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155)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程启张了张口,又闭上,眼中已有湿意。

李元川触动旧情,心绪起伏,咬紧牙关,把头扭到一边,不忍再看。

大田宗作眼看他心目中“威武不屈,无物无我”的小天才,一下子变成满脸鼻涕眼泪的耍赖小孩,失落得一塌糊涂,瞥见李元川一脸阴云,硬着头皮走上前,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张夫人,是我劫持了您的孩子,主人不知情。我向您请罪。”

张歆看都不看他,冷冷地说:“那柄短刀在你腰间挂着呢。你要切肚子,自己找地方切去,别在这里吓我儿子。”

大田宗作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李元川暗叹一声,吩咐说:“大田,你下去吧。这事,我来处理。”

好一会儿,大厅里只有小强的哭声,和张歆安慰哄劝的低语。两个男人静静听着,看着,都不说话。

终于,小强不再哭了,倦倦地靠在妈妈肩头抽泣。

李元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天气不好,怕有风暴,你们既然来了,还请留下盘旋两日。”

程启淡淡一笑:“多谢盛情!为免家人挂念,我们还是早些回去的好。上岸前,为防万一,我吩咐船长等到天黑,倘若不见我们回去,就返回台湾搬救兵。李公子好意留客,可要让他们误会,就不好了。”

张歆点头赞同。

李元川望着她,沉吟片刻,毅然说:“我曾对我母亲发誓,除非自卫,绝不伤害一个明国人。我会亲自送你们上船,平安离开。在那之前,我想与张夫人单独谈话。”

程启刚要阻止,张歆已经答应:“好。在我与您谈话的时候,请您先让人送程大爷和我的儿子上 船。”

一边站起来,把小强送到程启怀中:“请帮我照看一会儿小强。”

程启万般不乐意。小的刚刚救回来,就得把大的搭进去?

小强刚刚找到妈妈,还没在妈妈怀里赖够,就被送出来,也是不满,胳膊紧紧钩着张歆的脖十,抽噎着又要开哭。

程启慌忙给他拍背顺气,口中哄道:“好孩子不哭,不怕,你娘一会儿就回来。”

小强扭过头,看见是他,叫了声“爹”,松开张歆,转而抱住他:“爹,坏人抓我。”

“不怕,不怕,爹在这里,爹把坏人赶走。”

张歆还是第一次听见小强唤爹,见他两个一来一去,浑出天然,怔了下,就觉心里酸酸的。

李元川默默看着,眼神暗淡。

还是张歆先反应过来:“李公子,请您这就派人送他们到海边去,可以么?”龙潭虎穴,能够离开一个是一个。小强离开险地,她才能放心与李元川周旋。到了海边宽阔地带,万一发生什么事,大船上的人也有个对应。

程启明白她的考虑,不再坚持,抱起小强跟着李元川的侍从往外走:“爹带你去海边划小船。你娘和那个叔叔说几句话就来找我们。”他和小强安全脱险,李元川更有顾忌,不敢对阿 来强。阿歆这样女子,也就是力气比男人弱。

李元川带着张歆来到方才与大田宗作所站之处,与张歆一同看着程启抱着孩子一路走到海边,这才转身问:“你可以放心了吗?”

“谢谢!您想和我说什么呢?”

“这边请。”不远处有一座草房,进去是一间和室。

张歆随着李元川脱鞋入内。

“这间和室还是我父亲在这里时建的,你大概不习惯,我让人搬几张桌椅来。”

“客随主便。请您不必麻烦。”张歆说着,双膝一屈,两手自然地抚平裙摆,端端正正跪坐在客位,腰杆挺直。

李元川眼中闪过惊讶,赞叹,盘腿在主位坐下:“你来这里之前,就知道了我的身份,你,去过日本,对吗?”

张歆差点随口说出“去过”,却是心念一转,咽了回去,微微一笑:“我在松江住过,有个女仆是松江人,年纪只比令堂略小。她对我说起过李家的事,和令堂的遭遇。女人总是喜欢一厢情愿地相信一些美好的事。我就相信西施在吴国灭亡后,没有死,而是与范 泛舟湖上,得享天寿。令堂拥稀世美貌,被称为‘再世西施’,印证了红颜薄命。可我愿意相信她劫后余生,拥有幸福。

“海滩一别,我以为再也不会见到您。没想到有一天看见您出现在福寿阁,与程启相识。我问程启,他说您是松江李家的远支子弟。对此,我不大相信。李家是士族。士族子弟,最好的出路是读书科举出仕。资质条件差点的耕读,也要保持清高。读书不成,转而求利,也只会在陆上经营几个商铺。下海跑船这样冒险的事,他们是不会做的。

“如果说不受重视的旁支子弟,孤注一掷,到海上博个机会,您又不象。您的学识很好,又有李家这样的门楣,科举出仕,我义兄那样的官职,都委屈您了。而且,您的气质,举手投足,作派,都不是曾居人下的环境能培养出来的。因而,我断定您不是李姓子弟。”

“可李家对外称您是他族中子弟,不可能没有缘故。说实话,您的容貌太出众,太不一般,让我忍不住猜想您的父母,尤其您母亲,会是怎样的美丽。我有了一个猜测,接着我发现时间年龄对得上。”

“当程启告诉我,很多 寇背后是日本诸侯,甚至有诸侯世子亲自统领的。关于令堂的故事,在我心里,差不多就完整了。您是不是觉得女人很无聊?明国给女人定的规矩很多,整天关在家里,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偶然,也能接近事实,对吗?”

使女敬过茶退下。李元川端起茶杯,作了个“请”的手势。

张歆也有些渴了,尽力保持风度,还是一口气喝干。

李元川微笑着给她续杯,望着她,慢慢地说:“无聊,喜欢胡思乱想的女人很多,只有真正聪明的,才可能接近事实。从我第一次用这个名字去大明,至今十一年,一直以为自己很小心很周全,想到浑身都是破绽。”

张歆呵呵一笑:“女人比较多疑。”

“幸亏,向你这么聪明的,很少。”李元川若有所思地望着她:“你真地想知道我母亲的故事吗?也许并不像你以为的那么美好。”

“我很喜欢听故事。但您不需要讲给我听。”

“我愿意讲。你大概是唯一一个能够不带偏见地看待她的明国女子。”李元川想了想,摇摇头:“还是从我父亲讲起吧。我父亲是上代熊本城主庶出的儿子。他很聪明,读书很多,武艺也很好。他的父亲很倚重他,可他几乎没有希望继承大名之位,而是被当作熊本城最出色最好用的武士,经常被派去执行危险的任务。”

“日本现在前情况,有点像三国时代。天皇和幕府控制不了局势,大名之间互相征战,弱肉强食。打仗就需要军需,需要钱粮。本土地小人少,出产有限,消耗却是无穷。明国沿海的 寇,确实有很多是各地大名支持,甚至是他们派出来的。一开始不少是想同明国贸易,可明国禁海,不许通商,少数走私商人,要价很贵。后来发现用抢更快,更容易,就都做强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