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胭脂血:两朝艳后太勾人(182)

他在汉国皇宫建造绿芜殿,有朝一日让我住进来,是何用意?

由此可见,他从来没有死心,一直在等这一日,带我回宫,让我住进绿芜殿。

次日,他又来看孩儿,我问:“这绿芜殿这么偏远,陛下为什么让我住在这里?对了,这殿名好奇怪,是谁取的?”

他正抱着孩儿,对着小小孩子撅嘴、挤眼、做鬼脸,听闻我这话,便头也不回道:“有一日,我心情不佳,就到处走走,走着走着,就走到这里来了。这座殿宇虽然偏远,却有点儿眼熟,似曾相识。想了**,我终于想明白了,这绿芜殿和洛阳的昭阳殿、你在金墉城的寝殿有相似之处。因此,我命人清理打扫,将绿芜殿布置成现在这样子。容儿,你也觉得似曾相识吧。”

“绿芜殿,有什么深意吗?”

“还记得洛阳郊外的竹屋吗?”刘聪抬眸看我,仿佛从我的脸上看到了当年洛阳的郊外,目色悠远,“竹屋,草地,小河,树林,远山……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很开心。”

盎然的绿意,终究会荒芜,是这样的吗?

刻骨的情意,终究会荒芜,是这样的吗?

他轻轻微笑,“容儿,我只想记住那段时光,以及你的笑容、笑声。”

我知道,他不说实话,是不想吓到我,不想让我有负担。

刘聪将孩儿交给奶娘,示意宫人退下;他站在我面前,担心地问:“容儿,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只是觉得这里似曾相识。”我故作轻松地笑,“对了,昨日太后来看我和孩儿,太后凤体有恙,气色不好,为什么会这样?”

“人老了,总会有小病小痛。母后年纪大了,年轻时候落下的病根一一复发,只能仔细养着。”他眉宇微蹙,起了疑心,“母后对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聊聊家常,明日我去看看太后。”我一笑,“听闻你纳了几个妃嫔,明日在太后那儿应该可以见识到她们的年轻貌美了。”

“你走了,我总不能当一个没有后宫的帝王吧。”刘聪自嘲地笑,带着些许无奈。

“妃嫔如云,有何不好?我去瞧瞧孩儿,陛下先去忙吧。”

他没再说什么,匆匆走了。

我让碧浅去打听,很快就打听到,自从我离宫后,刘聪先后纳了八个妃嫔。

☆、第152章 举目荒芜

汉国嘉平二年(公元312年)二月,纳刘氏姐妹,姐姐刘英为左贵嫔,妹妹刘娥为右贵嫔。不几日,又纳刘氏姐妹的侄女四人,皆封为贵人。刘聪**爱刘氏六人,尤其是刘英、刘娥这对姐妹花,风头无两,可以说整个后宫就是她们的(备注:历史记载,刘氏姐妹为刘殷女,于公元312年正月册封为左右贵嫔,此处因为剧情需要,册封时间略作改动)。

三月,帝太后不满刘聪对刘氏六女太过**幸,就安排自己的两个侄女进宫,坚决要求儿子册封她们、**幸她们。如此,张氏姐妹便被册封为贵人。

碧浅嘀咕道:“陛下不是对姐姐念念不忘、情深意重吗?竟然册封了八个妃嫔,还这么**她们,这算什么?世间男人皆薄情,尤其是帝王,最薄幸。”

“这种话,再不许说。”我瞪她。

“知道了。”她挤挤眼。

刘聪纳妃、**幸别的女人,在别人那儿寻求慰藉,我求之不得,更希望他会爱上她们中的一个,忘记我。

……

吩咐奶娘和宫女好好照料孩儿,我前往帝太后的寝殿。

时辰已经不早,刘聪的妃嫔恭敬地坐在大殿上,和帝太后闲聊。

我一来,帝太后连忙让我坐到她身侧,“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冷不?先烤烤火。”

“不冷,谢太后关心。”我柔声道,接着向座下的妃嫔们点头示意。

“这位是车骑大将军的夫人。”帝太后介绍道,“你们就介绍一下自己吧。”

这些妃嫔的确年轻貌美,虽然姿色各有千秋,不过胜在年轻,白皙胜雪,肤如凝脂,婀娜窈窕。她们不敢不听从帝太后的吩咐,一一报上名。

仔细看去,刘英、刘娥的姿容最佳,娇艳妩媚,艳光四射,怪不得深得刘聪**爱。不过,她们眉目之间……似乎有点……帝太后的侄女,张徽光,张丽光,姿容也算不俗,不过在刘氏六女的映衬下,就黯然失色了。这张氏姐妹似乎比较木讷,尤其是帝太后寄予厚望的张徽光,不知是胆小懦弱还是刻意为之,不敢直视人,总是低垂着螓首,一副温婉、沉默的模样。

暗中思忖着,她们是否知道我与刘聪的过往?是否知道是她们的夫君亲自带我进宫的?

“太后,听闻车骑大将军为我汉国力战而死,是不是真的?”刘英温软的嗓音有点沙哑,别有风情。

“陛下已经派人去晋阳一带寻找,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帝太后似乎不太想回答她。

“夫人,节哀顺变。”刘娥乖巧道,“好在大将军为夫人留下了孩子,夫人余也有了依靠。”

我一愣,她的声音有点熟悉。

另一个刘氏女道:“臣妾倒是觉得,大将军吉人天相,说不定没死呢。”

帝太后懒懒道:“哀家乏了,你们也回去吧,不要在这里受冻了。”

八人站起身,屈身下礼,“臣妾告退。”

妃嫔们离去之后,帝太后起身,我搀扶着她回寝殿,让她靠躺在榻上,盖着厚被。她缓缓地笑,“天寒地冻的,哀家懒得起身,也就今日,她们都来请安。下一次请安,还不知道何时。”

我没有说什么,从老宫人手中接过茶盏,服侍她饮茶。

“这两个贵嫔,你瞧出什么了?”她笑问。

“左贵嫔眉目之间,有两分像我;右贵嫔的嗓音有五分像我,笑起来的样子也有点像。”

“这就是他们得**的缘由。”帝太后轻咳一声,“今日一见你,想必她们也明白了几分。”

“这刘氏姐妹如何进宫的?”

“她们的父亲是刘殷,原本效忠晋廷,许是见过你,就进献了这对姐妹花和四个小辈的。原本,聪儿对她们不瞧一眼,从不去她们的寝殿。过了十日,聪儿在花苑偶遇她们,当夜就**幸了她们。”

我静静不语,想着刘聪**爱刘英、刘娥,或许可以转移一点对我的执著。

帝太后道:“因为**幸了这对姐妹花,聪儿重用刘殷,好在他也颇有才干。自从刘氏六人专**后宫,聪儿就很少上朝,不思政务,让刘英批阅奏疏、处理政事。哀家数次规劝聪儿,让他不要荒废朝政,他就是不听,整日与刘氏女厮混,哀家被他气得死,后来也懒得再管了。所幸刘英文辞机辩、通晓政事,不至于酿成大祸。”

我看着她忧心、无奈的模样,体会到她对儿子不思进取的心痛与恨其不刚。

刘聪竟然变成这样,太让人失望了。

假若是因为我,他才变得这般颓废,那么,我应该劝劝他吗?

“聪儿心里苦,哀家知道,也不忍心太过苛责他。”帝太后的情绪颇为复杂,“你再次中毒身亡,聪儿剧痛攻心,一病不起,太医治了好几日才有所好转。哀家和乂儿多番规劝,聪儿才成全你和曜儿。此次曜儿为我汉国力战而死,想必是天意,聪儿怜惜你听闻噩耗、身患恶疾,这才带你进宫医治。”

上一篇:情倾三国Ⅱ 下一篇:匈奴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