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129)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小强自己一个人玩得高兴,也会唱歌似地开始叫“妈妈”。起初,张歆以为他怎么了,连忙走过去。小家伙得到妈妈的注意,欢喜地笑。张歆觉得可爱,贴心,搂着亲着,陪他一会儿。次数多了频了,张歆提前老年化,耳背了,十声里面只能听见一声。

最受不了的是小家伙坐在小马桶上方便,一时不能完事,又不能干别的,就开始“妈妈”“妈妈”叫个不停。

张歆满心想要冷处理,可惜,现在人多了,表哥表姐们都把小强当宝贝。小强叫妈,张歆装作没听见,就会有谁替他跑到张歆跟前:“小姨,弟弟在叫你。”

张歆说:“,知道了。等我做完这边事情就过去。”

那谁一步三回头,回去也不专心做事,不时伸着脖子看张歆动向,替小强期盼。

小强一声一声不停,隔不了一会儿,又会有谁谁跑过来:“小姨,弟弟叫你,叫了好久了。”

瞧这势头,张歆要是不去应付小强一下,大家伙就都别干别的,还要觉得她这妈当得不好。小强若是早一两个月开口,余老夫人的的寿筵都能被他砸了。

张歆心里后悔:不该逼他说话的!如今真情愿他不开口才好。还好陈林氏来了,张歆把小强丢给她,自己早出晚归,也未必没有躲着儿子的意思。

小强叫妈叫得好听,表姐们最想听得却是他叫姐。克服了第三声的难度,小强叫姐,如今是字正腔圆。 虽是单字,也少变化,尾音那么一拐一颤,听得表姐们心里麻痒,一个个都想被他这么唤上一唤。奈何,这声“姐”是保留给小羊的。表姐们想诱惑小强叫姐,总是得到短短一声“假”。

也许怪她们自己的方言发音?表姐们在小强那里碰壁,羡慕小羊之余,想起了自己的弟弟。

阿云说:“阿樟就没有小强乖。连阿姐都不叫,总是阿云阿云地乱叫。小强要是我亲弟就好了。”

阿兔说:“阿樟越大越没礼貌。小时候叫我阿姐的,现在,长辈不在跟前,就只叫阿兔。”

阿玉也忍不住说:“阿兴倒是叫姐的,就是没有小强叫得好听。”

阿兴听见这话,顾不得小姨在城里新买下来的房子还没收拾好,第二天一早就卷起铺盖,拉着表哥阿松搬过去了。阿松一边庆幸自己是老大,哥哥,一边为弟弟阿樟捏把汗:阿兔阿云回家的日子,阿樟要倒霉!

陈林氏旁观这一切,再看小强,就觉得童颜祸水。在家里惹事就算了,还招惹外人!上回冲着程大爷喊爹,还好没几个人听见,程大爷又是个好心明事理的。下一回,还不知会招惹到谁,有没有这样的运气。

陈林氏看着这憨仔,真正发愁,提心吊胆,也不提回家。

阿彩回娘家了一趟,给怀孕的阿祥媳妇送了点东西,见到她母亲和娘家嫂嫂过来照顾她。阿祥媳妇一向亲娘家,有她娘她嫂子在,想来比谁都强。阿怀媳妇请人送了些自家做的熟食来,带话说家里一切都好,请大姆安心在泉州住下。

家里,至少阿祥的心情现下很不好。

应女儿所请,阿祥岳母是过来了几天。阿祥媳妇不但容貌肖母,性格及毛病也是一脉相承。可想而知这位丈母娘能提供什么样的照顾和帮助。刚见面,母女两个亲亲热热,聊天八卦,说起张家长李家短,批这个笑那个,很是共鸣。聊着聊着,肚子饿了,分歧就来了。女儿觉得自己怀着孩子,母亲来照顾自己,理当做饭做家务带孩子。母亲觉得远来是客,还没有大腹便便,行动不便,或者养月子,女儿理当伺候娘才对。

那顿饭最终对付过去了,母女两个肚子里都不高兴。忍到第三天,争吵起来了。母亲骂女儿娇气得没理,称家里媳妇生了四娃,每次大肚子都干活干到进产房。女儿哭娘不贴心,说前面三胎陈林氏服侍得多么尽心。吵到后来,一致决定要把陈林氏从泉州叫回来。

陈林氏去泉州是去帮张歆。阿祥媳妇早就搞定了丈夫的三个兄姐,却有点怵这个回乡不久的妹妹。讨好没用,得罪不敢。断断不想自己出头。阿霞阿彩离得远,阿怀阿祥不在家,就找上了阿怀媳妇。

张歆把陈林氏拐到泉州的目的,阿彩早想到了,上回回娘家,看望阿祥媳妇还是其次,主要是指点阿怀媳妇,让她配合。

要说一大家人里,陈林氏吃力不讨好,可毕竟是长辈,阿祥媳妇还不敢明着杵逆。吃亏受气最多,最怨恨她的,要数阿怀媳妇。阿怀媳妇也不笨,真要放手对上,虽然赢不了,也不至于这么窝囊。只是陈林氏和阿怀为了面子,怕了她那张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的大嘴巴,不去管阿祥媳妇,反而压着她。

阿怀不在家。陈林氏这座大山被张歆搬走。阿彩留下话说:“大姆辛苦一辈子,老来也该享享儿孙福。若是让大姆这般年纪,还做牛做马,我们这些人都得被人吐口水。大姆在泉州虽不是享清福,动口不动手的时候多,有阿妹他们敬着舒心,也体面。家里的事,还请弟妹多担待。没什么要紧的,不要去惊动老人家。”

听见阿祥丈母娘的说法,阿怀媳妇笑笑:“亲家阿姆想也听说了,我们大姆去泉州帮阿妹管家带孩子了。阿妹在泉州,除了我们,举目无亲。两个姐姐和我都有一堆活,一大家要管,又没见过世面。也只有大姆能给她点帮忙。余家那样的官家,能认个干亲,借点体面,已是运气。现放着嫡亲娘家,也没有让干娘出力的。弟妹这才两个多月的身子,等到孩子生下来,做完月子,还有一年呢。阿妹不是亲家阿姆的孩子,亲家阿姆不心疼。让阿妹把生意停上一年,地荒上一年,木料堆上一年不盖房,大姆可要心疼死了,就是回来,怕也不能把心思放在弟妹这边。若让阿妹自己去忙那些,小外甥没人看管,有个好歹,亲家阿姆和弟妹也是做娘的,就忍心么?我家阿妹回乡时候不长,那份孝心却是人人看得见。她那么孝顺大姆,大姆自是该帮她。弟妹对亲家阿伯阿姆的孝心,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如今,她求上门去,亲家阿姆倒不愿意帮亲生女儿么?”

阿祥丈母娘没想到惹出她一大堆话,拉拉杂杂,觉得哪里不对头,想驳,一时又无从驳起,只能讪讪的。

阿祥媳妇想着自己这么些年在婆家人的白眼下,往娘家搬了多少东西,有什么事都是把娘家放在第一位,第一回求亲娘帮点忙,就这么难,不由委屈万分,嘤嘤哭泣。

阿怀媳妇安慰道:“弟妹是有身子的人,心思难免多些。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亲家阿姆自是体谅的。哎呀,我喂猪喂到一半,听见弟妹叫,就过来了,也不知道猪栏关好没有,得回去看看。”丢下她母女两个自己去磨。

阿祥丈母娘又呆了两天,呆不下去,非要回家,倒是答应让儿媳妇过来照顾女儿。

阿祥媳妇往家搬的东西,能落到她嫂子手上的也没几样。况且这个小姑还喜欢帮自己娘算计嫂子。她嫂子倒是乐意有个机会摆脱厉害婆婆,过来了,除了每天给做三顿饭,衣服脏得看不过眼了胡乱洗洗,其它一概不管,倒是和村里不少妇女交上朋友,每天乐呵呵地与人讨论小姑子不地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