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宫·情空·净空(54)

我轻笑道:“多谢皇上关心,奴婢真的好多了。”

他敏感地察觉我神态上的变化,脸上顿时阴沉了许多,呆呆地看着我,许久才涩声说道:“曦敏,你……还在怪朕么?”

我愣了一下,不由笑道:“为什么奴婢要怪皇上?”

他欲言又止,挣扎了一番,终于还是嗫嗫说道:“曦敏,朕……那天是气糊涂了,啊,并不是真的生你的气,就算全天下人都背叛了朕,你也会站在朕的身边,朕是知道的。只是……”

看着他吞吞吐吐,不知道该怎么说好的为难样子,我禁不住发笑,伸手轻轻拂过他的脸,轻轻浅浅地说:“皇上,奴婢明白的,皇上不要自责了。”

我是明白的,真的明白——康熙那不过是迁怒而已。虽然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受鳌拜压制,但他少年帝王,十四岁亲政,十六岁便凭借自己的智勇谋略铲除了把握朝廷的权臣将天下置于掌中,几年里勤理政、兴王道,让凋敝的天下很大程度上得到恢复。他要的东西,没有什么要不到的,想做的事情,也没什么做不到的,因此他很自负,真的很自负,充满了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然而那样的自负与自傲却被吴三桂的反叛击得粉碎,当初是他自己力主撤藩,结果令得吴三桂造反更是令他颜面无存,所以他生气,他震怒。但是怒火却没有地方发泄,他迫切需要什么东西来疏解他心中的痛苦,而我,只不过恰巧在他身边,我的事情只不过恰巧撞倒了这个风口浪尖上。他才借题发挥。是真的不恼我,恰恰相反,恐怕正是因为与我心意相通,因为认定了我懂他,了解他真正的心情,才会放心大胆借我来发泄他的怒火吧?这一点我想连他自己也没察觉到。

他轻轻抓住我的手贴在脸颊上,依恋而又愧疚地说:“当天晚上朕就后悔了,但朕……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你,只能逃避你,不敢去看你,也不敢让你回来,怕在你眼中看到对朕的愤恨……但又想你想得厉害,才会在听说皇祖母召集嫔妃在御花园饮茶以后匆匆赶去,只因那里离乾西近,或者可以看到你。谁知一到那儿就发现你被人欺负,朕早该想到的,宫里面的人会对你做什么……朕该早早把你接回来的……”

我看着他的自责,微微叹息着,柔柔地说道:“皇上,奴婢不怪你,真的,不怪你。”

他缓缓抬起眼睛,看进我的眼中,释然的笑着。然而笑着笑着,他的脸色突然大变,双手抓住了我的双肩,惊问道:“曦敏,敏敏,你是不是还在恨朕?是不是不再爱朕了?”

我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必定是他看到了我眼中的云淡风轻,不由轻轻笑着,软软地说:“奴婢一直都是爱皇上的,从来没有变过。”

“真的?”他惊疑交加,细细审视着我的表情。

“真的。”我点点头。

不爱他了?怎么会呢!一直到现在,我也没考虑过跟他以外的人共度一生的可能,仍然想留在他身边,看到他会觉得满足,没看到会感到孤独。但,心——却淡了。淡了,是的,以前虽然嘴上说不萦怀,看到他的嫔妃们却仍然忍不住妒嫉与心伤,浓浓烈烈的感情充斥在心间,让我备受煎熬,让我无法释怀。然而此刻,却突然看得开了。爱,是仍然的,但却并不把这份爱当成我感情的全部,管他多少嫔妃,管他宠辱兴衰,我只爱我的。陪着他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与他共同见证一生的不世奇功,纯粹地以一个知己的身份陪在他身边,这便是我的愿望了。至于他是否爱我,爱我到几时,我也不再挂怀。毕竟人生里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不是?不做夫妻做朋友,留在他身边便是我的幸运。如果有哪一天我再度离开他,那便是我的幸运用尽了,那也没什么好可惜的不是么?知道他过得很好我便也可以释怀,不论是徜徉于天地之间还是幽居于陋室之中,只要心里放得开,生活自然富足,生命仍旧精彩。

放开了啊,并不是放开了他,而是放开了我自己,放开了我的心。他,再不是我生命中的主宰;爱他,却也要活出我自己的精彩。

他惊恐的眼神逡巡在我的表情和眼波之间,越来越阴暗,越来越沉痛。然后,缓缓地,仿佛抱着一件易碎的珍宝,他将我搂进怀中,声音里是我从未听过的沉重,夹杂着颤抖的嗓音:“你一直不愿进宫,是我硬把你拉进来的;你不愿看到我后宫佳丽三千,我却任性将你强留在身边,自私地不愿去体会你的哀戚。然后,我又为了自己任性地伤害你,让你为了我的自私而心伤。我爱你,却也是我亲手将你推开,将你爱我的心扼杀。想要让你接近我,却终是让你渐渐远离了我。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敏敏……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我的心重重一震。他在干什么?老天,一国之君正在向我道歉啊!!单薄的衣衫渐渐传来一阵湿意,更是令我的心狠狠一绞——他哭了?!那么自负、那么骄傲的人哪!!受制于鳌拜的时候他没有哭,被吴三桂蒙蔽背叛的时候他没有哭,如今,他却为我哭了……

沉沉地叹息着,我轻轻环住他抽动的双肩,疼惜啊,为什么不呢?让这样杰出的一个男人为我流泪,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不管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有了今天的一切,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没有说话,我只是静静的环住他,任他真情流泻,哭个痛快。我们之间,注定已经回不去从前,那么,就让他发泄尽兴吧。之后,我会用全新的态度来对待他,是情人,是朋友,这份感情却无法诉诸言语,只能让聪明的他自己去体会了……

第九章 如果

一切仿佛又都回到了原点。

我病好了以后便回到康熙身边,仍然是他最宠爱的宫女,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变的只有心境,我开朗了许多,仿佛又找回了刚进宫时的闲散自在。对于我的变化,康熙只是带着宠溺的笑容一旁看着,他对我愈见温柔,我也敞开心胸对他,六年的隔阂仿佛从不存在,我们之间竟是相处得更加和谐了。

三月里,耿精忠也反了,然而有了吴三桂的先例,虽然南方的战况火上浇油,朝廷里却不复原来的惊慌失措。因为战祸的关系,饭庄里北京与南方各地分店的消息几乎断绝,所幸再怎么打仗饭还是要吃的,虽然生意受到严重影响,倒还不至于支持不下去。自从发生了上次那件事后康熙就调回了博赤哈,将整个信息网完全交给我打理。我是无可无不可的,于是饭庄收集情报的重点就从南方三藩改为了尚未叛变的尚可喜的广东及西部和北部地区。

进入五月,局势已经坏无可坏,朝廷反而镇静下来,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康熙三天两头上景山打猎,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皇帝和太皇太后都很沉得住气,这多少起了些安抚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