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111)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对街饭庄老板的态度增强了张歆的信心。她在福寿阁的真实地位,这些日子的作为,怕是难以瞒过仅隔着一条街的竞争对手的眼睛。这拉拢示好的态度,是否一种肯定?

饮食这一行,看似简单,技术含量也是不少。二十一世纪,决定成败的,最终是技术和资源。只要掌握这两样,她就不怕程启改变态度,程家翻脸不认人。合则合,不合则分,实力在手,创下口碑,自会有机会伙伴找上来,也可以自己干。

早先说好,合作开始所有投资对半承担。店堂改造,程启却没让张歆出钱,理由是酒楼归他所有,改建装修自然都该由她负担。

程启心里也有点担心合作前景。原本,他娘撒手不管,与张歆合作,是他一人的事。可如今,是他自己去求家里帮忙。他娘帮了忙,虽然暂时没什么说头,把董方和阿瑞派来,就是插手了。将来还不知会生出什么事,眼下,他就能感到张歆态度的微妙变化。

似乎,合作刚刚开始,酒楼还没开张,还在一同张罗她义母的寿筵,她心里就已隐隐有了去意,有了其他的打算。本来就只有商议事务才能见到她,议起事来,她总是公事公办,如今看向他更多了两分疑虑考量,也不大愿意让小强与他见面亲近了。

程启总是怀念与他们母子的第一次意外相遇,有着酒楼作幌子,往薛伯家里去得勤了。没能见到她几回,倒是时不常能同小强亲近玩闹一同。小强同他熟了,每次一听说他来,就蹬蹬蹬跑来,一头扑进他怀里,有什么得意作品,也要带他去看,张歆给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分出一份留给他。那些糕饼糖果,被小强揣在怀里,压得碎了,捂得化了,程启吃在嘴里却是香甜。自从识得小强,他还真想当爹了,想有一个小强那般活泼贴心鬼精灵的儿子。

那日在薛伯家园子里,阿晨阿旭小强三个正围着他嬉闹。他刚寻了把椅子坐下,小强就爬到他怀里,勾着他的脖子,摸他的短须。

程启逗他,拿胡子扎他的脸。小强不但不怕不躲,还咯咯笑着,主动往上凑。

怀里抱着软乎乎的小身体,眼前闪着粉嫩嫩的小脸颊,耳边

听着脆生生的欢笑,程启满腹柔情,忍不住在那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可巧张歆回来,虽然没说什么,脸色有些不好看。

小强一天没见她,自是弃了程启,扑向亲娘的怀抱。

那以后,程启好些日子没能见到小强。据说,张歆忙碌,穗娘小羊等人也不得闲,小强被送到同知府,托给他干娘照顾。小强白天还好,一入夜定要找娘,故而张歆都是早间送去,晚上接回。其实,小强留在百草园,自有薛婶照顾,也有阿晨阿旭做伴。

程启不是个多心的人,可就是觉得张歆将小强送到同知府,是为了避开他。程启心里怪郁闷的,可也没法责怪张歆。她对他,对程家有了戒心,还怎会放心宝贝儿子与他亲近?

程启不知怎么同张歆相谈交心,只好更加事事询问,样样听从,怕她积蓄不多,带着两个孩子花销大,能不让她掏钱的地方就找借口自己掏了。

于是,改造酒楼的投资,程启一力承担。桌椅家具,装修摆设,餐具瓷器,都是遵照张歆的想法置办,程启一人付的钱,还找了种种借口安张歆的心。

程启想让张歆感觉到,他很珍惜她这个合作伙伴,很需要她。可惜,他的心意没能传递到张歆心里。在张歆成长的年代,点子主意很值钱。花时间学习,自己画图,为了兴趣,为了合意,也是想省下请设计师买图纸的钱。假如程启不看重她的设计,认为不值钱,张歆无法。程启看重,认为值钱,她也理所当然。

程启姿态放得越低,张歆越会想起一位好友控诉变心老公的话语:“人都是会变的!男人一旦变了,能变得你认不出来。”

而张歆把小强送同知府日托,也是有防他的意思,却与生意无关,而是程启无论如何想不到的缘故——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75章200加更。JJ统计正好200条,却只给俺看其中67条。俺没能读到200条留言,貌似可以赖掉这次加更滴。可俺一诺千金啊!

另外,小夏同学,你到底灌了几桶水?

上次可能没说清楚,根据留言数加更是对正常一周两次更新而言,简单计息。利滚利的话,老大们暴发起来,俺累死还还不上。

本周应该还会有第二次正常更新。俺还要抽时间写游记,再不写就写不成了。

小字辈(上)

阿松阿兔阿云兄妹三个第二天就来了。

听说张歆缺人手,家里的长辈连夜给几个孩子收拾好行李。一大早,孩子们就带着父母祖父母的反复叮咛上路了:要听阿姨话,勤快多做事,去帮阿姨,不是去享福偷懒的,与共事的人好好相处,不要同别人争,更不能吵,不可让阿姨难做……

阿松还带来阿金的口信。头天,张歆走后,阿金才想起来,农场没办起来前,鸡鸭菜肉,也可以供货。

这时候,没有大型农场,更无养鸡场养猪场之说。一般都是农家利用空闲地方,种些菜自家吃,有多的拿去卖,再用剩饭剩菜,谷糠野草,养上一些禽畜,回头换些银钱。不少大饭庄,需要量大,就从菜贩鸡贩那里进货。菜贩鸡贩走村串户,或是在集市上,收购的也是农家种的菜,养的鸡鸭。猪羊之类大型牲畜,屠宰是门手艺,买的卖的都知道去找屠夫。

如果张歆希望福寿阁日后从自己的农场供货,在农场办成之前,可以考虑收购供货。阿金的一个儿子以前帮人收购过鸡鸭,可以办这事。屠夫也可请到。

张歆大喜,正好宴席的大致菜单已经有了,已经送同知府请潘氏过目,得到首肯,便与顾实顾嫂穗娘商议,连夜整理出一个单子,让阿松再跑一趟,拿回郑家村交给阿金去预备。

这些日子,张歆忙着解决场地设备,顾实与穗娘几个也没闲着。

闽南的气候水土与江南不同,食材更是与淮扬一带相差甚远。张歆对此有些概念,可没准头。毕竟后世交通方便,包装保存技术精进,物流发达,哪里的特产都买得到,对本乡本土的东西反而印象不深。顾实这阵子忙着调查市场,新食材要去了解,一样的东西也要弄清风味成色的不同。这事情到泉州后就开始了,本来可以慢慢来的,被这寿筵一催,不得不加紧步伐。青青机灵仔细,记性好,又同小羊一样学了点闽南话,正可给她爹做小秘书。

人手不够,接手酒楼后,张歆就买了十个下人,准备放在厨房做帮手。厨房重地,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只准备用“自己人”。张歆带着穗娘顾嫂一起挑的人,铁的标准是本分肯干,背景清白,不笨得令人发指,蠢得自作主张就好。张歆准备借鉴麦当劳的成功经验,在厨房实行流水作业,控制质量,提高效率,需要螺丝钉类型的工人,不用太聪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