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129)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第76章

议事厅里人头攒动, 李善长负手而立长话短说,三言两语将他们家大帅是天命之子的意思传达到位,然后悠哉悠哉看底下人震惊害怕难以置信。

朱大帅这次找的人多, 其中好些个没见过神迹显现的愣头青。

这种号称自己是天命之子的事情他们熟悉, 远的不说, 就说近的,韩山童、刘福通当年不就是号称“明王降世”吗?

他们这两年的势头的确很好,可现在就开始造势是不是有点早?

现在周边和他们不对付的势力不少,还有朝廷时不时给他们找麻烦,这时候小心点没坏处,太高调了容易被集火啊大帅。

搞事需谨慎,三思而后行。

没见过神迹的一个个紧张不已, 见识过神迹的也紧张, 但是更多的还是兴奋。

从龙之功啊, 不要白不要。

就算打仗要死人, 他们身为开国之君身边的人,史官总得在史书上给他们留点地方。

人固有一死,要么比山重,要么比毛毛轻,这个道理他们都懂哈哈哈哈哈。

难怪徐达和李善长最近那么乐呵,他们要是早知道了他们也乐呵。

见过神迹的反应和没见过神迹的反应一眼就能看出来, 朱亮祖震惊不已,“怎么着,世上真有神仙?”

冯胜咧嘴笑的开心, “这你们就没见识了吧, 不瞒你们说,神迹我们都见过, 谁让你们来的晚呢。”

大帅把人召集到一起说事儿,也就意味着神迹的事情在这些人面前不用再瞒,告诉他们也无妨。

没办法,谁让某些人有眼无珠投降了又跑路,要是一直老老实实在他们这儿待着不就也能看见神迹了吗?

自作孽不可活,这他们怪谁。

朱亮祖怒目而视,“冯胜!”

冯胜还想再刺激他几句,只是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人就被顾时给拽走了,“朱将军,冯胜年轻,咱不和他计较那么多。”

他们私底下不对付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找事儿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

难怪冯国用隔三差五就写信问这小子的情况,不跟在身边还真不放心。

李善长悠哉悠哉看着底下闹腾,回到朱大帅旁边继续乐呵,“大帅,你看弟兄们多热闹。”

朱元璋:……

老李这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见长。

这么一群人凑到一起,要不是有他在前面坐镇,要不了三句话就得变成群殴现场。

李善长之前怎么说来着,将领们之间相处的非常好,就算有点摩擦也能调解,他有事儿没事儿就去军营中转悠,绝对不会让将领之间产生大矛盾。

一个个的说的比唱的好听,就不能来点实在的?

他老朱不喜欢耍心眼,有矛盾的话打一架说开万事大吉,别在哪儿憋着坏水儿玩阴谋诡计,他们都是泥腿子出身,走到这一步最初只是为了能吃饱饭,别地盘还没打下来先学了一身的坏毛病。

蒙古人的教训就在眼前,看看内斗是什么下场,看看玩阴谋诡计最后会便宜谁。

哦,元廷内斗那些事情神仙只告诉他们一家,眼前这些都没机会见识。

没关系,他来转述也一样。

朱大帅看见底下吵吵嚷嚷的就心烦,他好歹也是个大帅,镇场子的本事还是有的,前面桌子一拍,底下你挤兑我我挤兑你的场面瞬间消停。

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家大帅刚刚加入红巾军的时候和他们称兄道弟,现在已经不是能称兄道弟的时候,聚在一起得讲究上下尊卑,不然容易落人口实。

入伙早的文人将领在正经场合能正经起来,入伙晚的文人将领不用在正经场合也得正经,他们和大帅之间没有旧交情,万一出点岔子连求情都找不到理由。

这不,朱大帅一发火,下面一群人瞬间变成鹌鹑。

“怎么?不吵吵了?知道怕了?”朱元璋黑着脸站在主位上,看谁都觉得不顺眼,“咱现在的处境你们不是不知道,就跟那走在冰上的人似的,稍不留心就得掉坑里,你们还有心思吵吵?打胜仗打飘了是吧?”

李善长低着脑袋,忍了又忍才没当众纠正他应该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朱大帅忙着生气没注意老李的表情,继续拍着桌子训话,“前两天神仙又来了一趟,你们知道这次说的是什么吗?说的是蒙古人的朝廷是怎么乱成现在这样的!你们以为当上皇帝就万事大吉了吗?早呢!”

整个议事厅除了朱大帅的声音再没有半点动静,底下人绷紧身子站在原地,愣是听他们家大帅把元朝的皇帝讲过来一个遍儿,从开国的世祖忽必烈到现在皇位上坐着的那位皇帝,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十一个皇帝愣是一个都没落下。

不是,这些事情他们大帅是从哪儿知道的?难道神仙真的特意去找他了?

这下连李善长都震惊了,他自认学识还算可以,可是连有些事情他都没听说过,可见神仙给他们大帅开小灶开到何种程度。

这就是天命之子的待遇吗?

李善长本来只兴奋他有从龙之功,这时候忽然打了个激灵,一瞬间后背的冷汗都下来了。

从龙之功,那得有“龙”才行,而从古至今能当上皇帝的都不是简单人,尤其是开国皇帝,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杀伐果断的主儿,他竟然还一直嘚瑟那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真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要是到他们大帅当上皇帝才醒悟过来,他怕是没命要这个从龙之功。

别人不知道他们家大帅的为人,他从渡江之前就一直跟着大帅,他还能不清楚?

老李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睛再看看议事厅里的同僚,心道今天议事结束之后还得找他们说道说道。

升官加爵是好事,可现在乾坤未定,千万不要好事变坏事。

院子外面戒备森严,朱大帅的声音直到两刻钟之后才消下去,原因无他,茶壶里的水被他给喝完了。

沐英见状赶紧换个装满水的水壶送过去,送完之后立刻躲到朱文正和朱文忠身后,擦擦额头上的冷汗一句话也不敢说。

他弟说的不错,老爹现在的确是阴晴不定,能不往前凑最好不要往前凑。

朱文忠不着痕迹的背手竖起大拇指,不容易,这种情况下还有胆子上前换水壶,壮士好胆量。

沐英有苦难言,别竖了别竖了,他就是打杂打习惯了,看见活儿之后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手就先动了,和胆量没有半点关系。

朱大帅那边又灌了一杯茶,这次喝完没有再中气十足的说哪个皇帝怎样怎样,而是有结束的意思,“你们自己琢磨琢磨,皇帝是那么好当的吗?”

在场所有人集体摇头,“不好当。”

不好当不好当,以后谁说皇帝好当他们就跟谁急。

朱元璋缓口气,让人将他隔壁屋的大幅地图抬进来,拿着小棍儿给他们讲如今的局势。

之前打仗只是为了站稳脚跟,现在脚跟已经能站稳,再打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想一出是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