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末世朱颜(出书版 )(67)

时间进入十一月,热河的天气慢慢冷了,我大病初愈,变得特别怕冷,一天到晚都缩在屋里把自己包得像只狗熊,动也不动,只恨不能像真正的狗熊那样冬眠来躲过车该死的鬼天气。偏偏在这个时候,咸丰传我过去。

无奈下穿戴起厚厚的披风,小路子在前引路,香儿扶着我,推开房门,一道冷风扑面而来,我激灵灵打了个哆嗦。

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恨不能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我嘟哝着,顺着青石小道一路向着御书房走去。咸丰让我去干什么,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准是要我去帮忙批改奏章了。

走到御书房的廊檐下,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铺天盖地的咳嗽声,又重又急,听着仿佛要把肺都给咳出来。我心下一紧,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

走到房门前,看门的小太监大声通报道:“懿贵妃到!”一面把我让了进去。

我摆摆手示意香儿他们留在门外,自己一个人往里走,只见御书房里,只有咸丰一个人坐在书桌旁,此时已经不大咳了,只是伏在桌面上直喘气。连听到我来了也没有半点儿反应,或许他根本就没听到也未可知。

我轻手轻脚走过去,抚着他的背为他顺气。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看着我轻轻说道:“你来了。”

我吓了一跳,两个月不见,他竟然憔悴成这个样子!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眼眶深陷,两颊也瘦削了,更重要的是从他整个身体、气息中透出来的那股病态,即便不是大夫,我也可以清楚感觉到他生命力的消退。

我心中一阵难受,眼眶不自觉地红了。

“皇上……”

他看着我,难看的笑了笑,抬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脸颊,怜惜地说:“两个月不见,兰儿,你瘦了……”

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下来,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只叫了一声“皇上”,便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他却笑着,轻轻把我揽进怀里,柔声问:“兰儿,听说你病了,朕没能去看看你,你怪朕吗?”

我摇了摇头:“臣妾不怪皇上。皇上事务繁忙,而且……”泪水涟漓中,我看着他瘦削的脸庞,“皇上,你憔悴了好多……”

他叹了口气,紧紧抱了我一下:“没办法,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就算朕想休息一下也是不可能啊!”

我自责道:“都怪臣妾,臣妾应当早些过来帮帮皇上才是!”

他摇摇头道:“这不怪你,你病了,要多休养休养才行。再说了,你这病……”他长长一叹,“若是当初朕听了你的劝告,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我悚然一惊,急忙道:“皇上切不可自责,洋人狼子野心,由来已久,就算皇上没杀那些人,他们也会找些借口来生事的!”

他审视着我,似乎想要看清我的话的真伪,许久,方才嗟然一叹道:“算了,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亦无用。兰儿,朕知道你的身子还没好利索,但如今能够帮得上朕的,也只有你了。”

我会意,急忙道:“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造化。”

他笑了笑,指着满桌子的奏章叹道:“真不知道圣祖爷他们是怎么办到的,整天面对如许多的事情居然还能游刃有余。或许……朕真的是个无用之人吧!”

末世朱颜 第二部 家国殇 第三十二章

没想到经过圆明园的事情,他的自卑之心愈发浓重了,我知道柔声劝慰道:“皇上,这也怪不得你,如今国家多难,不比以前,若是换了圣祖、高祖爷,也未必就能处理得很好,皇上已经治理国家那么多年了,应当对自己有些信心才是。”

他听了这番话,似乎颇为受用,便不再提起类似的话题。

说了一会儿话,他已经是疲累得不行。我见了,便道:“皇上,不如你先去休息会儿,剩下的臣妾先帮你看看,再奏与皇上知道如何?”

他听了这话,仿佛松了口气,立刻道:“如此甚好。不过,兰儿,你看过就直接批了吧,不比呈报给朕了。”

我急忙道:“皇上,使不得啊!皇上乃是一国之主,理当对国家的大小事情了若指掌,臣妾不敢擅专。”

他笑道:“以前不也一样么?你批了就是,朕相信你。”

“可是臣妾担心……”我欲言又止。

“担心什么?”他看了看我,明白了,“放心吧,有什么事儿,朕替你担着!”

我仍然有些犹豫。热河不比北京,肃顺等人一手遮天,我理当低调从事、保全自己才对。可能够掌握当前时局的诱惑实在太大,再说奕訢在北京的发展也需要我的帮忙,想到这里,我咬了咬牙,低声说道:“既然如此,那臣妾谨遵皇上旨意。”

咸丰满意地点点头,进到隔间休息去了。我在书桌旁的小案边上坐下,可是仔细阅读起尚未批完的奏章来。

这一看就是一个下午,看得头晕眼花之余,我对于咸丰对我说的那番话深以为然——康熙、雍正、乾隆这些皇帝都是怎么当出来的?天天对着这么多东西,换作我,不说累死,闷也闷死我了!

于是我又恢复了每天帮咸丰批改奏折的工作,对时局尤其是奕訢的动作渐渐尽收眼底。奕訢在北京事情办得很顺利,基本上将北京的官员班子换成了自己一脉。同时,他和桂良、文祥等人基本上把持了清廷的外交,这外交看起来似乎无用,还无端担当了骂名,但在现在的形势下,清廷不可避免要与洋人们打交道,外交在国家大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多掌握一分洋务,对于“师夷长技以自强”就多了一分把握。

但光是这样还不行。要想彻底掌握清朝的外交,光是这么游兵散勇的小打小闹是不行的,需要有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来将自己的人安插进来。奕訢等人为之犯愁,正好此时原来的理藩院已经不再适宜国情,我便顺水推舟建议他们成立一个新的衙门专责对外事务,奕訢深以为然,十二月初一奏折就上来了,呈请成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统管一切涉外事务。跟以前奕訢的奏折一样,这次这份《通筹夷务全局折》也受到了肃顺等人的强烈反对。

肃顺一伙本来是不大注意有关洋人的事情的,但此时似乎也有所警觉,独揽了外交,也就等于扼住了大清的咽喉,为了处理越来越多的洋务,总理衙门必然成为大清政务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若是落到奕訢一伙手里,就有了与自己分庭抗礼的本钱,这是他们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于是,针对是否同意总理衙门的设立一事,他们表示了强硬的抵触和拒绝。

奕訢的势力都在北京,能在热河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我了。为此,我不得不一改往日的低调,努力帮他争取这巨大的政争资本。

肃顺和载垣、端华,于咸丰在御书房内商议了半天,肃顺等人力陈总理衙门乃是无用之物,立之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