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继母摸索记(349)

作者: 江今九 阅读记录

校长办公室內,两位负责人聊了多久,李梅就在外头担心了多久。

同事都有看不下去过来安慰她的:“放心吧,咱们苏校长背后还有陆总呢。”

这说说的,显然也不信任苏彤。

李梅不仅没被安慰到,还更担心了。

就这样,心悬着过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看校长办公室的门打开了。

新东方负责人笑容满面从里面出来,苏彤也差不多,不对,是更加笑容满面。

李梅有一种苏彤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的不妙预感。

等到将人送走,李梅迫不及待跟着苏彤进了她办公室,追问她今天对方过来干什么。

苏彤笑眯眯看着李梅,只神秘说了两个字:“好事。”

“什么好事?”李梅不信。

苏彤也不卖关子,这事关乎大家,迟早也是要和她们商量的。

“他们想收购我们东方教育。”

“什么?!”李梅震惊过后,无比愤怒。

想要他们培训学校,竟然还说这是好事?苏校长也太好骗了!

“他们不安好心,你怎么还能说这是好事?”

苏彤才到李梅反应会很激烈,只是没想到这么激烈。

她站起身,将李梅按在办公桌前的椅子坐下:“你冷静下来,听我说。”

苏彤是有她的考量的。

一来她清楚自己真不是这块的料,之所以会走上这一步,都是一系列逼上梁山的巧合。

二来,他们今天上午浅谈了下收购方案,对方愿意沿用东方教育现在的保底和教育方针,再结合他们机构在别处的成功管理经验,相信这样的合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苏彤神情严肃告诉李梅:“管理方面,我们确实不如别人。别不承认,三百人也许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大规模了。”

李梅百感交集,一时之间说不清什么感受。

她看着苏彤,幽幽开口:“你有没想过?如果你不是这块料,还有谁是?为什么他们有如此成熟的管理经验,有优异的教育资源,却最终想和你合作?”

苏彤还真没从这方面去想为什么,在她观念里。新东方三个字非同一般,所以下意识人为自己做的肯定不它。

然而李梅却目光坚定告诉她:“你有没想过,自己真的很优秀,对方才会选择跟你合作?”

第186章

苏彤真没这么想过, 她自认平平无奇,主要是没那心气,也没那狠劲

没想到跟着她干了几年的李梅竟然这么评价她, 这让她意外之余也有些沾沾自喜。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哪怕她努力想掩盖自身的光芒。也架不住自身的光芒万丈,到底是掩盖不住被发现了。

苏彤得意扬了扬眉, 拍了拍李梅肩膀:“李老师,我果然没看错你,你果然是懂欣赏我的。”

李梅哭笑不得, 现在是洋洋得意的时候吗?

“苏校长, 补习班是你的心血, 这三年多来你为补习班付出了多少,我们都看在眼里。你真的舍得将它卖给新东方?”

“不是卖。”苏彤纠正她:“是收购。”

“有什么不同吗?”李梅委屈看着她,几年的心血, 怎么能说卖就卖呢。

“有的。”苏彤示意她坐下,趁着今天没别的事,正好可以好好和李梅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和对方负责人也不过是第一次见面, 今天只是浅浅聊了一下想法, 这事最终成不成还不好说, 而且培训学校是我们一起干起来的, 我不会擅作主张的。”

哪怕她个人真的很想和新东方合作,可如果一开始就跟着自己干的几个老师始终不能接受,她还是会再好好想想怎么办的。

而且苏彤想要的收购,是友好的,旨在建立更紧密合作伙伴的前提下的, 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将自己苦心经营了几年的培训学校高价卖了换取个人利益。

虽说对方十几二十年后会成为中国响当当的教培龙头,但那也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 中间这十几二十年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她不会只凭一个口碑就轻易做出决定。

在苏彤一再表明态度后,李梅终于能冷静下来听苏彤的想法。

听完后,李梅大概明白了。

苏彤想得是合作,借用对方优异的教师资源和管理经验,管理好现在规模已达三百人的培训学校。

“李老师,你知道吗?一想到全市三百个学生的未来和我有关,我的压力就很大。”

这是苏彤第一次和丈夫以外的人坦诚自己的压力。

三百个学生的未来,她有时候想到都会失眠。

她真害怕,害怕自己要是哪里没做好出现了疏忽,就直接改变了一个孩子的未来。

这话听得李梅有些傻眼,也有些触动。

这几年来,她一直最担心的是苏彤慵懒的性格,真怕她哪天说不理就不理事。

其实,原来他们一群人种,苏彤才是责任心最强的那个。

仔细回想起来,这三年多,补习学校的那些琐碎小事,她能交给他们干就交给他们敢,能不来补习学校就不来补习学校。

但是这三年多来,但凡补习学校有什么事,她从来没退怯过。

补习班从只有几个学生,发展到现在三百个学生,她做的每一个关键决策都没错过。

最开始只有几个学生的那两个月,是她告诉他们不要沮丧,反而要要趁着学生人数不多,把口碑做起来。天天给他们打鸡血,要是他们辅导的这几个学生学习突飞猛进,考上成绩前几名什么的,还愁吸引不了生源?

最后也确实真做出口碑来了,交出来的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补习班比迎来了转机。

这算是他们补习学校的第一个转折。

后来学生多起来了,她更是逮着机会就给他们灌输什么质量决定培训班能走多远,别的工作都可以敷衍,唯有老师不可以,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等等等等。这些洗脑的话,李梅张口就能说很多句。经过长期的洗脑灌输,这些观念根深蒂固在每一个补习班老师心中。

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但凡她做错过一个选择,补习班都走不到今天。

他们的压力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比如学生总教不会,学生成绩总提不上去,学生总是要人催一下才动一下。

有形的压力,只要去解决,总能解决掉的。

苏彤的压力却是无形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

慵懒的背后,藏着的是你没想到的巨大压力和责任心。

李梅忽然懂了,懂她为什么会愿意将补习班班卖給新东方。

不对,是合作。

为什么愿意和新东方合作。

对方确实实力很强,特别是在外语培训这块,可以说已经做到了行业的翘楚。

尽管不敢排除苏校长依然有做甩手掌柜的想法,但明白过来后,她相信出发点更加是为了培训学校的孩子们。

李梅的态度没有之前那样激烈,甚至已经可以冷静下来和苏彤商量这件事。

上一篇:大晋女匠师 下一篇:我们全村穿九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