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14)

于是一切都成了光明。

然而在1676年,牛顿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却写道:“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据说他还讲过:“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么看,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好像只是一个在海滨嬉戏的孩子,不时地为比别人找到一块更光滑的卵石或一只更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而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海洋,却还完全是个谜。”

也许,有很多人认为这些话不过是牛顿自谦之辞,其实,恰恰是因为牛顿学习了很多前人的知识,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能够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做出奠基性的贡献,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牛顿用他的成功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可能成为巨人。

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生活和工作,我们可以省却更多的时间,可以更快地接近成功,取得事业上的巨大进步。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若群星的奇迹,留下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囊括了诸多美好的德行,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无论是修身之道,齐家之法,还是治国之术都有其价值所在,也正是因为受“巨人”的影响,或者说站在了无数“巨人”的肩头,我们才能够取得骄人的成功。要取得成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牛顿本来也是一个平庸无奇的小孩子,但是由于他善于“站在巨人的肩上”,善于借前人之“势”,因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

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有趣的过程,是我们成功必备的素质之一。学习就是要理会和掌握前人创造的经验和知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谓“前事”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和内容。如果把“前事”的创造者誉为“巨人”的话,那我们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当然,“前事”不仅仅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成败各有得失,本来就在一线之间。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古人为人处世的正确的道理,还要认真领会他们的经验教训。

换个角度考虑,“站在巨人肩上”,于我们来说也是对起点的选择。当然每个人现实的起点并不一致,但是我们的目光不能短视,一定要选择高起点,因为站在巨人肩上,我们会看得更远,走得更远。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好自己的目标,“而今迈步从头越”,才能跨过道道雄关,走近巨人,取得成功。

可能我们在诸多方面不够理想,但是每一方面都有出类拔萃之人,即是所谓的巨人。踏着他们走过的道路,成功系数就会大大提高。

造纸术的发明人到底是谁,很少有人知道,然而造纸术的改进者蔡伦的名字却妇孺皆知。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蔡伦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这个“巨人”就是前人在造纸术方面创造的所有成绩。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成为真正的巨人。

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有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接受前车之鉴,成功不就在眼前吗?

蔡伦也好,牛顿也好,他们的故事都说明只有站在巨人肩上才能取得成功。明白这一点,你就已经拿到了通向成功殿堂的“入场券”。

正文 第19节:不要唠叨做过什么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数:2457

第二辑行闯职场江湖——厚黑学问与潜在规则

职场江湖上的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不会大张旗鼓地写在告示板上,需要35岁前的你明心亮眼地默默参透,才能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

职场新人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为了在自己的上司面前留下好印象或者显示自己的能干,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起自己辉煌的过去。殊不知这样做不但不会得到上司的好感,还会让上司误以为你太喜欢炫耀。其实,老板需要的不是你过去的辉煌,而是你现在或者将来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

小华是北京大学营销专业的高材生,还有一个月就要大学毕业了,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归宿,要么找到了工作,要么考上了研究生。唯独小华一人既没有考研,也没有找到工作,整天在宿舍打游戏,睡觉。

小华告诉同学们,说自己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普通的工作他看不上眼。他的目标是世界500强企业。同学们都为小华的志向而叹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小华接到了某跨国企业中国分公司的面试通知。

小华兴奋不已,心想,这一天终于盼来了。

第二天小华去面试,第一关,第二关都通过了,只有最后一关了,这一关是直接和总裁对话。这时所有面试的人只剩下小华和另外一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孩了。

为了试探女孩的底细,小华问女孩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女孩很不要对上司唠叨你过去做过什么,而要告诉他你现在或将来能做什么大方地告诉了他。小华一听,心里笑了,认为女孩的学校太一般,根本没法与北大相比。这样想着,小华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了。

面试开始了,总裁分别给小华和女孩五分钟自由陈述。

小华先发制人,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以前如何如何出色,并一口气说出了他获得的所有奖项和证书,小华认为,这些应该是他求职胜利的最大砝码。总裁对小华的陈诉不动声色,显然没有被打动。

轮到女孩了,女孩和小华恰恰相反,对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只字不提,而是重点陈述她进公司后将会如何为公司创造价值,尤其令总裁点头称许的是,女孩说到了为公司设想的新产品营销推广的方案。

面试结束后,小华相信自己一定会被录取,于是就提前请好友吃饭。谈笑间,接到一个电话,正是该分公司打来的,小华想,肯定是通知自己被录取了。可是小华一听就傻了眼,对方告诉他,他没有被录取,公司录取的是那位女孩。

小华怎么也想不通,第二天给公司总裁打电话想问个明白,小华很委屈地说:“为什么我没有被录取?我以前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为什么没有被录取?”

总裁只说了一句话:“过去并不等于未来。你的过去对公司毫无意义。”

总裁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小华的头上,小华彻底醒悟了,过去并不等于未来。

过去不等于未来,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对我们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张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有流动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整天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之中,那么他的人生就到此结束了,他不会再有任何的进步。

是的,一个优秀的老板并不看重你过去的辉煌,他看重的是你现在能为公司做什么,看重的是你未来可以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

任何一个明智的老板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并坚持这样的信念:过去不等于未来。也许我们过去失败过,而且败得很惨,但没有关系,过去的失败,只代表过去,未来要靠现在。

上一篇:又被误认成bug了 下一篇:爱的拼图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