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末世朱颜(出书版 )(101)

奕欣却未听出我的话中,将清廷与中国区分开来之意,思忖了一阵道:“太后所言,确实有理。我们不妨一试。”

我稍微松了口气。说了这么多,总算把奕欣给说动了!

奕譞笑了笑说:“如果能将太平军处理好,那我们转圜的余地可就大了!照太后方才所说,我们迫在眉睫要处理的就有三件事。”

我看了他一眼,笑问:“敢问七爷,哪三件事呢?”

奕譞笑道:“太后这是在考我了!三件事里的第一件,便是发展洋务,尽量充实国库,令国家富足。”

我看了奕欣一眼,点头道:“不错。”

奕欣接道:“这第二件,则是发展军事,提高我国军力,以便能跟洋人相抗衡!”

奕譞与他对视而笑。

“至于这第三件嘛,”奕欣提了个头,奕譞则接着说下去道,“就是太后方才反复提到的肃清吏治了!”

看这两兄弟配合无间的默契,我的眼中不由升起一股湿意。

如今实质掌握大清政权的三人,我、奕欣、奕譞,若能达成一致、默契配合,那离振兴中国的日子还会远吗?

“没错,”我欣然笑着,“这是目前我们必须做的三件事,缺一不可。没有钱则无法发展军事,军力不强则无法保护我们的财富,而吏治不清则无论我们的决策多么正确,也不可能变成现实。三管齐下才能见起色,否则我们还是只有落后挨打的份!”

奕欣点头赞同道:“确实如此。不过,在此之前,如不能安抚好太平军,则一切都是枉谈。”

奕譞笑道:“这事就交给我吧!反正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而且太后和六哥的意思我最清楚,换了个人怕误了大事。”

我看了看奕欣,他点点头道:“也好,那就交给你了,切莫让我和太后失望啊!”他若有所指地看了我一眼。

奕譞也别有深意笑道:“必不辱使命!要不要立个军令状啊?”

我嗔笑道:“就你贫嘴!不过,七爷,你在折子里写的想法,很好呢!我们要建立洋枪队,不是单纯购买洋人的兵器那么简单,还要学他们的战略,从根儿上了解洋人的军事力量,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哦?老七的折子居然还有这样的见解?我可要好好看看了,老七,你有了好东西就想着两宫太后,可把我给抛在一边儿了!”奕欣打趣道。

奕譞笑着说:“哪有什么好东西?太后才是谬赞了。我那点儿东西,怕是六哥和太后早就想到了,我说出来不过贻笑大方而已。”

我笑道:“七爷何必谦虚呢?看来七爷对如何发展我大清的军力很有见解呢!我看等你解决了太平军的问题以后,这发展军事的差事就交给你来做了,六爷,你看可好?”

奕欣笑着,看不出他眼中的深浅,道:“就照太后的意思办吧。”

奕譞神色一振。

我笑了笑,垂下眼帘。

“不过,对那本奏折,我倒是想给七爷挑个漏子呢!”我抿嘴笑道。

奕譞愣了一下,问:“什么漏子?”

“为何一定要购买洋人们的武器呢?为何我们不能自己造武器呢?”我看了看他,笑问。

他哑然失笑:“原来是这个。我原也想过,长久这么下去总不是个办法,若不能自己造枪造炮,便永远会受制于人,训练再精良的军队也没用,没有枪炮始终只会是个摆设。”

我点点头道:“所以啊,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做两手打算,一是向洋人购买枪炮,二是向他们学习制造枪炮的技术,最终的目的,则是要在他们的技术基础上,制造我们自己的武器,而且是要比他们更强的武器!”

“比洋人更强的武器……”奕欣喃喃地说着,若有所悟。

“可是,洋人未必肯告诉我们他们制造武器的方法啊!”奕譞道。

“不是未必,而是肯定不肯!谁会把打败自己的方法告诉自己的敌人呢?”我冷笑一声,“可我们也不必一定要光明正大跟他们要啊!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自古以来也有‘偷学’这种说法,如果真的想要搞到他们的武器制作方法,法子多得是了!”

奕欣点头道:“没错。这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就算拿到了他们的技术,我们会用的人也不多。”

“办洋务、兴学堂、培养西式人才!”我一字一句说道。

他们看着我,坚定地点了点头。

“至于整顿吏治嘛……”我诡笑了一下,“‘京察’和‘大计’就要开始了,就从这里下手吧!”

“京察”和“大计”是仿效明朝的官员管理制度而实施的一项对现任官员考核的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对京官的考核叫“京察”,对地方官的考核叫“大计”。“京察”时三品以下官员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考核,三品以上官员及总督、巡抚等方面大员,则先自陈政事得失,最后由皇帝敕裁。经过考察后,官员按照“称职”、“勤职”、“供职”三种等级,实行奖惩。“大计”是考核道、府及州县官员,采用的是层层考核的办法,一般是由各级官员依隶属关系逐级考察,做出评断,最后申之各省督抚,核其事状,注考造册,送吏部复核。从州县官一直到府、道、两司分级实施,对比任职期间经济政绩的优劣,审核稽查官员廉洁奉公的程度。“大计”后的官员,按“卓异”与“供职”两个等级奖惩。这种京察大计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官员的升转迁徙。

奕欣笑道:“看来太后一切都已经设想周到了。”

我轻轻一笑。

于是,就在今天晚上,我和奕欣、奕譞两兄弟定下了中国未来的走向,最重要的是,我们三人对于治国的理念至少在最近几年里统一了起来,那就是尽力平息内乱、重点防备洋人,养精蓄锐、发展军工、培养人才、肃清吏治。

而我们三人的分工也很明确了。奕欣负责发展洋务和培养人才,奕譞则负责发展军工,而我主导肃清吏治。

本来我才是主持人才培养的最佳人选,曾经参与时光机开发制造的我对西洋科学技术的了解是这个时代的人拍马也及不上的。然而我身为太后,欧心妍的身份也是绝对不能暴露的秘密,现阶段只好先交给奕欣,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再把这件事的主导权抓过来了!

今晚的会谈是我有生以来最累的一次。每一字、每一句都关系着未来中国的前途,不得不慎之又慎、反复斟酌。话说到此处,我已经有些体力不支,正好佳佳她们也从慈安那儿回来了,奕欣和奕譞便起身告辞。

我送他们到门口,最后说道:“还请两位王爷就太平军以及办洋务、兴学堂之事,明儿个一早拟就奏章上来。只是……”我看了看奕譞,“招抚太平军之事怕是会引来众多非议,六爷,你可要跟七爷好好合计合计,这奏折该怎么写了!”

奕欣和奕譞对视一眼,奕欣道:“太后放心,这事就交给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