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64)+番外

作者: 不辞归 阅读记录

但不是现在。

眼下是一致对外的时候。

所以齐瑄淡淡扫了他们一眼,道:“诸位护卫北疆劳苦功高,本王代父皇、代大宁百姓谢过诸位将军。”

杨晔是老侯爷早年在战场上收养的孤儿,算是半个宋家人,先前赐婚圣旨到的时候他也在场,也清楚宋家借宣王谋退路的打算,因此对宣王并未恶意,率先行礼谢恩:“王爷言重了,保家卫国是我等应尽之责。”

其余几位将士也跟着自谦,“末将别无长处,只有一条性命豁得出去。”

“正是,我等不比王爷尊贵,只有这点用处。”

听着是在贬低自己,话里话外却又透露出对齐瑄的不满,暗讽他身份尊贵,何必到战场上来抛头露面,又嘲讽他不懂行军打仗,只有精于享乐的“长处”。

齐瑄余光瞥向宋骁,见他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仿佛打定主意看好戏,一点也不觉得属下羞辱了尊贵的王爷。

齐瑄抽了抽嘴角,若非对方是阿淮的父亲,他可不会忍着。上辈子他登基之后,虽然身子不好,但手腕强硬,没有哪个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

上辈子也是看在阿淮的份上,念宋骁战功赫赫又丧妻丧子,齐瑄才封了他做镇国公,若是换个其他人,齐瑄怎会纵容对方战事已平还手握重兵加官进爵?

就算是上辈子,阿淮死后,特别是查出柳眉山的死因另有隐情之后,齐瑄也担心过宋骁会不会一时想不开,举兵造反。

谁知他竟然不惑之年一夜白头,自请卸甲,留京荣养。

上辈子齐瑄死的时候,宋骁年近半百,听说整日困于府中作画,追忆亡妻。

所以齐瑄临死前,告诫皇太弟齐珩要收回北疆兵权,又嘱咐他莫要苛待宋家。

只是不知他死后世事如何发展,阿珩和阿瑶,过得可好?

齐瑄收回思绪,大人有大量地不与几个将领计较。何况他本就不指望仅靠一两句场面话就消除对方的芥蒂,他们是外人,与阿淮不一样。

只要阿淮明白他的心思就够了。

齐瑄:“诸位过谦了。本王初上战场,不懂军务,虽领着监军一职,恐怕还要仰仗诸位帮衬。”

几位副将有些讶异,没想到宣王听了他们的冷嘲热讽不但没有面露不悦,反而谦逊有礼,话里话外更完全没有夺权的意思。

几人悄悄交换眼神,原来京里传闻宣王温润谦和、平易近人,竟不是假话?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说不准这只是他的缓兵之计呢?

齐瑄:“眼下大敌当前,怕是有一场硬仗要打,诸位为我大宁冲锋陷阵,本王定会上报父皇,给诸位加官进爵。”

齐瑄虽然放低了姿态,摆出谦和有礼的样子,但除了宋骁,他不打算、也没必要讨好任何人。

于是也对几个将领暗示,如今大敌当前,还望他们尽忠职守,他虽不懂军务,但他们加官进爵的机会可掌握在他的手中。若是想以下犯上,也需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地位。

几位将领也意识到这一点,暂时搁下心里那点抵触,齐声称是。

宋骁依旧没什么表情,待几人退出帐外,才道:“王爷果真……御下有方。”

齐瑄早就被宋骁嘲讽惯了,厚着脸皮颇为自得地笑答:“侯爷过誉了。”

他站起身,问宋骁:“侯爷可否带本王去校场,一赏北卫军将士的英姿?”

宋骁嘴角一抽胡子一抖:“…………”

不能!

你休想去我儿子面前晃悠!

作者有话要说:瑄瑄:我要去欣赏淮淮的英姿嘿嘿嘿嘿~

淮淮:你别过来我怕猪!(扶着后腰小声逼逼:腰痛!今天一点都不帅!千万不能让瑄瑄看到!

这章算不算三分糖?

第41章 比试

宋骁还是带着齐瑄去了校场。

北大营的校场十分开阔, 今日在此训练的是入营不满一年的年轻士兵, 分成两拨, 宋淮和宋淇带一队, 宋治、宋浩双生子兄弟带一队。

两队人马刚结束一次列阵对演,就地休息。宋淮几兄弟也不扭捏,和将士们一块坐在地上, 拎着袖子擦汗。

宋淮身后坐着几个小兵, 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 最后推了一个十八.九的少年出来,和宋淮搭话:“小将军……”

宋淮回过头,见他笑得暧昧,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小将军……”那人冲宋淮挤了挤眼睛, “听说……昨日宣王到啦?”

宋淮抿唇, 转过头不理他。

那人尴尬地挠了挠头,退回到同伴当中, 嘀咕道:“我就说了小将军不爱和我们说话, 你们还非让我去!”

另一个人看起来二十出头的青年道:“不对不对, 我猜啊, 小将军是……害羞!”最后两个字压低了声音, 只用嘴型讲出来。

宋淮背对着他们,自然看不见嘴型,但也差不多能猜到他们说什么了,只觉得脸上腾起一股热气,比刚训练完浑身发热出汗的时候还要烫。

坐在旁边的宋淇用胳膊肘捅了捅他, 也是一脸坏笑。

宋淮低下头不理他,掩饰自己的狼狈。

自从赐婚的圣旨下来,这种情形就没少过。

那日在书房里头,宋淮承认了自己和齐瑄是两情相悦。

令宋淮动容的是,三爷爷和堂叔虽有些惊讶,却没有责怪他喜欢一个男子,没有斥责他这不合礼教伦常。

但三个堂兄却缠着他没完没了地问,齐瑄人品如何,待他好不好,又同他说齐瑄若是待他不好,千万不要委屈自己,他们帮他抗旨逃婚。

起初,宋淮还十分耐心地回答,到后来堂兄问的问题越来越私密,他实在答不上来,只能躲着堂兄们走。

一转头遇着父亲手下的几个副将,对他摊上这门亲事感到愤愤不满,任他怎么说自己是自愿的也不信,一致认为他受了委屈,只能屈服于皇权忍气吞声。

几个叔伯骂陛下骂得起劲,宋淮还得捂他们的嘴劝。

虽然这些议论一直没停过,但远不如昨日齐瑄到了之后这般肆无忌惮,明目张胆。

宋淮在心里骂了齐瑄几句,都怪他搞出这么大阵仗,一道圣旨下来,两人的关系虽是名正言顺了,但也摆到了人前,更受人指指点点。

倒不是他觉得自己和齐瑄的关系见不得人,而是这种过度的关注,会让他不自在。

可转念一想,不管是当初父母的不解,文渊侯的质问,陛下的愤怒,还是如今的闲言碎语,齐瑄从来没有闪躲回避过。

那么他也应该刚强果断些,和他一起扛。

宋淮埋头下了决心,忽然听见身后一阵嘈杂,扭头一看,就见到了与父亲一同走进校场的那个人。

那人的视线越过一众士兵的头顶,直直落到他身上,然后对他展颜一笑。

宋淮弯了弯眼睛,站起身朝他走过去。

“我会排除万难走向你,你只需握紧我的手,好不好?”

不。

我也将,排除万难走向你。

不顾周围士兵的起哄惊呼,宋淮快步走到齐瑄面前站定,额角还带着细汗,先对一旁的宋骁喊了一声父亲,又直直看向齐瑄,眼睛恍若有光,问:“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