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国崛起1980(265)

许为民一心高考,对于燎原总厂的事情关心不多,倒是许吉祥,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料子,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纵然是在燎原县上学,愣是厂子里的风吹草动都知道:“姐,我怎么听说,你们还要办学校,还要跟大学搞什么合作,是这个吗?”

许如意笑着解释:“那倒不是。学校就是咱们现在的培训班,那块本来就是光明厂的职业学校,经过了一年的职业培训,咱们也成了规模和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所以就说再办起来,分三部分,职工培训和职工夜校还是照旧,然后会招收部分初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

这种在现在很正常,不少大工厂都有自己的职业学校,招生主要分两部分,厂子弟和部分的社会生源,为的就是解决就业和输入人才。不过这种模式,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式微。

主要是,工厂过了六七十年代快速发展时期,此时工厂内的职工,大多都是青壮年,退休人员很少,这就导致了岗位没有空缺。

所以,不少厂的厂子弟毕业后只能当临时工,在大集体企业干活,有的甚至连这个机会都没有,只能待业。

燎原总厂这样,其实是逆风向的,她去教育局申请的时候,人家还都很诧异呢:“你们厂子已经有了这么大的规模,还缺人吗?”

燎原厂如今是不缺人的,许如意也说的明白:“我们主要还是对内培训,职工们上满了课程,总要给□□的。社会招生数量比较少,择优录取。”

这说法让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很新奇:“你们的职工还要学历?要学历干什么?”

这年头,工人们的学历没人在意,而且极为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的,也有小学上了两三年大字不认识几个的,甚至还有全文盲。大家都觉得,反正是操作机器干活吗?只要会干不出错,你管他什么学历呢。

可事实是,好技术的工人必须是会自主学习的,扫除文盲,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给他们进修的机会,甚至于跟职级工资晋升渠道挂钩,很多人恐怕前途不止于此。

在许如意的年代,好多人都以为数控机床的操作,必须是大学里毕业的高材生们才能做,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很多工厂,一些老师傅们培训半年左右,就可以熟练掌握。

还有个例子,她上辈子从小在机械厂长大,父母的同事朋友都是她的叔叔阿姨,他们这群孩子长大后,总会有说:“那谁谁家祖坟冒青烟了,父母俩大字都不认识,孩子居然考上了重点大学!”

那可不是人家父母不行,是他们那个年代,吃饱肚子活下来就不错了,上了班又上有老下有小,哪里有机会去学习。

许如意将自己的想法解释了一下,不过显然有点太前卫了,人家也不是很理解,一是工人培训的学历,只能是夜校学历,有用吗?二是有学历,工人还能当工人吗?

不过,既然干了教育这样,自然是愿意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再说,燎原总厂这个学校,本来就有招生资格——原先他们用不了,是因为是租赁的光明厂,前一段时间,光明厂审计结束,燎原总厂就将光明厂购买了过来,光明职业中学自然也就完全属于燎原总厂了,燎原总厂自然可以招生。

他们也没有必要拦着。

不过因为接手的比较晚了,对社会招生要到明年才能开始,今年许如意他们只对内开始了正规的培训——这个和别人家的还不太一样,职高虽然都是理论加技术,但是其他的职高师资力量一般,燎原总厂这边,文化课可是请的南工大和南大的老师,实践课则是厂子里最好的老师傅。更何况,还有一些很实用别的地方都没有的专业,譬如说国际专利。

因为这个,厂子里的不少职工都松了口气——前一段报喜大会的时候,许如意奖励都是考上大学那些优秀的孩子们,他们还以为对学习差点的,没啥政策呢。

不过,大家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学习差还有理了?

哪里想到,厂子里还这么周全,听听这些老师们,就知道许如意非但没放弃这些孩子,还想将他们教育成才,这会儿大家可是高兴坏了,一个个的在家里叮嘱:“哎呀,考不了大学那是没长那个脑子,要是咱们厂的职中上不了,小心你们的屁股!”

许如意接着说,“至于跟大学合作,也不是跟华大,而是跟南大和南工大。”

这是刚刚批下来的,要做产学研中心——不过在此之前,郭海英和雷大诺他们已经在进行研究了,只是产学研中心批复下来比较慢而已。

发力点主要在机床的控制系统和伺服电机。

这是后世夏国机床最难以突破的地方,尤其是控制系统。

这就好比是后世他们电脑最常用的Windows系统,已经形成了用户习惯,所有的用户从接触电脑开始,都是在用这个系统,所有的软件都是附着这个系统开发出来的,你用的办公系统,你玩的游戏账号,甚至你连接的打印机,都是只使用于它。

等着长大了自己去买电脑的时候,自然也要购买安装了这个系统的电脑,否则的话,怎么办公?怎么玩游戏?怎么使用你购买过的辅机?

但现在则不同,自动机床还不普及,数控系统刚刚起步,就连直流伺服电机还有专利呢,可对于许如意来说,这些最初的系统和图纸都不是秘密。

夏国有个工程很出名,叫做逆向工程,就是拿来一样高科技产物,来倒推它是如何设计的,软件可以,硬件也可以,譬如电路板,你可以一点点磨开看走向,譬如数控系统,就会找出这个系统的原理,从来知道它是怎么运行的,制造出相同的东西。

但是,这个在许如意的年代太难了。

还是这两个例子,电路板人家已经可以到了纳米级别,可是夏国的科技是达不到的,磨开有什么用。数控系统已经发展成熟完善,你需要面对的,不是简单地太阳系,而是整个宇宙,又能如何去推断它的原理呢。

而在八十年代,这些还很简单,尤其是,许如意是知道这块电路板是怎么焊接而成的,她是知道直流伺服电机是什么结构,甚至她还知道,现在的数控系统原理是什么,这比要逆向工程要简单多了。

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发力,很有可能弯道超车。

所以,她才会不惜投入重金去建立产学研中心,至于放在南河而不是全国是因为,南河她熟悉啊,当然,如果有机会,她是愿意联合起来统一开发,毕竟,南河的科研力量也是有限的,而国家的力量则是无穷的。

这也是她听说数控机床到了后,就准备拜访华大华一心教授的原因——能够接手这样的项目,华一心教授绝对可靠。她想的是,能不能提前通通气,少走点弯路。

一边聊一边收拾,等着结束的时候就发现,这个车真是租对了——居然整整四个大箱子,就这许为民也不觉得多:“家里都有,省的到那里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