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奶姐威武(152)

他病的如此重,寝宫内竟只留下苏培盛伺候,自己倚坐在龙床上,正目光专注的望着她,不知为何,末月心里一紧,慌忙给他见礼:“儿媳给父皇请安,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别慌,朕只是跟你闲聊几句,培盛,去给太子妃拿把椅子。”雍正此刻难得放下平日肃冷的表情,一派和气的吩咐道。

“谢父皇恩典。”末月见雍正的表情,松了口气,待苏培盛把椅子搬过来坐下,才关切的问:“父皇感觉如何,今日可轻松了些。”

雍正摇摇头:“生老病死本是常事,人总会有死的那一天,不过早晚而已,月丫头,你现在的日子可还舒心?”

“嗯!太子爷对儿媳很好,永垚、永焱、永淼、永鑫都很乖,永垚、永焱已经开始跟太子爷学着办差了呢!”末月想到四个孩子,表情顿时柔和下来,整个人散发着只有长期舒心的生活才有的幸福气息。

“舒心就好,舒心就好。”见她这个表情,雍正这个万年冷面皇帝竟然笑了笑,安慰又酸楚的眼神一闪而过,胸里闷气一生,咳意上涌,他强忍下咳意,气息不稳的道:“月丫头,朕登基已经有十五载了吧?”

“嗯!快要十六年了。”末月听着雍正艰涩的喘气声,虽知道*的死亡并不是结束,却仍旧忍不住眼睛发酸。

做了这么久的太子妃了,还是一个不会掩藏心事的孩子呢!雍正嘴角微勾,枯瘦的手掩了下唇:“你觉得朕这个皇帝当的如何?”

“父皇承御十五年以来严以律己,宽和待人,勤政简朴,惩治贪官污吏,使四海升平、国库丰盈、革除贱籍、平抑兼并土地、减轻税负、外御强敌、扩张国土、如今已经七年没有战事了,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人口比皇祖父时期涨了三成,是难得的明君。”这些话并非末月吹捧,而是出自她的真心。

雍正一笑:“宽和待人?朕可知道外面骂朕抄家皇帝的多得是。”

“可抄的是贪官污吏的家。”末月张口回道,说完心里懊悔,怎么话这么快,这不等于承认抄家皇帝的骂词了吗?

“哈哈……你这性子……”见她这个反应,雍正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一旁苏培盛见他难得大笑的样子,忍不住偷偷擦了擦眼角,雍正似乎没注意到,笑了几声后,忽然认真的问道:“那你觉得弘辉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末月这次没有张口就来,而是好好思量一会儿后才认真回道:“比父皇您更好的。”

“比朕更好的吗?既然你这么说了,朕再给你和太子上最后一堂课吧!”雍正说完竟拖着重病之躯从龙床上下来,末月这才注意到,雍正并没有穿便服,而是身着龙袍,这会儿一旁苏培盛急忙给他披上披风,又去扶着他。

末月见雍正动作艰难,顾不得避嫌,她的神经里几乎没有避嫌这根筋,忙扶住他的另一边手臂,使雍正得以借力向寝宫外走去,见此,末月开启了封闭的五感,这才察觉到宫门外厮杀和血腥气息,心里一惊,这是造反还是逼宫?

☆、第118章 逼宫造反

当她扶着雍正走出宫门的时候,就看到四皇子弘历和一美貌绝伦的女子手牵手站在前面,他们身后竟是一群身着铠甲的武僧,先前被雍正召来商议太子登基之事的大臣们和太子都被武僧们以武器挟持着,不少侍卫受了伤,还有众多侍卫碍于太子、众大臣的安危,不敢轻举妄动。

末月是知道诛仙本事的,他怎么可能被一群武僧给制住,当即传音给他:“诛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无事,此事父皇说由他亲自处理。”诛仙轻轻回应了末月一句:“你若看不惯,就先回东宫避一避,除了这里,其它宫里都防卫的很好,这里是故意放他们进来的,好瓮中捉鳖。”

“没事的,我可是太子妃,遇事就躲避可不行。”末月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知雍正要给诛仙上一堂什么样的课。

仿佛察觉到末月的疑问,雍正气息不稳,脸色铁青的问:“弘历,你在做什么?想逼宫造反不成?”

“父皇,儿臣怎会造反?”弘历面色沉着,语带不甘的道:“可是父皇太过偏心了,儿臣本是带祥瑞降生的真龙天子,然而就因为庶子出身,就不被您看重,处处偏心嫡子,还把属于儿臣的太子之位给了您的嫡子,这让儿臣怎么甘心,儿臣也是您的儿子,就因为庶子出身而输了一切。”

雍正怒极反笑,嘲讽的道:“所以你就贬嫡宠庶,在王府内处处辖制正妃权利,累的你两嫡子一嫡女早夭,宠的庶子无法无天,公然折辱嫡母,让太子妃都看不下去了,特意为你王妃求了一道带着唯一剩下的幼嫡分府别居恩旨,嫡庶之道是传承数千年的道理,你有什么资格指责于朕,这十几年来,朕自觉无愧于你,也无愧于弘时弘昼,你呢/你对自己的嫡子能无愧于心吗?”

弘历闻言脸色愧色一闪而过,一旁高桃瑶见了心中气恼,这十三年来,她简直没有什么顺心的地方,弘历本来是她一个人的,对她言听计从,但自从牛贱人将高家另一个容色不在她之下的庶妹送给他之后,弘历尝了甜头,对女色很少节制。

后来,甄侍妾又入了府,那个瘦马出身的女人花样更多,使弘历十分迷恋,直到雍正处置了甄家,他才冷静了一点,不敢再明面上宠她了,到了来年,牛贱人又给他挑了一个容色更佳的嫡妃,在他母妃的挑拨下,他竟然对那个女人也不错。

真真是风流多情的痞子,反而是拉拢朝臣之事毫无进展,她无奈之下,为了心中目标野望,一边努力拢住弘历的心,一边利用美色引诱好色的朝臣等为她效力,用仙宝、佛法等拉拢那些上了年纪怕死的众臣们,然而这都是没有兵权的文臣,武将们可不好得手。

太子其人太过敏锐,一旦武将被她拉拢,表现稍微有点异常,就会被他排除到圈子之外,察觉到太子厉害手段后,她也曾为了消除威胁,用仙宝暗算他,然而太子龙气护身,诸邪不侵,万法不沾,根本起不到作用,他的太子妃也一样。

她猜测太子、太子妃和皇帝一样,受龙气庇护,只能用凡人手段解决,当时她无法可想,直到过了不久,她因身处尼姑庵,所以对某些变化十分敏锐,发现尼姑庵的香火差了不少,主持还说很多寺庙都过不下去了,她一时好奇去查了查。

才发现雍正、太子他们父子竟然是信道抑佛之人,太子妃更是只拜多宝天尊,上行下效,那些朝臣贵人们都纷纷模仿,使道门截教一脉渐渐兴盛起来,相对的属于佛门的寺庙就受着明处暗处的不少打压,勋贵大臣们的女眷不在去寺院里求神拜佛。

朝廷为了平抑土地兼并也颁布了新的寺庙法规,将寺庙定了级别,每个级别的寺庙限定了可容纳僧侣人口和土地数量的限制……佛门的日子很快不好过起来,估计很快会衰落下去,面对这种状况,其他人最多感叹一句,高桃瑶来自后世,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电影、电视剧没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