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薄情书生郎(142)+番外

“臣认为日历可以改变一下,不能每年的日历都不一样,而且不能新任的皇帝上位就把日历给改了,这样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

柳应渠想了想:“我们可以把日历订下一个确定时间,只要大昭还存在,那么就保证这部历书的推行,还能和农事相结合。”

比如二十四节气歌。

“关于国史,臣以为陛下可以立法,按照大昭律法严格执行,对于官员的考核要加强。臣观国史,国家的危害不外于是外敌入侵和农民起义。如果是外敌我们就要加强军备,让敌国见识到我们强盛的一面。如果是农民起义,那就先要整顿吏治。”

“陛下所见只能看见紫禁城,在大昭的各处还需要官员来维护,而官员是陛下委派,官员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陛下的态度。”

柳应渠笑了笑:“三皇五帝,尧舜禹可为圣贤。臣以为的圣贤是让大昭的百姓吃饱饭,睡好觉,能有房子住,当受欺负时可以有官府依靠。”

“使老有所依,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

昭烈帝看向柳应渠。

柳应渠指着街边的断腿的乞丐:“陛下,你可知臣在清水县看见了被拐卖的孩童被打伤了行丐之事,这乞丐能否分辨是真乞丐还是假乞丐,又有多少乞丐是因为贪官污吏没了田地只能乞讨?陛下心中自有决断。”

……

夜色渐渐晚了,柳应渠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府上,他陪了暴君一天,他的脑袋还在。

他没死。

柳应渠悄悄的走路探头探脑的去看在房间里的老婆。

老婆正在绣荷包。

沈清梧低垂着眼眸,眼下的痣带着点诱惑,挺鼻薄唇,他咬断了线,把自己绣好的荷包看了看,十分满意,这朵祥云真好看,柳郎一定喜欢。

他看向门口就看见自己心里想的柳应渠正站在门口笑吟吟的看着他,身后的树叶簌簌而落。

“柳郎,你来多久了怎么不出声?”沈清梧扯着柳应渠坐下。

“刚来,看见你在绣荷包。”柳应渠笑着。

“对了,你看我绣的祥云,怎么样好看吧?”沈清梧兴致勃勃的拿给柳应渠看,期待的看他。

柳应渠沉默了:“……”

“好看,非常好看。”

沈清梧轻哼一声,十分得意。

“最近爹不知怎么又不接手酒楼的生意了,还出京城去了,问他也不说什么事,爹他太叛逆了。”沈清梧嘀咕。

“岳父或许是有其他要紧的事。”柳应渠不敢说话。

沈清梧惦记的爹已经去了临近的郡城,他找到相熟的商人开始谈论粮食的价格了,沈父是一个聪明人,他在不熟的商人就会派人买一点,再派人接着买。在相熟的商人这也是假托着帮忙。

他手中有银子又有人脉,一点也不怕,还雇佣了几个高手保护自己的性命,非常的严谨。

“这里的粮食多少文?”

“沈老兄,等几个月就秋收了,你这个时候收集粮食做什么?”

总有商人想从他手中套取信息。

沈父胡扯一大堆把人绕晕了随便敷衍了一下。

他带着粮食又想到这么多粮食需要修仓库,立马写信去清水县和京城,招人去修仓库,最好要大一点的。

沈父跟个散财童子一样,商人们盯着秋收也把自己手中的一些陈米卖给了沈父但还是预留了一些,沈父呵呵一笑来者不拒。

沈父在这边收粮,京城这边徐行在驿馆也不好过,他献上珍宝后得到一个冷淡的态度,就带着自己剩下的人踏上了返回青国的道路,中途还威逼利诱了一批大昭的工匠。

徐行对这筒车很感兴趣。

他在京城还乘机和明王见了一面,他心中感叹要是明王是大昭皇帝的话,那他们青国和大昭可能还是友好的关系。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国的皇帝派人送上了慰问,他的意思是邱元活该,昭烈帝冷笑一声没放在心上。

柳应渠以前去翰林院好歹是早上六点,现在来做起居注,早上四点就要起来,五点必须在皇宫里,拿着小本本。

他记录了昭烈帝睡觉的事,被昭烈帝瞅见让他改了。

“朕决定这个月举行官员考核,要是有人弄虚作假就把脑袋准备好!考核在京城考核!”

“陛下不行啊,这对地方的管理不行。”

“让他们分批来,难道他们手底下就没有心腹不成?”

吏部尚书苦不堪言:“是,陛下。”

“还有京城中的乞丐。”昭烈帝说:“身体健康,年轻力壮的抓进造纸坊,要么扔出去开荒,还有的就扔去海朝郡。”

“老人,残疾者,还有儿童交给户部处理。”

这一听就是要钱的活,户部尚书哀嚎:“陛下户部没钱啊!”

昭烈帝直接无视了户部尚书的哀嚎。

其他的五个部尚书幸灾乐祸。

“其他各地的政策要求按照这么办,朕会派人去私下巡察。”

私下巡察,这就更难防住了。

皇帝一言决断,底下的人跑断腿。

柳应渠拿着小本本靠在柱子上睡觉,他美滋滋的梦见了一个大金元宝,他的小金库。

等到昭烈帝下朝后,柳应渠低眉顺眼的跟上去。

下午他就去教小太子,顾焕崇就跟着昭烈帝,日子过得很充实。

京城中的乞丐有一个头目,所有的乞丐都要听他的话,乞丐和官府还有点关系,在京城里混得风生水起,住着大房子。

“大哥,不好了,官府开始抓乞丐了!!!”一个乞丐拿着破碗立马来通知。

衙役看见一个断腿的乞丐听见有人喊着抓乞丐,立马从地上爬了起来,跑得比谁都快。

“……”

还有的乞丐拿着破碗哀哀怨怨的,结果就被官府抓着走了。

乞丐:“???”

发生什么?我在哪里?!

工部尚书觉得部门还差几个民夫欢欢喜喜的挑了二十几个人就走了。

剩下的乞丐就分批送去开荒,还有的去海朝郡。

“接受改造,有腿有手,劳动致富!”乞丐们有气无力的喊着。

“大声点没吃饭啊!”

“接受改造,有腿有手,劳动致富!!!”

“这些乞丐还跑到一个大房子去了,抓的时候说这个人是他们老大,本来我还不相信,那人穿得很光鲜亮丽,结果这人一见了我就跑,我就抓回来了。”

至于残疾者,老人,孩子户部也只能找个空房子先养着。

在这里他们不用挨打挨骂,还有饭吃,孩子们渐渐从害怕变得感激起来。

“这里不会有人打我们了!我们可以自己做活,自己养活自己!”孩子们很早熟,他们已经想到要去找活做了。

“我们残疾了做不了活,可是也不用挨打了,还有饭吃。”他们年轻时也不是残疾人。

官兵们又把一批孩子,残疾人和老人送来了,一听这话乐了:“放心吧,陛下下旨了,你们可以安心住着。”

上一篇:嫡女玲珑 下一篇:末日傲血[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