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珠同人)还珠之时光回溯(250)

好一会儿,僖皇贵妃按的手指都酸麻了,看着乾隆半眯着眼睛,一脸舒泰,计算着乾隆进屋后的时间,和药效能达到的程度,感觉足够使他放松下戒心,并在这种状态下,把一些话根深蒂固的印在脑海里,决定开始执行十二阿哥的命令。

僖皇贵妃张口轻轻在乾隆耳边用极低的声音道:“永璂忤逆不孝,不当人子,决不能让他占有自己嫡子的名额,为防止大臣们反对,要……”

这是白莲教蛊惑教众,使教众忠心不二的一种手段,教内高层称这种手法为摄魂术,只要燃起摄魂香,并让目标放松下来,进入半睡半醒的状态,就会把耳边听到的话当成命令,印入脑海,不顾一切也会完成,是教内不传之秘。

却不知道那个恶魔怎么会知道?还命令她用摄魂术给乾隆下那么个奇怪的命令……

时间转瞬即逝,十二阿哥永璂被囚禁了几天,宫里宫外已经有些影影绰绰再传,而这几天时间也让太后弄清楚了经过,不禁为自己人手的无辜躺枪目瞪口呆,还以为是皇帝对她不满,没想到只是被坤宁宫连累了,唉!她得到消息太晚了,如果早一些,也不用糊里糊涂就死了。

长久的太后生活,使她宫斗的神经迟钝下来,没有意识到,身在后宫高位,消息情报迟缓,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她并没有这个危机意识,从而察觉出前朝后宫的一点异样,反而仍旧盯着后宫这片地,想着自己那点小算计……

直到六月六日这天,正是已故雍正嫡长子,乾隆的大哥,八岁早夭的端亲王弘辉的忌辰,乾隆在朝会上提起此事,先是说昨晚夜梦端亲王种种,命礼部隆重祭奠,随后又说这个大哥没个子嗣着实可怜,端亲王为先帝嫡长子,先帝与孝敬宪皇后疼之爱之。

怎可让他如此孤苦,该给他过继个子嗣为继才好…然端亲王身份贵重,就算是过继他的庶子,也低了一点,因此决定将他的嫡出十二阿哥永璂过继与端亲王为嗣,继承端亲王一脉………说着说着,就已经不是朝会商议的口气了,已经是明旨口谕的劲头了……

众臣听得一蒙,这两天就得到消息,自那日请立太子之事后,在坤宁宫为那拉皇后侍疾的十二阿哥就被乾隆软禁在坤宁宫,原因不明,很可能是因立太子之事,无故被牵连,可是,去年明明令十二阿哥监国了,十二阿哥表现的也不错,您对他还有何不满。

不肯立他为太子,将他软禁不算,现在还将他出继……果然是像那个传言吗?相对于永璂,乾隆更得意更疼爱十八阿哥,太子之位很可能是为这个儿子留着吗?这是一般大臣的想法,一些智多的都已经用看白痴的目光去看自言自语的乾隆了。

皇上您脑残了为何不去治疗,不喜欢嫡出的十二阿哥,您想怎么贬就怎么贬,就算把他贬成庶人,我们这些臣子又能抗旨不成,可您这个过继一招是蠢招啊!您忘记了端亲王是先帝嫡长子,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他一旦有子嗣,还有您什么事?

端亲王的子嗣可比您有资格当这个皇帝呀!想到这一点的不止一个大臣,只是不等他们提醒乾隆,最得乾隆心意的纪晓岚、威望不低的庄亲王、宗人府宗正等纷纷出列,大赞乾隆圣明,此举仁德友爱……总之吹捧的乾隆一塌糊涂。

这举动让那些想明厉害,欲要提醒乾隆的大臣们默默退后了一步,不再说话,不赞成、也不出面反对,他们不是忠诚耿直的刘墉一类大臣,那些大臣们从去年秋后,到前不久刚纷纷被乾隆各种降职,发配、贬往偏远之处任职,现在朝堂上的臣子都是以圆滑居多。

无人反对,此时就这么定了下来,朝会后不久,明旨就已经下达各处,传扬京城,而十二阿哥永璂也神情高深莫测的接了旨,在寝宫内被乾隆口谕养病软禁的那拉皇后勾了勾嘴角,万岁爷,您可真是自找的,这样您可就连个太上皇都当不了了……

而明旨传达天下时,禁足国公府的紫薇自然接到了消息,冰雪聪明的她立刻有种不祥的预感,并察觉到了不少违和感,觉得有些事情也许是她想错了,高高在上的皇阿玛、前世亏欠,今生疼爱如亲弟的十二阿哥永璂,她即使明白里面的问题,心中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前几天刚刚重度失水加中暑,现在又聪慧多思,心有郁结……是警醒皇阿玛、劝阻十二阿哥?是故作无知,旁观风云变化,金鳞化龙?不知如何抉择的逃避心理,使得体质本来就偏柔弱的紫薇真的病倒了,每日昏昏沉沉,药石无效,直到一条消息惊醒了她,才让她振作起来。

这事说起来又是与宫里有关,原来宫里太后在疑心乾隆的矛盾之间,刚得到乾隆并非针对他发作她的人手,松了口气没两天,就发生了十二阿哥过继端亲王的事,太后出身底,与宅斗宫斗还行,对政治却不敏感,因此并没有想到其中危机。

只是想皇帝的性格真是喜怒难测,别人不清楚,太后却知道,去年五阿哥秋决法场之事后,乾隆曾经跟她透漏过,永璂难得,以后……隐约是想要立他为储的意思,也是因此,太后才慌张起来,立永璂为储。

岂不是那拉这个出身比她好,将来比她还好的人,真的一辈子压在她头上了吗?太子一立,宫外那些福晋诰命夫人们,岂不眼里只有那个皇后,哪里还有她这个太后……正因为这么思考着,她才急切捧起别人来,与皇后争宠,并想打消乾隆立太子的念头,为此不惜和乾隆置气。

现在看到乾隆竟然因永璂顶撞她(坤宁宫发生的事,太后收到的消息只是忤逆顶撞,详细的她并不清楚。)就打消了让他继承大统的心思,还把他过继了出去,与皇位彻底无缘,才感觉到后悔,作为一个依附别人而生一辈子的女人。

她的思考模式是绝对不能真得罪依附的人,所以才有紫薇前世,尽管乾隆种种脑残,太后再多不满,最后只能妥协的结果,现在乾隆一表现出他生气的后果,太后也立刻想妥协了,可是,她为月贵妃的事和皇帝闹得挺僵的,没有个台阶,怎么下得台来。

加上乾隆对月贵妃没兴趣,这些天一直歇在僖皇贵妃宫里,想找台阶都找不到,可见僖皇贵妃之宠爱,要缓解关系,必须投其所好,而乾隆身为皇帝,什么没有?只有……可月贵妃现在禁足又不得乾隆喜欢,太后心知指望不上她。

思来想去,就想起几年,自令妃之事后,最引起乾隆兴趣的金锁了,那丫头长得真是妖艳难得,整个宫里也没有比的上的,那个僖皇贵妃更是不及她一半的姿色,以前有紫薇护着她,确实不好召她进宫,现在紫薇触怒皇帝,削了封号,又被禁足,召她进宫自然容易得很。

紫薇想要护她都护不的了,太后想到此,对身边的嬷嬷道:“你去尚衣局,让她们做几身明艳的衣服,做好后再准备几套首饰,按月贵妃进宫时的标准准备,然后送到紫薇丫头那,告诉紫薇丫头,这些是哀家赐给金锁的,好长时间不见她,召她来慈宁宫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