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继母摸索记(334)

作者: 江今九 阅读记录

陆一诚被反问的心一跳,沉默几秒后开口:“不确定。”

看来这事还是由他来吧。

苏彤笑得更灿烂了,俗话说能者多劳,夫妻之间更是如此。

有丈夫出马,她还是很放心的。

这个寒假,苏彤放心将儿子交给婆婆,将女儿交给丈夫,自己则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自己的补习班事业上。

她算了一盘账,要养三个补习老师,一个搞卫生阿姨,还有平时的房租水电等其他日常支出,必须要将生源维持在一个月六十人左右。

这个规模的话,得把二楼的客厅也改造成自习室,自然的,二楼的窗户也得加一道防护网。

学生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如果不小心出了什么事,赔偿还是其次,她怎么过得去良心这一关。

改,必须要大改。

苏彤决心一下,砸进去的钱又多了几千。

李梅当初其实也想把二楼利用起来的,奈何当时她们的资金有限,做什么都只能抠抠巴巴。现在看到苏彤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禁感慨还是有钱好,有钱才能放开手脚干。

看着那比之前更醒目的招牌,李梅没来由生出一股骄傲。

东方教育,这名字一听就志向不小。

她有一种预感,自己这次没有选择错。跟着苏彤,一定能在这一行干出成绩来的。

临近年底,补习班的证件办下来了,装修也基本进入收尾工作,李梅那边也招到了苏彤想要的人。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开春招生营业了。

有之前的基础在,苏彤并不担心生源问题。

装修工作彻底结束后,她给李梅发了三百块钱工资。

本来想给多一点的,又怕李梅会有压力。综合考虑了下,决定给一个择中金额。

莫莫名其妙被发工资,李梅很意外,愣愣说:“补习班还没营业呢,怎么就发工资了?”

苏彤笑她:“虽然没营业,但这二十多天,你不是一直在干活吗?”

这段时间李梅做的事,苏彤可是都看在心里的。

这姑娘太能干了,虽说两人分工合作,但基本上除了办理证件,其他事她基本都亲历亲为。没她自己那可能这么轻松,苏彤喜欢当轻松的老板,自然喜欢李梅这种能干、肯干,将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干的好员工。当初留下这姑娘,可真是太明智了。

李梅很感动,这三百块钱,比她之前开补习班一个学期挣到的还多。

有了这三百块钱,今年过年能好多了,也能让一直担心自己的父母安心些。

这半年父母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她也知道,对于她继续选择干这一行,他们是非常担心的。

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什么工作都比不上铁饭碗。

李梅捏紧手里的三百块,诚恳跟苏彤说了声谢谢。

苏彤摆了摆手,笑眯眯坦诚:“我得让你知道,我是一个大方的老板,以后才会心甘情愿留下来好好干。”

李梅当即表态:“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听到这话苏彤当然高兴,但不免也感慨:“怎么这么容易被收买呢。”

李梅笑了,格外灿烂。

她也想说,怎么能有这么不精明的老板呢。

装修工作结束,补习班大门落了锁,苏彤和李梅也算正式放假了。

无事一身轻,苏彤体会到了这久违的轻松感。

这人一轻松下来,自然才会容易去操心别的事。

这晚吃过晚饭,一家人如往常一样,坐在客厅沙发看电视。

苏彤趁着女儿上厕所的功夫,小声问丈夫,他负责的事情完成的怎么样。

开始陆一诚还没明白,苏彤瞅了眼女儿离开的方向他才明白过来。

他笑了笑,一脸骄傲告诉妻子:“嗯,我已经让女儿明白,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知识,她已经明白了,不会再想着那六十分。”

这点苏彤还是放心的,女儿好歹也是她带大的,什么性格她最清楚,就不是那会钻牛角尖的。

“我也给她讲解了遍被老师判错误的那十几道题,教她以后答案要尽量按照老师教的来写,不过也让她明白了,她写的那些答案未必就是错的。”

苏彤一个成年人听着都觉得拗口:“这么深奥的话,七岁的孩子确定能懂?”

陆一诚被问住了,好一会才有些不肯定说:“应该能懂吧。”

苏彤:“……”

呵呵,最好能懂。

但很快,第二天,苏彤就发现七岁的孩子并不能懂。

起因是检查孩子的寒假作业,苏彤发现女儿在做类似表达题的时候,答案都格外天马行空。

陆敏还昂起脸,神情激动告诉她:“妈妈,爸爸说我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不是错的,只是不符合老师们给出的标准答案。”

这语气自信的,大有‘老师的答案算什么’。

苏彤咬牙切齿:……

很好,孩子彻底将老父亲苦口婆心的教导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反角度理解。

坐在沙发上生了十几分钟闷气,苏彤也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陆一诚这男人是挣大钱的,并不适合教孩子。

既然如此,也只能是她扛起这责任了。

想过千万种孩子上学后的情况,什么咆哮大哭心梗,唯独没想到自家孩子会是这种。

怎么会活成了后世别人口中的段子人生了呢?

苏彤反思,奈何对于孩子教育这一块,她的知识储存为零,反思也思不出个所以然来。

要是这时候有网络就好了,善用搜索应该能找到不少网友们的优秀建议。

现在嘛,看来只能靠自己了。

吃过午饭,苏彤和婆婆说了声,拿起车钥匙出门了。

她并没有去哪里闲逛,而是直接来到了新华书店,直奔儿童教育类一区。

在新华书店耗了一个下午,挑挑选选,最后带了三十多本书回家。

她这阵状,陆母和陆老夫人都吓到了。

陆母数了数,足足三十六本,还没一本是小说之类的。

不是她想打击儿媳妇,而是一起生了这么些年,太了解了。

“买这么多,一年都看不完吧。”

苏彤也这么觉得,但是不买回来她心里不踏实。

“看一本是一本吧。”

陆政回来,看到茶几上放的这堆书,态度则是和妻子完全不一样。

他看出了儿媳妇的决心,补习班还没正式招生呢,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有这个决心,还有什么办不成的?

吃完饭的时候,他一直夸苏彤,还坦诚自己过去误会她了。

夸完又叮嘱家人:“教育事业是国之大计,难得阿彤有这份雄心,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

苏彤扒饭的动作一顿,雄心二字实在吓到她了。

连忙放下碗筷,想为自己解释两句,奈何太着急,一口饭没完全咽下去,哽住了。

陆一诚连忙给她端来水杯,喝了小半杯才硬将哽在喉咙的米饭吞了下去。

一能开口说话,她赶忙和公公说清楚:“爸,你误会了,我没什么雄心的,补习班的计划招生规模也就六十人而已。”

上一篇:大晋女匠师 下一篇:我们全村穿九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