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珠同人)还珠之时光回溯(178)

满清的皇帝吸取前朝教训,绝对不允许后宫干涉朝政,聚拢大臣,尤其是那一个诅咒,是皇家很戒惧的,后宫中私结外臣都不行,包括太后在内,也一直以身做责,当时他想如果那拉皇后触犯了,太后必不会在坚定的维护她了。

结果看到的都是那拉氏的分例、嫁妆,还有历年来的赏赐,那拉家的孝敬,各命妇官员们的千秋礼等,再无别的,这也是乾隆能容忍那拉皇后的一个原因,而近两年他觉得自己渐渐看到那拉皇后的一些亮点,现在却又看不清楚,他一直以为看的很清楚的宠妃了。

乾隆沉吟了下,一时想不到别的理由推搪,紫薇的话涌上心,勉强一笑就张口道:“那硕王家是个好的,朕对皓祯另有安排,你也知道,那含香公主是安抚回众的重要人物,但是她那名声必须找个能善待她,包容她过去的人,你也说皓祯是良善的,朕把此事交给他家很放心。”

“含香公主?”令妃惊讶的反问,前些日子看着,皇上对她很上心,她还以为乾隆自己要收纳,还准备动些手脚呢没想到却是这样,乾隆竟然要把她指给别人,那怎么行,她可是答应了硕福晋的,如果给他们家送去这个,还不让她跟自己离心吗?

虽然她手中有把柄,但那是要最后关头才能用的,不能现在就出手,想到这令妃不由手头一重,有些急切的说道:“万岁爷,这样不好吧?那含香公主的名声也许在回疆人家不当回事,但是咱们大清却最怕门楣蒙羞了,再说回疆公主,说到底也只是个番邦女子,这样不是委屈了硕王一家吗?”

第九十七章

乾隆说出把含香指出去后,心头一松,几天来,他一直为此矛盾着,太后的否决,对美女的不舍,直到他感受到五阿哥有妻忘父的行为,又因为紫薇的话,有些怀疑含香是菩萨送来惩罚他的才体会到太后那种厌恶担忧的心情。

他知道这次太后不说,自己也肯定会选择舍弃含香,他怎么能因为一个声名浪迹的女子,而让为了他,委屈大半辈子,伏低做小的额娘而心里难过,含香对他是个香艳诱惑,没有得到所以才难以忘记,以前他不知道太后的心情,不知道太后有多难过,现在他知道了,有了悔意。

待说完后感觉到肩头的手劲,心中有些悲哀,面上却平淡的说道:“能和回疆联姻的就那几个,难道要爱新觉罗家的王爷、贝勒委屈不成,还是要委屈了朕的儿子们?再说当年硕王跟朕请封的那个侧福晋不也是个番邦女子,想是他家不在乎这个。”

“奴才不敢。”令妃就是傻子也明显感觉到乾隆的不悦,慌忙松开手,跪到乾隆面前一侧,眼中瞬间就带上泪光,柔声道:“万岁爷,奴才的意思是担忧外人看硕王爷的眼光,会不会为难到他家,再说听闻那含香公主的心上人,也是个回族武士,戏里都说,成就美满姻缘,万岁爷既然否决了阿里和卓的提议,何不成全含香公主,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那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乾隆听了令妃的话,再看着令妃那柔和的神情,心里更觉烦躁,当下冷声道:“你以为这朝廷大事,能跟唱戏一般,朕刚平定了回疆叛乱,含香公主代表的是他们的忠诚,朕不接受,就等于拒绝相信他们,若不做个妥当的安排,怎么行?算了,朕还有事情,先走了。”

乾隆说完,不顾地上的令妃转身就走,令妃顾及着肚子里的孩子,不敢猛的起身,等她站起,想要挽留时,乾隆已经出了门口,只能恭身道:“奴才恭送万岁爷。”

“恭送皇上”屋里的奴才们跪了一地,齐声说完,等乾隆走后也不敢起身。

“砰”等乾隆不见人影,令妃气的一把将乾隆喝茶用的杯子摔倒在地上,浑身散发着冷意,而四周的宫女、太监们更加戒惧了,令妃见了,回手就把茶壶摔向离她最近的腊梅身上,将腊梅砸的闷哼一声,却不敢叫疼,令妃却扶着腰气道:“狗奴才,还不赶紧收拾。”

当晚乾隆夜宿在乾清宫,没有招寝,而他的暗卫却奉命暗中搜索起令妃的私库,不但把令妃的家底查探个清楚,还在里面看到塞威、赛广家中那对有名碧环镯,几瓶不知道名字的药,出来后在各宫女、太监的房中搜索一遍,正好看到腊梅、冬雪互相上药,无声落泪的场景,无意中看到了腊梅身上的淤青,冬雪身上的斑斑红点。

能担任历代皇帝身边的暗卫者,可能武功不是第一,但绝对见多识广,对各种刑法、帐册、暗密、机关等极为了解的存在,自是一眼就知道其中详细,暗卫们都是跟各种势力没有关系,只忠心与皇帝的人担任,他们是不会管令妃会如何。

只知道乾隆既然让他们查了,他们就把看到的都回报上去,这一次自然也写的详细,放到了御书房的暗阁之内,到了第二天,乾隆下朝后到御书房看过后,如何反应不知道,只是自那一天起,乾隆就未曾踏足过延僖宫。

令妃的三刀两面,让乾隆更发觉那拉皇后直爽的可爱、可敬,每日必会过去探望,听着那拉皇后说话,也不如以前那样逆耳了,加上赛威、赛广家的东西,出现在令妃私库中,这其中的意思让乾隆怎么会不明白。

深觉那拉皇后太简单,刚直,连这种心在曹营心在汉的人都没看出来,难怪以前引起他几次误会,使他更厌恶那拉氏,现在才明白,有些事也许根本不是听那拉皇后的命令才做的,而是另有其人,乾隆暗讽自己竟然看错人,以为是个良善的。

其实全都是表演给他看,而他的傻皇后被人陷害了还不自知,乾隆心中对那拉皇后有了更多怜惜和理解,日日相处下来,一起用膳、一起说话、一起教导十二阿哥才发觉这样性情的她,相处下来,不用猜测、不用演戏,不用甜言蜜语,一切那么真实,又舒服。

也发现他的儿子不只永琪一个聪明的,十二阿哥资质朴实,更难得的多了份对兄弟姐妹的爱护、敬慕之情,永琪从不提起别的兄弟,而十二阿哥在跟他闲聊时,总是夸奖哪个哥哥什么最好,哪个姐姐很疼他,哪个妹妹爱哭。

十一阿哥画画比他好,他及不上,新得的弟弟哪个睡觉不老实,哪个胖些等,又或者好奇的问没见过的和敬姐姐是什么模样。乾隆这才会恍然记起,和敬走时十二阿哥还不记事呢,现在都这么大了,和敬也有几年没见到了,心中一时想起和敬来,关山万隔,不知道她如今什么模样了?

不但给十二阿哥讲述和敬的模样、脾气,还把和敬为了安抚蒙古,自愿远嫁过去的事迹讲了一遍,让十二阿哥只喊,除了紫薇姐姐,他更佩服和敬姐姐了,他日后也要好好照顾姐姐,让乾隆欣慰极了,还特别命人送去赏赐,还有他亲笔所写的家书。

无论是那拉皇后也好,还是十二阿哥也罢!这一切都让乾隆不由留恋,有时也宿在坤宁宫,孕妇不能侍侵,乾隆就命人把塌搬一张,摆到凤床边上,夜里批完折子,就过来休息,早朝就收起,太后乐见帝后和谐,装做不知道这件违反规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