议论说张歆太溺爱孩子,不该花那么多钱给孩子添置衣服。小孩子长得快,过不了一阵就穿不了了,白浪费。又看见张歆算账,翻来覆去地想前院的改造工程怎么能少花钱。小羊突然不那么喜欢新衣服了。

张歆问牙婆穗娘的身价银子。

牙婆没口地夸小羊心善,聪慧,欢喜这么快就能把穗娘脱手,大概也有几分恻隐,想促成这笔买卖,要了个偏低的价钱。

张歆请大夫为穗娘检查身体。除了冻疮,长期营养不良,操劳过度,有些劳损的毛病,其他还好。大概张歆治疗冻疮的方子果真管用,穗娘脸上手上的创面开始愈合。

顾实夫妇也是吃过苦的,同情穗娘,抢着把好些活都干了,让穗娘先安心调养。

穗娘绝处逢生,满心感激,换了心情,很快振作起来。她确实能干,手脚麻利,会做好些小菜,针线活比不上紫薇白芍,差得也不多,哄孩子带孩子也是一把好手,更难得忠诚细心,见过大场面,处理过不少事情,有经验有胆量,还是松江本地人。有些事,张歆没想到,顾实不知道,穗娘不声不响就一一处理好。

有了穗娘,张歆总算可以松口气,不必时时绷紧,事事操心。

穗娘跟着张歆,面上对四个孩子一般看待,心里自是更在意小羊和小强,尤其看重小羊。

过年时,小羊果然没有新衣服。穗娘心中不忍,想同张歆讨块衣料,抽空给小羊做件衣服,被张歆阻止。

张歆不希望给小羊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牺牲和慈悲只需口头付出就够了。

看见青青和阿福穿上张歆缝制的漂亮新衣,高高兴兴地跑进跑出,快乐得像要飞起来,小羊眼中有一丝黯然。

张歆在她面前蹲下,微笑地搂住她,亲了亲:“小羊是世上最好的女儿。娘为你骄傲!”

小羊脸上瞬时明亮光彩,象小强常做的那样,抱住张歆的脖子,回亲一下,响亮地叫了声:“娘!”

作者有话要说:有人喜欢看,再唠叨两句孩子经。

好像,很多父母都愿意“讨好”孩子,却不知道孩子到底要什么。带自家儿子,以及接触其他小朋友的经验:年纪小的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其实很少。他们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很natural,对于大人却很奢侈:时间,关注,良性的纵容。很多父母拿不出这些,就用物质补偿。一来二去,大人习惯了物质的付出,有些小孩子也搞不明白自己要什么了。

成功

张歆懒得费心取名字,小食店就叫无名食肆。

缺少开店的经验,为防止准备不足,手忙脚乱,张歆决定先尽量简化品种,先从早餐开始,目标市场就是附近的住户。

某天清晨,附近几家人一推开门,就被诱人的面香粥香钻进鼻子,唤醒了隔夜的饥肠。从巷子里走过的人,也被这股温暖的香甜带到了食肆门口。

白面馒头,赤豆粥,茶叶蛋,腌萝卜,酱瓜,还有隔了两条巷子的豆腐店送过来的热乎乎的小方豆腐和甜丝丝的豆浆。

物美,价钱公道,还方便。这天,附近好些人家的早饭,都是在无名食肆解决的。

时近中午,难以抗拒的肉香又从无名食肆飘出来,无声无息地沁过整条巷子,潜向大街和深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