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混在大四的日子(7)

祥善看了,说,哥,我下去给你买瓶水吧。

我说,不用了。可祥善已经没了影。我叹了一口气,这小子,干嘛对我这么好。心里却甜蜜蜜的,遇到祥善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

前面说过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的要求我不能拒绝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祥善了。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祥善对我太好了。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把好吃的菜夹给我,外出骑车的时候总不忘叮嘱我注意车辆,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等到绿灯停稳了才让我过。我的抽屉里堆满了他买给我的东西,有吃的,面包饮料什么的,还有用的洗衣粉香皂什么的。对了,他还经常给我买黑咖啡,这是我晚上写作的时候习惯喝的一种饮料,主要是为了提神,因为黑咖啡特别苦。我也不知道祥善什么时候知道我爱喝黑咖啡了,有一天我拿咖啡的时候发现柜子里又多出一大包,一问,凌宇说是祥善放进去的。夏天的时候,上完晚自习回来总不忘记给我买一个冰激凌,虽然我不爱吃,很多时候我拿过去给朕吃了。朕特别爱吃冰激凌,朕对我羡慕的要死,怎么就没有一个兄弟对我怎么好呢?冬天的时候,他会给我买手套……唉,总之他对我好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有时候我也有点迷茫,不知道他这样做是出于一种本能还是喜欢,假如换了别人,祥善会不会像对我一样对他好呢?

当然,我也很照顾祥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祥善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绝不会袖手旁观的,即使他做了让我很生气的事情,只要他叫我一声“哥”,我的心就立刻软化得如水一样。我感觉我对祥善的好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就像兄长对兄弟的关怀与爱护。

有一阵子我和祥善形影不离,夏天看见我们亲密的样子,开玩笑的说,你们俩也太好了吧!

祥善看见夏天,露出一脸羞色的笑容,知趣的走开了。

嗬,你连男生的醋都吃啊。

我才不呢!我只是怀疑你是不是有特殊的癖好。哈哈。

我顺着夏天的意思,继续打趣道,唉,老天爷太宠幸我了,把我弄成个双性恋,害我男女通吃。哈哈。

去死吧,你!夏天用她的提包拍了我一下,继续说道,现在我要问你一个严肃的问题,你必须要严肃的告诉我。

好!我向夏天行了个军礼,遵命,老婆大人!

如果我要你在兄弟和女人这二者之间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一个?

靠,这个选择题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难的一个,女人真是狡猾,老出一些选择题刁难男人。比如,女人会问,你要我还是要你父母,你要我还是要你儿子等等。这一点连夏天这样的女孩也避免不了。如果我说要兄弟,夏天肯定会说我不爱她不在乎她,如果我说要女人,夏天肯定会说我不仗义没出息。不过凌宇曾经在聊天的时候说过,他把兄弟放在第一,把女人放在第二。凌宇是个典型的事业型男人,他的选择有助于他的事业,所以他有很多朋友,什么样的都有,心灵上的知己,义气上的哥们,利益上的酒肉朋友等等。

我说,能不能都选啊?

不能!

那能不能都不选啊!

也不能!

这真把我难住了,眉头皱了半天,想来想去都觉得这两者没有可比性。

这时候,夏天“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哈哈,看把你急的。不为难你了,说真的,谁都没有权利向谁出这样的选择题。我这样做只是想告诉你,我希望我们保持一种既有爱情也有自由和独立的关系。

我吁了一口气。  

祥善买水上来了,另一只手还抱着半个冰镇的西瓜。

祥善前脚进门,朕后脚就跟了进来。朕的鼻子特别灵敏,只要哪个宿舍有吃的东西他准能嗅得出来。

哇塞!西瓜!祥善,你真是太好了!我来帮你切!说着就来拿祥善手上的西瓜。哪知祥善认真地说了一句差点没让我喷饭,他说,我又不是买给你的,我是买给秦文的。幸好朕的脸皮比西瓜皮还厚,继续抢夺祥善手中的西瓜,没有关系,阿文肯定吃不完,我来帮他吃。祥善这才把西瓜让给朕,还不忘记叮嘱我一句,哥,小心他把西瓜吃光了。

我赶紧咽下最后一口饭,喝了点水,对他们说,恰好你们都在,我就跟你们说说实习的事情吧。我所在的那个出版社是个新成立的出版社,隶属外文局。九八级的一个师姐以前是《新周刊》的编辑,现在跳到这个出版社当编辑室主任,由于刚成立我猜想一定很缺人,你们要进去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今天晚上我给师姐打电话,明天给你们答复。你们先告诉我你们去想做什么。朕你想做什么?

朕咬了一口西瓜,西瓜汁都流到胸口上了,口齿不清的说,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做策划你做得了吗?

嘿嘿,那我就做你的助理。

别开玩笑了,说真的!

那就文字编辑吧,先进去再说。

那就这么定了,我把你们两个先往文字编辑这方面报。

当晚我就给师姐打电话。我和师姐是这样认识的,我当时是校刊《跨越》杂志社的主编,她是上上一届的主编。元旦《跨越》杂志社举办视听秀活动,邀请她来当嘉宾。当时她还是《新周刊》的记者,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大学期间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大学无故事》。视听秀完了,我们几个骨干和老一届的主编一起去正点餐厅吃夜宵,主要是和老主编聊聊天。我当时就坐在师姐的旁边,就这样我们认识了。离开的时候给我一张名片,说可以向她投稿。后来也写过几篇豆腐块,发在上面。前几个月,师姐打来电话说不在《新周刊》做了,跟着老大集体跳槽去了出版社,还说如果我愿意可以过来做兼职,做做策划什么的。我说那敢情好,就这样我进了师姐的出版社。

电话打通了,但她那边太吵,我听不见师姐说什么。后来师姐把电话挂了,发来一条短信,我呆会给你回过去。几分钟后师姐打过来了。

喂,是秦文吗?

是的。师姐,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麻烦什么啊,都一个学校的,认识不是一两天了还说这话。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突然有点结巴起来,我这人就这样,一遇到求别人的事情话总是说不响亮。

别不好意思了。说吧,师姐能帮上忙的就帮。

好吧。我的两个同学也想来你们的出版社实习,我想问一下师姐可不可以。

是这样啊。师姐沉默了一下,因为我们的项目还没有真正操作起来,暂时还不需要人。你为什么可以呢,因为你的性质不是实习,而是工作,是可以为社里创造效益的,只不过是兼职罢了,如果你想全职那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可以过来,但没有实习工资,只提供岗位和一顿午餐,不报销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