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210)

紧接着,他们自然就将重点放在了最具影响力的人身上。

没错,就是赫尔格的总裁周礼。

只要搞定周总,一片阳光大道给你展开了!啊不,搞定这个词用的冒犯了,应该说争取、讨好,不不,是交朋友!

不然他们为什么大费周章,不惜动用军方力量都要向周总示好?

这都是为了改变区域形象、振兴经济、提升综合区域实力啊!

现在周总休假去当导演了?好啊,这不正是个接近周总的好机会吗?

W区外交部部长徐不拘笑了,认为付远调查到的情报太有价值了,跟着这条线,他们说不定就能接近周总,跟周总“交朋友”了。

徐不拘道:“先稳住,不管舟黎是不是周总,他都一定是赫尔格的高层,地位非同寻常,我们要想办法让舟导对我们产生好感,觉得W区原来这么文明、这么好,然后舟导说不定就愿意来我们W区了。”

付远等人一听,也是连连叫好。周总近年来太少外出了,公开出来的行动基本都是参加区域大会,他们都不好借口接近。

现在知道周总可能在拍戏,他们一下子思路打开,可以说占尽了优势!A区或许是知道的,但是对比其他区,他们绝对是首家。

他们找到了接近周总的好机会!

付远道:“徐部长,潜伏中途,我发现了X区的特务,他们好像试图对舟导不利。”

徐不拘一听:“还有这好事?那我们打X区保护舟导,岂不是大功一件?”

付远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徐不拘转头问向财务局的人:“我们区的电影市场如何?”

一个高瘦的人回答:“说实话,我们的电影市场是全球倒数,被称为文艺盆地的A区都比我们好很多,他们至少还是盆地,然而我们是文艺裂谷,是文艺深渊!”

徐不拘眉角一抽:“这么夸张吗?”

那人挠了挠头:“一言难尽,就说一个数据吧,尽管我们的人口跟A区差不多,但行业相关人才A区是我们的几倍,目前本区的电影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市场潜力是有,但目前的市场规模并不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影院数量太少,且整体的服务很差,来电影院看电影,就为了体验、服务,而我们……”

徐不拘忍不住打断了,道:“你不用跟我说具体情况,我就问一件事,我们如何在电影上打动周总,如何取悦他。”

那人顿了顿,眼神绽放光芒,仿佛等的就是这一刻。

没错,他早想发展电影市场了,然而一直都没有时机,怎么跟上头说都没用,今天没想到,机会这就来了,托周总的福,他正大光明地发展W区的电影市场,大展身手、大展宏图的机会来了!

范金:“徐部长,不瞒你说,我在这方面深耕了多年,发展电影行业我在行啊!”

徐不拘“哦”了一声,打量道:“那你说怎么做。”

范金道:“先找桑托斯先生,布局《导演卡特》的电影上映,同步兴建影院,搞活影视市场……”他这一通说法,绝对能声情并茂地讲几十分钟。

而徐不拘是个不耐烦的人,当场就说准了,他去找财务局的局长说去。

W区行动宣布开始!

范金得令,连忙就去联系海森堡。

他对属下说:“必须争取《导演卡特》的全区上映,同时告诉所有影院做好准备,把排片都搞起来!”

-

另一边,阳台上。

季管家正在报告特务们的情况。

而周礼听着听着就笑了。

季管家:“少爷?”

周礼:“他们的想法很有趣。”

季管家皱眉,担忧道:“W区已经怀疑到少爷身上了。”

“无妨。”

周礼无所谓的态度,说:“以你的手段,他们不可能真正发现什么。”

季管家面色微变,不由得抬起了视线:“我的手段……”

“让他们自己想象吧。”

话毕,周礼转身就去片场了。

季管家沉默半响,见少爷提都没到苏方梅的事情,倒是放心了。

季管家没想到苏方梅居然会突然选择参加《导演卡特》,后来一查才知道,那是苏方梅的临时决定,她是半夜三更突然联系唐安的。

唐安听见是姑姑的请求,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季管家知道这件事后,很担心节目组录制现场,也担心少爷会选苏方梅作为剧组演员,但是好在,少爷对她表现出了无感的态度,基本没有关心。

说明这件事也算是告一段落,该划上句号了。

想着,季管家沉郁的心情豁然开朗。

算了算了,还是陪少爷拍戏吧!

-

开机之后,就是真正的战斗。

这一次他们拍得可能不是很顺利,挺多障碍,中途还一度出现了一些不可控的炒作。

部分演员、演员的经纪公司方到底不肯放过这个出名的机会。

只能说名气越大,招来的麻烦也会越多吧。

黄慧认识到苏方梅,跟她了解了一些情况。比如为什么想来参加《导演卡特》,苏方梅坦白说是心血来潮。

更准确的说,是对舟导感兴趣。

她说:“我看了舟导的《丫鬟》、《邱生自传》,印象深刻,本来想跟舟导合作一次,没想到没有机会。”

黄慧一瞬惊讶,然后一想也能理解,因为这两部电影真的很好。

“舟导有他的考虑吧。”

“我也认为。”

黄慧:“舟导的电影你都看了吗?”

苏方梅点头,想了想才道:“看《邱生自传》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黄慧露出惊讶的眼神。

苏方梅:“《邱生自传》,邱生的妻子带走了他们的孩子,为什么是带走呢。”

黄慧疑惑,心想这是一个问题吗。苏方梅在意的角度还真让人意想不到。

苏方梅:“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是活的,唯有一个人物,他是不在场的,他没有台词,镜头也总是忽略他,可他又一直是在的。”

黄慧惊了:“《邱生自传》有这个人物吗?”

“是邱生的孩子。”

苏方梅忽然道。

黄慧:“这……”

好像确实是的,别说其他人,就是她都没关注到这点,仔细一想,电影确实几乎没拍到邱生的孩子。

如果给她拍这个故事,大概率会增加一两个孩子的镜头。但是舟导分明设定了这样的家庭背景,却又“忽视”了家庭中的孩子,甚至从来没有提到过孩子叫什么名字。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电影评论中有个流派叫做精神分析,或者说心理分析。

他们热衷于分析创作者的人格、精神、心理,用他们的说法就是人的创作物必然是其精神的映照。

而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舟导这个处理,是有意识或是无意识且不说,的确是有点“蹊跷”的。

惊人的是,苏方梅居然注意到了这点。

苏方梅:“或许是我多想了吧,有机会,我真想问问他。”

上一篇:从垃圾堆爬出来后 下一篇:得闲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