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63)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张歆满怀遗憾地看了一眼鱼羹,放下汤勺,挤出一堆笑:“谢谢太太吉言!”

记得这一位是同谢三太太一同来的,也姓谢。谢氏一族人实在多,本族人都互相认不全,外人更搞不清谁是谁。瞧这位的衣着打扮,家境应该最多中等。不过,谢氏也有几位清儒。

以衣取人总是不对的,张歆还是笑脸迎人。

这位谢太太一屁股在张歆身边坐下。接着,张歆就觉得眼前唾沫星子飞舞,自己脸上也不知沾了多少,瞥见一口也没能喝上的鱼羹,更是心疼可惜。

谢太太巴巴找上来同张歆说的,不是小强,而是她的小女儿。此刻正站在谢太太身后,娇羞地低着头,又不时悄悄抬眼打量张歆的谢氏青鸾。

从谢太太口中,张歆知道了,谢青鸾小姐年方十六,知书达理,读过几本烈女传,三从四德,女红出色,最重要的是性子和顺,吃苦耐劳,善良纯洁得象一只小白兔。

张歆有种错觉,以为对上了二十一世纪的推销员,还是没保底工资,只有提成的那种。谢太太推销的自然是她女儿。可是,小强还在吃奶,谢青鸾那样子也不象能当保姆丫头,难道谢太太想把女儿嫁给常正鸣?

谢太太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常府主母啊,张歆哪敢拍板答应什么?只得忍受着唾沫星子洗脸,直到白芍谎称周璜夫人叫她,才得以告罪脱身。

常正鸣还是孩子呢,也到议亲的时候了么?张歆放心不下,悄悄吩咐白芍让人打听一下那对母女是什么来路身份。

晚些时候,白芍面带古怪地凑近她耳边:“那个谢家借大爷的钱,好多年了,还不上,想让他家小女儿给大爷作二房。”

作者有话要说:某羊答题正确,本来是邀请她客串,某羊误会,悬赏的是命名权,给女主的孩子起了一溜很飘的名字,都很好听,但不大符合古人的讲究。俺改动了一下,“乘风”改成了“乘云”。

上章字数超额,题外废话也不少,结果收入不好,还被人说是凑字数。看来,还是应该惜字如金,惜言如金。

张歆是二十一世纪穿过取的,不拘小节,那路引是伪造的。具体的后面会说。

看来还是科普体受欢迎。每更一问:小强昼夜颠倒是怎么回事?

这题有难度,答对的可以选择角色客串。

躲不过

张歆让人打听谢家母女,被人察觉,就有人主动上来提供情报。

综合各方面消息来源,谢青鸾年纪虽不大,辈分却是不小,是谢三老爷的堂妹。她爹谢什是前一位谢老太爷第三位妻子所出。当初,谢老太爷年将五十,长孙媳妇都有了,还要再次娶填房,谢家上下都不赞成。无奈谢老太爷说话算数了一辈子,老来更打定主意,非要再娶一位年轻妻子,生足十个嫡子女。也是谢老太爷的桃花运,这第三位妻子是个比长孙还小两岁的美人儿,而且非常温顺,进门三年生下谢什,让谢老太爷如愿地“十全十美”。六年后,谢老太爷病危时,年轻的谢老太太发誓守节。谢老太爷心满意足地归西,体谅小妻子年轻,守寡不易,谢什还小,把自己的私房钱尽数偏了小妻子小儿子。

谢老太爷的儿孙可没法以老太爷的欢喜为欢喜。老头子五十岁上再弄个年轻得不象话的嫡母嫡祖母进门,还不如纳上几房小妾呢。那样旁人至多取笑老头老不修,哪像这样,全家人都成了笑话。况且后来几年,老太爷偏心也偏得厉害了点,最后分家产更是分得表面公平,其实很偏。

小谢老太太虽然柔顺,并不是傻子,明白老太爷不在,谢家再没人待见他们母子,等到老太爷丧事完毕,就带谢什搬去分给自己的别院居住。夫家靠不上,只有靠娘家。能把十五岁美貌女儿嫁给五十岁糟老头子的,会是什么样人家?眼见小谢老太太手上银钱大把,娘家父母兄弟亲戚争着过来替她打理。这般那般打理到谢什成年,小谢老太太手上就只剩下别院和田产了。

其间,年长的继子继孙中,也有人考虑到谢什的利益,出于好意,直接间接地提醒过小谢老太太。一边是从来冷眼看她的谢家人,一边是热着脸往她跟前贴的亲人,小谢老太太那点心眼,当然是向着后者,发觉不对时,去的已经追不回,谢家也再没人肯帮她。小谢老太太从此谁也不信,紧着手里一点产业,给谢什娶了亲,看到孙子出世,就西去寻老太爷诉苦加请罪去了。

谢什是个平庸的人,最大的资本就是他的辈分,很喜欢在年纪比他还大的侄儿侄孙面前指手画脚。因为辈分的关系,那些人还不能明着把他撵出去。这该算谢家这一支最大的苦闷了。

谢什前后娶了两位妻子,生了四个女儿,只有一个儿子,自然宠爱无比。谢什除了爱摆长辈谱,倒是个本分小心人。可他这个儿子,却是心比天高,自以为是,做什么,能不能成在其次,先要闹出一番大动静,摆足排场。那年想做生意,借不够本钱,不顾老爹犹豫,就把田庄拿出去抵押。期限到了,儿子的生意还颗粒无收,谢什记得母亲遗言是一定要守住庄子的,腆着脸四下借钱。

谁都知道他父子还不了,亲戚朋友要么不肯借,要么借机谋他的庄子别院。谢什疾病乱投医,跑到常府求段世昌。段世昌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一口答应帮忙,却也没直接借钱给他,而是替他把庄子赎了出来,扣着地契,让谢什慢慢还钱,几时把赎庄子的钱还上了,就把地契还给他。

谢什那时还相信他儿子很快会赚钱,又无别人愿意帮忙,就接受了段世昌的做法。谁知他儿子的生意根本血本无归,一家人吃穿都是问题,怎么还钱?因为段世昌没规定期限,也没要求过户庄子,那庄子的地租这些年仍是谢什去收,也是他家唯一的进项。段世昌也不在意。

前两年,谢青鸾的同胞姐姐碧鸾到了说亲的年纪,谢大少就对谢什提议把碧鸾嫁给段世昌做小,那笔钱就不用还了。谢什夫妻自持身份,还不乐意。虽说谢氏嫡子女极多,也分个三六九等,谢什是第二位填房所出,碧鸾又是他的填房所出,在谢氏家族根本没地位,可对外说起,好歹也是谢氏嫡支嫡子的嫡出女儿,还是很好听的,可以结到不错的亲事。

碧鸾嫁的夫家也算门当户对,只是,碧鸾并不幸福。回娘家来哭了几回,说公爹古板不近人情,婆母严厉苛刻小气,丈夫酸腐无能,妯娌小姑一大窝,勾心斗角还攀比,听着进项比娘家多,按人口一分,吃穿比在家时还要简陋几分,偏偏一家人都死要面子。碧鸾抱怨完,不无遗憾地说,早知如此,还不如嫁给段世昌做二房,上无公婆,下无兄弟,穿金戴银,山珍海味,只需讨一人欢心。

谢什一家久居城外别院,熟悉的只有继续住在大宅院的几家,并不知道谢氏家族一半的人生活条件还不如他们。前头两个姐姐不亲近,之前,青鸾母女还以为谢氏嫡女金贵,听了碧鸾的境遇才知道,谢氏嫡女若无丰厚陪嫁,一样被夫家嫌弃,供大于求便不值钱了,也有嫁给贩夫走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