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养我众将士[种田](155)+番外

斜沙城还没专门的烧烤店,他自然是想做个长期生意的。

思来想去,还是开店稳定。

这边刚打定主意,燕小宝找来了。

奶娃娃一见着屋檐下坐着的戚昔,圆眼亮铮铮的。

他小屁股一扭一扭,跌跌撞撞在阿兴的保护下直直扑入戚昔怀里。

小手抓住了戚昔,他才“咯咯”笑起来。

“小宝。”戚昔将他抱坐在腿上,亲了一下他肉乎乎的小脸。

燕小宝脑袋一歪,枕在戚昔胸口,圆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注视着他,嘴上叽里咕噜说着听不懂的话。

阿兴见状笑了笑,便下去做自己的事了。

现在天还算凉快,太阳不大。戚昔听着叽里咕噜的奶音,跟贴在怀里的燕小宝一问一答。

虽然都听不懂对方的说什么,但相似的眉眼里都挂着笑。

到午后,太阳烈了。

戚昔怕怀里的小不点晒着,将凳子挪进了屋里。

“祖母跟姑姑们送了小宝生辰礼过来,我们拆开看看。”

他在地上铺上凉席,又垫上一层垫子才将小娃娃抱上去。然后他将昨日收到的那些礼拿出来堆在一旁。

又脱了鞋子坐上去,将小娃娃抱过来放在自己身前圈住。

他伸手拿过一份礼,动手拆开。

“滴窝!”燕小宝也将手搭上去。小手特别有劲儿,扣着外面的纸包“嘶啦”一下就扯开了。

戚昔下巴轻轻搭在他小脑袋上,亲了一下他软乎乎的头发。温声道:“不是滴,是爹。”

小奶娃握紧手憋足了劲儿:“嘚、爹~”

戚昔轻笑,亲了亲他小脸:“嗯,很棒。”

礼物拆开,是一身鹅黄色的小衣。从帽子到鞋子,整整齐齐一套的。

戚昔拿着衣服在燕小宝身上比了比:“好不好看?”

“爹~”

“说好看。”

“嗷?”

“好……”

“嗷!爹爹爹得得得!”小娃娃像小黄鸭一样扑腾着小手。

戚昔抖着肩膀笑,轻轻贴贴小娃娃的脸。“真可爱。”

小衣服放一边,戚昔拿过京都送来的那一大份礼。

盒子打开,里面满是打成小鱼小猫模样的金豆豆。

“爹嗷!”

金豆豆穿成串,戚昔不怕拿给小崽崽玩儿。他拿出来叮叮当当一串放在奶娃身前,颇有分量。

往下是一大把……银票。

戚昔眉心微动,避开银票拿出另一个木盒子。

啪嗒一下。盒子打开,里面的东西是一些铺子庄子的地契。数量还不少。

戚昔默了默,看了一眼低头认真玩儿金豆豆的娃娃,将东西放回去,盒子重新盖好。

送的东西过于贵重,还是等燕戡回来再说吧。

*

吃完午饭,戚昔恹恹地打了个呵欠。又搂着奶娃娃一起睡了个午觉。

下午阿楮过来,燕小宝有了玩伴也不缠着戚昔。

戚昔索性将开店的安排记录下来,等有空闲了就开始准备起来。

一天时间一晃而过,晚上燕戡回来,戚昔这才安心睡下。

在府上休息了几天,戚昔出府打算先去看看书院的情况。

燕戡这次依旧跟在一起,戚昔念不动他,他便愈发招摇。

现在戚昔即使戴个幕笠遮掩,遇到熟人看背影就知道是他俩。

尤其是走在胡油街的时候,街边打招呼的声音那是一声落下另一声又响起。

“戚老板,又跟将军去书院啊。”这是认识燕戡的。

“小公子跟你家阿兄关系真好。”这是不知道燕戡身份,但知道戚昔住在亲戚家的。

等走完胡油街,戚昔耳朵嗡嗡的,面无表情看着燕戡。

“满意了?”

燕戡:“一般。”

戚昔轻叹一声:“偏要人知道我俩关系才算满意。”

燕戡厚着脸皮笑:“知我者,夫郎也。”

戚昔甩给他一个后脑勺,大步往前。他就不该把这人带出来。

正值上午,书院里正在上课。

两人一进去,不出意外看见正躺在银杏树上就着朗朗书声入眠的郭桉。

燕戡弹了一颗石子儿上去,郭桉“嗷”了一声,骂骂咧咧看向树下。

燕戡曲指,冲着他勾了勾。

郭桉脸色一变,屁颠屁颠往树下爬。“将军,戚老板。”

“能看夫子上课吗?”

“能!如何不能!”郭桉立马领着两人往学堂去。

两人就站在窗外斜角,看着里面。

郭桉就在两人身旁低低道:“不是我说,这孙夫子可比一般的夫子强太多!别看他年纪小,但他能治得住学生。”

“这些小孩子才来一个月就有人家上门送东西感谢。说孩子在家又是写字又是念书,还主动帮着干活儿。”

“家长喜欢他,学生下课也跟着他转。”

“且我倒还低估了他的学识。若今年八月乡试他下场的话,没准儿人家能考上举人。”

听郭桉将里面的人一通夸,戚昔将目光从孩童身上移到了那穿着青色长衫的年轻夫子身上。

孙文卿……

眼前一黑,戚昔抿紧唇将盖在眼睛上的手拿下来。他也不看了,拉着燕戡离开学堂。

郭桉匆匆跟上,然后就看见戚昔拧了一下燕戡的腰,偏偏他们大将军还笑得跟花孔雀一样招摇。

啧。

郭桉望天,他为什么要跟过来受这个罪。

那边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了什么,大将军恢复了一本正经的样子。

郭桉看着走来的人问:“要不要跟孙夫子聊聊?”

戚昔:“不用,书院明面上管的人是你,我去不合适。”

他想着学堂里看到的十四个半大的孩子,问郭桉:“最近有没有家长过来问入学的事?”

“有倒是有,不过他们一听说是个没有教过学生的夫子,也都没给准话。可能还在观望。”

戚昔:“学生的笔墨纸砚都是自己买的?”

戚昔忽然变了个话题,郭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纳闷:“是啊,历来不是如此吗?”

“笔墨纸砚都不便宜,咱们斜沙城的书生大多在城南书店买的。城里就两家书店,就他家价格公道一点。”

“若以书院的名义集体采购,价格会不会更低一点?”

郭桉猛地抬起头,两个眼睛瞪圆。好一会儿,他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念书本就费钱,戚昔想着帮他们能省则省。

且若省钱能吸引一批学子,那更是喜闻乐见的事。

不过若真实施起来,恐怕有点难。

这就相当于后世学校收取学杂费,做得不好,也可能招致学生家长的不信任。

戚昔:“你好好想想再说,我也只是提个意见。成不成,都不要让学生家长寒心。”

戚昔这话一说,郭桉面上的激动退去。他搓着手来回走了走:“是,是要好好想想。”

这边说着,学生下课了。

孙文卿拿着书出来,一眼看见银杏树下的三个人。犹豫了下,他走上前。拱手道:“将军,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