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147)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董氏的想法有些改变,还有些不放心。在阿启的眼里,张氏什么都是好的对的。他的判断不大靠得住。

背过程启,董氏又与次子程放商量。

程放笑道:“这事我赞成大哥。酒楼如今挣钱全靠张氏的人手,再找一个厨子来,也没什么用。以我们程家的势力,不难请到人。可程家不止我们一房,再请的人,难保就不会同程氏其他人扯上关系,再弄出一个老赵来。我们自己找的人,怕还不如张氏的人可靠。张氏用的人都是她能控制的。我们也省心,拉住她一人,厨房就安稳了。张氏,还有她那些亲戚,娘都是见过的。娘觉得他们为人如何,做事又如何呢?”

董氏想了想:“张氏为人处事,真是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是我总觉得摸不着她的根底,不放心。偏生你哥哥又那样。她家大姆,闻名不如见面,难得为人方正又不失圆通,极硬气,又懂得分寸,叫人不能不敬,就是,护短了点。”

程放听得莞尔:“娘难道不是护着大哥,不护着我们?”

董氏也觉得自己的指控有些无理,却嘴硬道:“你还知道我是护着你们。你哥只嫌我烦。”

阿松雕萝卜,一宴成名,学厨半年,就可以做厨师。阿玉负责着烧卤房,又管着外卖部。阿兔阿云两个,一个帮着管点心房,一个管着泡菜房,无差错。最后来的阿兴一圈帮工做下来,决定做跑堂小二,因他手脚麻利反应快,说话不多却有趣,竟很快有了一帮熟客,来了点名让他服务,不行也要找他说上几句。

董氏感叹说:“她家几个小辈,一年前不过普通乡下孩子,同我们庄上佃户的儿女也差不多,如今都能独当一面。张氏调教人的本事,倒是不错的。”

程放有不同看法道:“张氏回乡还不满一年。那几个孩子到她身边更是后来的事。任她再有手段,遇上朽木,也雕不出名堂。要我说,那些孩子天资不差,爹娘教得也好,原就不同于一般村野孩子,只是被埋没。遇上张氏知人善任,把他们原本的光彩打磨了出来。”

“你说得也对。我听说张氏的两个哥哥,尤其小的那个,不大懂事,被先前的东家辞了,却也没来找这个妹子的麻烦。这么看,他们家的家风应是不错的。”董氏缓缓说着,公平地下了结论。

程放笑道:“那么,依娘看来,张氏同她用的这些亲戚会不会做出背信弃义的事呢?”

董氏一愣,随即不满道:“还当你真愿意陪我闲聊,闹了半天,还是帮你哥说话。”

“我不是帮大哥说话,是帮娘解愁。”

董氏沉吟一阵,释然道:“罢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酒楼有张氏张罗,我坐等分钱,有什么不好?以后,我不操酒楼的闲心,等他们要帮忙,求到我头上再说。”

程启刚迈进福寿阁大门,就被人叫住:“程启兄。”

程启应声扭头,高兴地招呼:“元川兄,竟在这里遇上,真巧!”

李元川微微一笑:“不是巧合。我听见福寿阁大名,特地过来见识一下。得知你在泉州,有意待得久些,看能不能遇上。看来,我的运气不错。”

“惭愧!元川兄是远客,到我的酒楼来,该当我请客。”

“多谢美意。今日已经吃饱,又见到程启兄,可以满意而归了。”

“那么,改日我做东。元川兄这趟预备在泉州待几天——”

一个小炮弹飞一样地扑到程启身上,抱住不撒手。

程启一把抱起来,狠狠亲了两口:“长高长重了。”

小强有些苦恼地说:“爹,阿婆说,你不是爹。”

爹?李元川认出这个孩子,愕然:“程启兄,这是你的儿子?”

张歆同程六在侧院二楼算账。中秋走礼,月饼点心烧腊都卖得很好。节前放假,张歆同程启商量,发放一次奖金,让大家欢欢喜喜回去过节。

核对计算好最近的收支,又把各级人员的奖金数目订下,程六下去准备分派,张歆走到窗前看景,借机休息调剂。

张歆特别喜欢在这里张望。酒楼坐落在热闹街市,从这里可以看到街景,也可以看到大半的院子。窗子外侧建了花槽,花木长得很好,没怎么遮住视线,又能挡住楼上的人不被街上和院子里的人看见。

中秋对于中国人,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人们正在为过节采买准备。街上十分热闹,生气勃勃。

张歆看了好一会,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注意到院门内站着说话的两个熟人,猛然愣住。

陈林氏带着小强去余府做节前拜访,回来路上决定拐进来买几盒点心带给乡下亲友。

阿妹坚持每月给她零花钱。她没处花,不如给阿妹的生意捧个场。都知道她来泉州同阿妹住,礼物买的体面些,也是给阿妹长脸。

阿玉正忙着,看见外婆,分不出身招呼,叫来阿云陪她到后面坐。

陈林氏拿不准买哪几样好,不知价钱,正要叫外孙女参谋,乖乖跟了去。

小强听说妈妈在侧院,称要寻去,径自跑开。

陈林氏和阿云也不在意,由他去。小强来过多次,踩得同在家一样熟。做工的又都认得他。

陈林氏正同阿云说话,阿兴神情怪异地走进来:“阿婆,我听见弟弟管程大爷叫爹。”

李元川

院子里,两个雄性动物在对话。

“程启兄几时有了这么大的儿子?”李元川向来不爱管闲事,这件事却要问个明白。

他同程启有点生意,有些交往,自然知道程启的情况。听说他娶过两房妻子,都是没多久就死了,没留下一儿半女,如今单身一人,连个侍妾通房也没有。原以为是洁身自好,怎么竟悄悄有了儿子?难道——

按小强的说法,他阿婆不让他叫程启爹。那般出尘的女子,哪里是程启这样平庸男子配得起的?她心高气傲,必是不愿屈就。难道是程启行为不端,玷污了她,有了孩子?她和她的家人不肯屈服,所以——

癞蛤蟆竟敢突堂天鹅!李元川飞快地推断种种可能,心中已掀起滔天怒焰,只因他一向沉静忍耐,才没有显露出来,眼皮微垂,拳头攥紧,一股寒气悄悄散开。

这趟来泉州,他先去了那个渔村,明知她必然已经离开,回到她原本的生活,却仍然怀了一点侥幸。没有她,没有两个孩子的笑声,看过走过很多次的海滩,让人觉得空虚寂寞。他忍不住去打听,但没有得到她的身份和住址,只知道她住在泉州。他来到泉州,走在大街小巷,也曾期望再次邂逅而遇。可她一个女子,家境不错,怎会无事在街上溜达?

没想到,今天遇到了她的儿子,却是这样的情况。

小孩子感觉灵敏。小强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扭头认出在海滩帮他打水的叔叔,开心地笑:“叔叔好。”

程启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强身上,还当他冷了,连忙又抱得紧了些,擦着他露在外面的胳膊,一边说:“天凉了,记得叫阿婆给你加件衣服。”倒没察觉李元川那一闪而逝的杀意,也没注意到小强与他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