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混在大四的日子(44)

涌动的人流像高涨的潮水,潮水越涨越高,我迷失了方向,只好随波逐流。被挤到一张招聘桌前,工作人员歇斯底里的喊道,同学们,别挤!同学们,别挤!排队!排队!但根本没有人听她的,后面的人挤得越来越凶,各个心怀鬼胎,不让我进去我也让你们办不了事!哐啷一声,桌子倒塌了,我和所有的人都倒在了地上。紧接着有人破口大骂,妈的,什么破单位!连桌子都不买张好的!

我好不容易才从人肉堆里钻出来,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了,于是走出了体育馆。在看看手中的简历,我的一份都没有投出去,柳奇的投出了三份,还不对口。他要我给他投出版社,哪有出版社,于是给他投了几个印刷厂,做秘书,好处是解决户口。柳奇不是想解决户口吗,于是就给他投了。

一会儿他们三个也出来了,都是一脸的沮丧,国民气愤地把简历扔进了垃圾桶,骂道,什么破玩意儿!没来一个中意的!一问他们仨,都说只投出了一份简历,凑巧的是都是一个单位,志鸿教育集团。志鸿教育是民营书业的老大,业内人士都知道,他们三个却很无知的很,问我,阿文,志鸿是什么啊?教育集团怎么会招编辑呢?我说,他们专门出教辅书,所以叫教育集团。  

七十二

中午时分,凌宇回来了。凌宇问双选会怎么样,他要不要进去看看。我说不必了没啥好看的。于是我们就去学校的呱呱食堂吃饭。围了一桌,点了几个小菜,一人一瓶扎啤。正吃着,遇到风哥大摇大摆的走来,穿着黑色的风衣,风衣飘起来,像蝙蝠侠似的。据说风衣是李林给他买的,风哥为讨李林欢心都穿了一个冬天了,还舍不得换。

我叫住了风哥,说,不是说不来的吗?

风哥说,我陪李林过来的。

朕说,怎么样,李林都投了哪些单位?

风哥嘴角一翘,鼻子哼哼,她没投,那些单位她看不上眼。

国民说,那跑来干啥!还不如压马路去!

凌宇说,这么久不见了,今天遇到好歹得陪兄弟喝一点。

于是大家都开始起哄,说风哥有种就把这瓶扎啤干了!

风哥不知哪来的勇气,说,干就干!于是当真举起扎啤咕噜咕噜的一饮而尽。大家都为风哥叫好,巴掌拍得啪啪响。喝完后,风哥的脸红得像猴子的屁股,他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说,你扶我到图书馆休息一会吧,我快不行了。

我说,你喝不了呈什么英雄啊。风哥说,我就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我只好扶着风哥去图书馆。路上问风哥李林去哪了,风哥说也在图书馆。我说你这样子让李林看见不生你气吗,他说她在四楼期刊阅览室你扶我去二楼图书阅览室,睡一觉后再去找她。

安置好风哥后从图书馆出来就遇到了柳奇。柳奇就在图书馆一楼自习室复习考研。

我说,怎么?又有美女骚扰了?怎么跑到外面来了?

柳奇笑道,哪里有美女!全跑到体育馆参加双选会去了。感觉怎么样?给我投了没?

投了。瞎投的。没啥好单位!有一个印刷厂,招秘书,解决北京户口,我给你投了。

解决北京户口?那很好啊!

印刷厂你也去?

如果要我还真可以考虑考虑。你看嘛,现在解决一个北京户口多难啊,我把户口弄到手后再跳槽啊!

我笑道,真有你的!我看你还是专心考试吧!

柳奇也笑笑,说的也是。对了,考试结束后你陪我去一趟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吧,有一个熟人介绍我去做宣传主管,那也招编辑,要不你也去试一试?

我说,你别操心我了,我的编辑给我联系了好几家单位,就等着春节过后我去面谈了。

都有些什么单位?说来听听。

中央编译出版社,同心出版社,金城出版社等等。

中央编译我去过,干了两天就被开了。说来好笑,我去做行政助理,有什么不懂的我当然要问啊,主任竟然说我太热情了,说行政助理需要细心耐心,于是就把我开了。我越来越弄不懂,现在的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热情不好,不热情也不好。真他妈的难!

我说,你也别埋怨了。我看啊,是你运气不好!

说到运气,柳奇马上就叹自己的本命年终于过去了,希望今年的运气好一点。最后又再三强调我等我本命年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买条红色内裤穿上,我笑而不答,说凌宇他们还等着我呢,于是就走了。  

七十三

3

双选会结束后凌宇没有直接回公司,而是请了一周的假,因为我们接到系里的紧急通知,过几天就要参加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的闭卷考试。这门课只开了一周,当初开这门课的时候大家都抱怨,实习的实习,工作的工作,哪有时间和心思来上课!再说了,毕业设计有什么好教的!好在教这门课的老师通情达理,说不要求我们来上课,但考试必须得考60分才可以过。如果你来上课,考试考了50分以上都算过。这一消息一下达,教室里马上走了半数以上的人,还有少数人坚守晚节,继续充当好学生,坚持到课,坚持做笔记。

我想这样的考试我经历了太多了,所以没有去参加。凌宇也没有去参加,国民也没去。国民在凌宇那的实习已经结束了,但他说宁愿去泡图书馆或者在宿舍睡觉也不原意去上课。有啥好上的,考试前花一个通宵完全可以搞定!

国民之所以会信誓旦旦的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大学里的考试实在太弱智化了,只要你稍微努点力别说过了,就算拿奖学金也不成问题。只是可惜啊,很多人对奖学金都不感兴趣,对及格并不放在眼里,所以每到期末考试的前一周,图书馆和自习教室早已人满为患,市场上的应急灯普遍热销。同学们疯狂抢购,一到晚上就在它的陪伴下通宵达旦的苦读,锥刺股,头悬梁的劲头都拿出来了,一本厚厚的书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张薄薄的纸,所有要考的知识早已烂熟于心,效率高得让老先生们不断汗颜。

第二天信心百倍的去考试,拿到卷子,心底里暗骂一声,我操,这么白痴啊!全是我昨晚看过的!哈哈。考完后就满意而归,继续干自己想干的事,泡吧,上网,和恋人约会,玩游戏等等,反正就是不看书不看笔记,让这些统统地见鬼去吧!运气好的人能拿到八九十分,差一点的六七十分没问题,反正极少有人挂。当然也有人挂,不管怎样,除了公共思想课和开卷考试普遍不挂之外,其他课的考试总会有一两个人挂,这是放之四海皆为准的道理,你不下地狱,他不下地狱,那谁下地狱啊!

其实挂与不挂就一步之遥,就在于老师那几个勾勾叉叉,老师们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付诸于实践,结合学生们的分数和态度以及印象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老师们可以帮所有的同学提分,就是不帮你一个人提分你也无可奈何。我们系曾经有个学生,高数考了59分,他提着一大包东西去哀求老师为他提分,可这位老师极其幽默,他说,你可以走了,我答应帮你提分。这位同学欢天喜地的走了,可分数一出来,他再一次傻了眼,他的分数是5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