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珠同人)还珠之时光回溯(215)

海兰察会大晚喝酒、大块吃肉,会喜欢肉食、讨厌蔬菜......她心目中的海兰察却不会如此,她喜欢的是幻想出来的完美人,不是实际上存在的,金锁也借此认识到了幻想与真实之间的差距,因此对男女之情淡了心思。

有时私底下还会拿出来同格格说笑逗趣,为的就是让始终不咸不淡的格格放下对她的担心。匆匆而回的金锁因周显的轻浮,不由想起那些不成熟的往事,心头百般滋味,有苦有甜,哪个少女不怀春呢,只是她当时眼中看到的只有那一个人罢了。

在紫薇为死囚们抄经文之时,皇宫里的乾隆也因太后的一个举止想起往事,关于乾隆不收用钮祜禄氏的女子,却有些故事,金锁不知,乾隆自登基后,为雍正守孝也罢,大封后宫也罢,奢华无度,可谓百无禁忌,唯有雍正皇帝临终前对他说的话不敢稍忘,亦不能违抗,十分的憋闷。

只因皇家再也不允许出现佟半朝和索额图国舅那样的事情,看似一生顺利,完美非常的乾隆皇帝亦有不能舒怀的往事,原来雍正把弘时过继,弘昼发丧自弃,弘瞻年幼,继承人非乾隆莫数,这是朝野共知之事,可在雍正嫡后过世后,却从不提立他生母为后之事。

就一个贵妃名号挂在那,比年皇贵妃位份还要低,这使年轻气盛各方面都拔尖,偏偏生母丢份的乾隆尴尬非常,甚至还示意朝臣重提立后之事,却被雍正当朝名示,不可再提,从此他生母在贵妃位子上再没动弹过,直到雍正病危前,他心里都一直惦记这件事。

毕竟贵妃不是皇后,即使他登基也不是皇后嫡子的名分,这在注重嫡庶的皇家,对事事要好要强要完美的他,不可不说是一个耻辱,直到雍正临终时的话,他才懂的雍正的真意,他不欲自己儿子重演前朝夺嫡旧事,所以

为乾隆铲平一切障碍,却惟有乾隆生母令他想起旧事。

一本大义觉迷录令天下人都知道皇家密事,也都知道雍正与生母无母子之情,加上雍正称佟家为舅家,使很多人认为雍正与佟皇后才是母子情深,却不知道在雍正心中,所谓的佟皇后一样可恶,只因是康熙的亲表妹,就有特权摆布他的人生。

年幼却早在皇宫感受人情冷暖的他,心中有太多苦闷,一出生就养在佟皇贵妃宫中,他一直以为那就是他的亲额娘,直到佟皇贵妃入宫多年,终于有了身孕,可能诞育皇子后,他从云端落入尘中,奴才们捧高踩低本是常事,闲言碎语中,他知道了很多事。

包括他的亲额娘是那个只盯着六弟看的人,那一年他活的非常痛苦,直到老了仍然记的,雍正言辞简练严肃的述过这段往事,并列举了三朝后宫之事,外戚尤要重视,尤其是德妃之事,令他进退不得,并说,他不立熹贵妃钮祜禄氏为后,其中虽有对乌喇那拉皇后的敬重之情。

也有对其生母性格了然之滤,最重要的却是为了他登基后少了制肘,他的生母出身低微,无大家之风,若以他亲封的皇后之名升为太后,名正言顺,少不得会在后宫翻云覆雨,可若是因子而贵,又大有不同,乾隆册封太后跟雍正立后是完全不同的。

也许一开始登基名分会差些,可日后执政却无后顾之忧,她那样的太后只能荣养后宫,而不能母仪天下,对她尽了孝道即可,宗室、知礼仪的臣民都懂的,那拉氏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嫡母,正位太后,尽管她已早逝,名分也不会改变。

这也是乾隆对太后能非常强硬,不怕诽议的原因,而太后也只能哄、顺乾隆的原因,而不能真正闹腾什么,当时,雍正话完还命他发誓,两朝内皇家嫡脉不可有太后族中女子入宫。

也正是这个誓言,以及雍正自觉妥当的安排,话中对其生母的轻视使乾隆当时憋屈异常,对雍正不满到极点,所以在登基后才会立刻大封后宫,并改了守孝时间。

即使执政后察觉到雍正安排的好处,也从不承认,只认为是他的天命之福,直到时至今日,乾隆却不得不承认雍正的高瞻远瞩,早些年他不明白,甚至可以说有些糊涂,自觉亲生母亲对他自是只往好处打算,不会对他不利。

却忘记了他是太后的儿子没错,太后却也是别人家的女儿,也要为她的家中打算,后宫的混乱、富察皇后的早逝真是丧子之痛的原因吗?应该还有别的吧!早先他是不去想,现在想想,皇后去世后的隔年选秀,正是承恩公府中嫡女采选之年,太后当时非常坚持留她在宫中做伴。

当时一腔孝心的他,如果不是在

先帝前发的那个毒誓,定会应承下来吧?如果应承下来,还会有现在的那拉皇后吗?到了现在太后还不死心,见他疼爱小十八,就常令承恩公夫人抱她家与小十八年龄相当的女娃进宫同小十八一同玩耍,打的什么主意,连没心眼的皇后都知道。

一听承恩公夫人进宫,就打发小十八去书房,或者来他这里。乾隆想起心爱的儿子,目光一片柔和,想起这个儿子,就不由想起十二阿哥,那孩子确实非常不错,应对得体,处事也算老到,待人接物自有一派风度。

这样能为的孩子,换在哪个儿子身上,他都会更高兴,惟有十二阿哥,不知为何,他对这个儿子他总有种不安之感,很难像喜欢小十八那样喜欢他,甚至当他走在自己身后时,就不由挺直后背,凝神戒备。

哎!不过是个孩子,下次选秀就要为他选嫡福晋了,家世、人品等都要考虑,太后还要把旁宗的一个送去做侧福晋,要想想怎么拒绝,还有近在眼前的问题,承恩公家那表姑娘,太后是一心要他留下的,真是不消停。

☆、秋决番外二

正是这一番某算,让事情有了变化,当紫薇去庙里为将要行刑的死囚们讼经超度时,白崎云却同时命人将五阿哥一家分开为质,劫持到法场,而这之前,进京后未有建树的五阿哥在众人越来越冷的目光中早有预感,却没有任何办法,毕竟,没有力量是不能够使意志转移的。

这一天,秋风瑟瑟,寒气微升,刑场周围暗红色的土地冻的硬磅磅,做为刑场的石台历经无数朝代,即使每次都洗刷,也都已经血红一片,刑场,处决死囚的地方,并不是只有京城一个,全国各处,省、府、州...等地都有,大地方也有个刑场,小地方就直接采用菜市口。

而全国最大的死刑场,就是京城这个,而京城这个死刑场却是最特别的,因为这里高如达官显贵,贱若贩民走卒白帆都有可能走一造,别的地方却没有机会。这一天是秋决开始的第一天,军士们早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卫好。

还有无数看热闹的百姓围在台前,没错,是看热闹,清朝是外族人统治没错,可经百来年发展,除了顺治朝、康熙朝初期,这里再没斩杀过好的天怒人怨之人,能上这个刑场的,冤枉一词绝对说不出来,所以,就有那胆子大,或吃过恶人苦头的百姓们来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