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实人的全胜(125)

他将何小青叫进来,让她买明天回去的票。

何小青面露难色:“你病得这么严重,不等好些再回去?”

“一时半会好不了。”他鼻头是红的,眼睛也是红的,身上压着层层叠叠的棉被,病得可怜,“不要紧,回去吧。”

何小青买了第二天上午的飞机,陈砚乔还发着烧,身上裹得像个球,一步三晃被何小青和前一天才赶来的吴医生带着上飞机。

从昨天决定回去后,陈砚乔就没怎么说过话。此时也一直看着舷窗外阴沉的天气,一动不动,这让习惯他聒噪的何小青还有些不适。她又不是健谈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正巧之前委托的私家侦探发来了消息,她便问陈砚乔:“之前你叫我找人查孟笛,这边消息来了。”

“嗯。”

“你不看看?”

“没什么可看的。”

那是刚开始知道徐开和她要结婚,陈砚乔气晕了头,知道徐开是块顽石,只能从女方身上打主意,想的是万一能找到女方什么把柄,就能逼她离开。回过神来,也知道威逼过分了,选择了利诱。如今利诱失败,他也彻底没了心劲儿。

不能给徐开幸福,至少不要成为他的不幸,抱着这种想法,陈砚乔选择退出。

“尾款呢,现在付吗?”

“付吧。”

何小青转了尾款。陈砚乔不看,但她本着花了钱不看浪费的心态,闲闲翻看起来。

“这女人挺牛,自己有个商务公司,难怪不要钱,她就不差钱吧。”

陈砚乔没说话,心绪起伏,难以道明。徐开能找到这样的女人结婚,本该为他高兴,陈砚乔却只有酸楚,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我看她才29岁,不到三十,我看资料上说她大学创业,白手起家的,真是优秀啊。”

“29岁,是不是比徐开还大点?”

陈砚乔又想起徐开喜欢姐姐类型的女人,再也听不下去:“你看就看,能别出声吗?”

“这不是你最开始让我找人调查的?”

“我现在不想听。”

“……好吧。”片刻后,何小青又忍不住,“还有一点……”

“说了我不想听!”陈砚乔少会发火,此时已经带了火气。

“最后一点,”她把手机递过去,“这女的是不是你说的那什么,‘弯的’?”她指点着调查报告里的内容,“说是找她大学同学了解到,她大学时跟同寝女生有恋爱关系。”

陈砚乔突然抢过手机,下一秒,他站起来:“走,下去。”

第92章 偷家

倒春寒结束,春天就算是彻底来了,桃树开花,柳枝抽芽。早晚还有些冷,午后就是一天最好的时间。县城悠闲,吃过午饭,小广场上就挤满了出来遛弯下棋晒太阳的人。

广场也分区,中间泉水就是孩子们嬉戏的地方,花坛边被阿姨们占领聊天拉家常,西南角的几张石桌里三圈外三圈围的全是男的,人群中心是两个抓着脑瓜子眉头皱成一团的老头。

徐日升皱起的眉头一散开,抓起的棋子搁在棋盘上:“将军,嘿嘿。”

“不不不,我走错了……”

对手捡起棋子想反悔,被他一把抓住手:“什么走错了,落子无悔。”

“我不是悔棋,是把子放错了地方。”

旁边人插嘴:“老徐你就让人重新放一下嘛,又不输钱,下着玩,这么认真做啥。”

“甭管是不是下着玩,规矩要遵守。”

“你甭说啦,老徐这人你还不知道。”

棋局重开,输掉的人下去了,换上另一个。话题也一转,从棋局说到了家长里短。

“老徐,说是你家小子订婚了,啥时候结婚啊?”

徐日升两条眉毛耷拉下去,闷声闷气地:“五一。”

“你这回出了多少血?”

“市里头的媳妇怕是不便宜。”

徐日升知道儿子结婚的内情,一点也不想谈论这个话题,闷头不说话。

他不说不代表别人不能继续聊,这巴掌大的地方,谁家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都一百双眼睛盯着。

“那回媳妇上门,我听我儿说,女的停在楼下的车一二百万呢。”

“这么有钱?”

“还得说徐家那小子有本事,不愧是书念得多,又从大城市回来的。”说着恭维起了徐日升,“你以后可有得福享。”

“我看不见得,一个家让女人当,那还不把男人管得跟龟儿子似的。”

“还是结了婚早点生个娃拴住人,免得女的后面跑了。”

徐日升听不下去,搁下棋子,满脸不快:“咋个跟些婆娘似的,就这喜欢嚼舌根?”

“这叫啥嚼舌根,不是夸你家小子能干嘛。”

之前有想介绍自家女儿给徐开的,憋不住阴阳怪气:“难怪那么傲,果然还是瞧不上我们当地闺女啊。”

突然对手落子:“将!”

徐日升定睛一看,他刚听闲话听得郁闷,心不在焉没把棋子搁回原位,就被人将了军:“刚那不算,我听他们说话去了,我还没下。”

“下手无悔,不是你说的嘛?”

“我那不是下的棋……”

徐日升要去抓棋子,也是被对方抓着了手,斥责他:“别人悔棋就不行,你就能悔啊,一把年纪还兴这么耍赖。”

徐日升涨得面红耳赤:“都跟你说了,那是不小心碰到了,我还没走。”

两人争得不可开交,人群里一只白皙的手伸进棋盘,以一种乖张的方式吃掉了对方将军“炮”的“炮架”,将徐日升的弱势局解了围。

他抬头看了一眼,是个高高大大的陌生年轻人,挤在一群老头子里格外显眼,再一看他那衣着打扮,就不是他们这儿的人。

连着三天,徐日升都在小广场看到了这年轻人。人一来,总是先被花坛边的女人们抓了去,陪聊一阵,他才踱到这边看下棋。脸熟后,他也偶尔下一盘,年纪不大,棋还下蛮好。

年轻人长得又高又俊,说话温声细语带着笑,特别招那帮老娘们的喜欢。徐日升却不大看好,年纪轻轻就跟退休老头一样到处溜达,有什么出息。

地方就这么大点,最大的新闻就是谁家有个红事百事的,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抢眼的年轻人,一时间成了小广场的新闻。

老伴儿做饭照例跟他闲聊:“你看见广场上新来的那小伙儿了吧?隔壁传珍想把她闺女介绍给人,天天把她那大胖丫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拉到广场上遛。人能看上她?笑死个人。”

徐日升不以为然:“就一个游手好闲的耍娃,也不是啥好角色。”

“你知道个屁,人家开公司当老板的,又不用天天上班,还赚大钱。”说着叹息一声,“哎,也就比咱家小开大三岁,看看人家。”

徐日升白他老伴儿一眼:“你又知道。”

“嘿,传珍她们都打听清楚了,叫陈砚乔,三十岁,开公司,还是单身。你说这条件咋还没结婚?”

“他说开公司你就信?是骗子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