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君的第一佞臣(14)

萧氏还想争辩,谢恒却直接背过身去,没给她这个机会:“我今日来就是想告诉你,你的儿子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死了,日后你我在人前有需要时该装还是要装一下,私下里就没必要演戏了,都累得慌。当然,你要是永远老老实实都不踏出这院子,往后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也可尽管差人去找我,我能帮就帮一把,算是全了你我母子一场最后一点情分。”

说完谢恒便离开了。

就算他不是原主,可身心中仿佛还残留着原主的怨念和悲愤,在这里多呆一秒他都觉得窒息得难受。

萧氏看着谢恒离开的背影,这才恍然意识到当年那个尚在襁褓中看起来就十分瘦弱的孩子竟然已经长这么大了,然而她的目光中依旧没有多少为人母的慈爱,更多的是冷意和怨恨。

离开后谢恒走到一个角落才停下脚步,抬手摸了摸胸口,那种窒息的感觉已经淡了不少。

想来想去,谢恒还是觉得有必要调查一番萧氏究竟为何如此,虽然原主已死,但他仍然不希望自己的身边有不安定因素。很多时候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都有可能在将来造成巨大的影响。他还要辅佐宣景,未来定然要在朝堂会上施展拳脚,容不得一丝差错。

但这样的陈年旧事府上知道的人和动物估计也不多,回头还是问问白雪吧。

不过这还不是最要紧的事,当下有另外一件事十万火急,甚至比他开店、考科举还重要。他已经在着手准备,只希望一切能来得及。

秋闱的日子越来越近,本就热闹的京城在这个日子口就跟快要过年了似的。进京赶考的学子们都陆续到了,尤其是远方来的,总要早到些时日好提前适应京城的气候。

秋闱要考三天,对身体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身体素质好的三天下来也要虚脱,这要是因为水土不服导致考试失利,下一次可就得等三年后了。

三年又三年,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打击。每次秋闱都能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甚至都生出银丝的老秀才,年轻的学子们谁都不希望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还在考秋闱。

谢恒忙得脚不沾地,不管是复习还是筹备开店资金还有那件要紧的事,都得他亲力亲为,几天下来人就瘦了一圈,最后不得不先将筹备资金的事情放一放,先紧着复习和那件更重要的事。

谢府其他人将谢恒的憔悴看在眼中,只当他是为了备考过于用功,倒没有怀疑。只不过背地里没人觉得谢恒这次能考出什么名堂来,注定就是给五少爷陪跑的。

谢宏面上仍然温和劝慰谢恒要多注意身体,打心眼里不过是觉得这种临阵磨枪没什么用罢了,说那些好听的也不过是借机拉近和谢恒的关系。

谢斌倒是直接,每回见到谢恒都要冷嘲热讽一番,摆着嫡子的谱儿一点不将谢恒放在眼里。

谢恒也不曾真的跟谢斌计较,在他看来这种把恶意摆在明面上的人可比两面三刀的爱背后使坏的可爱多了,他宁愿多听谢斌讽刺两句也懒得应对一脸假笑的谢宏。

就在距离秋闱还有不到十天时,宣景回京的消息在京中传开。

现在的宣景在身份上可不只是厉王的一个庶子,而是授封正三品官职的昭武将军。

本来卢鸿关一战之后,宣告天下这两年都是宣景代替霍崇出战,如此军功卓著官职必然还要再往上升,但可惜出了杀俘虏一事,估计不但不能升职,还要遭贬被罚。

京中百姓们对这位新崛起的战神有所耳闻,本来大军凯旋而归是好事,但想到那被杀的两万俘虏,据说整个卢鸿关几乎血流成河,这样血腥的画面在脑海中稍一想象,百姓们欢迎宣景凯旋的热情就降了不少,甚至隐隐有些害怕。

今日就是宣景进京的日子。

高头大马上的少年将军一身戎装,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寒芒,似乎还能看到未被清理干净的血迹,头盔上的红缨仿佛鲜血染就,俊美的容貌却带着几分肃杀之意,叫人不敢直视

跟在宣景后面的是他的两个得力下属,再后面是步行的一百亲兵。

这些士兵跟京中那些常年养尊处优的侍卫不同,都经历战场鲜血洗礼,各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精英,由宣景一手培养。

兵士们步伐稳健一致、面色坚毅刚强,身上煞气浓重,被经过的围观百姓们大气都不敢出,直到队伍过去才敢小声讨论。

“我的妈呀!那就是昭武将军啊!长得是好看,可那一身气势跟个煞神似的!”

“还有他的那些兵,从我身边一过我都觉得冷!”

“他那煞气可不光是在战场上杀人来的!我小姨的儿子在厉王府当差,据说这宣将军当年刚出生时就被批出克父克母的命格,要过了十六岁才能化解,所以才会被厉王给送去边关!”

“还有这事?那这宣将军也挺可怜的!”

“可怜是可怜,但人家也厉害啊!被送去边关照样建功立业,现在厉王府好像就只有宣将军有朝廷任命的官职在身吧?其他公子似乎都只是在厉王手下做官。”

“厉害有什么用?那样暴虐的性子,越厉害越不是好事!”

“就是!两万人的俘虏说杀就杀啊!人家都投降了!这日后要是在开战,别人还敢投降啊!反正投降也是死,还不如战到最后一刻。”

“听说卢鸿关都被血染红了,那血腥味没几个月都散不干净!”

“年纪轻轻的杀性这么重!造孽啊!”

“难怪当年一出生就被批克父克母,这么个杀神什么人不能克!我看这命格有没有化解都还不一定!没准这一回来就把厄运也带回来了!”

……

一时间人群中对宣景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正是因为一开始被震慑不怎么敢说话,这些声音一传出来才显得更清晰。周围原本没在讨论的人也渐渐认同这种说法。

不少人都在指责宣景不该杀那两万俘虏,还有人说他会暴虐成性。活菩萨们都在这会冒头扎堆儿了。

第十章 逆转

士兵们听到这样的声音纷纷露出愤怒的神色,但严明的军纪让他们什么都不能说也什么都不能做。而且进京之前将军就提前说过会有这种情况,严令任何人与百姓争执,再气也只能闷在心里。

陆潇和胡靖骑马跟在宣景身后,他们是宣景的心腹,也是宣景手下的前锋大将。

听着他们发自内心敬重的将军被这些百姓这样误解说道,尽管已经提前被将军告知做了思想准备,可还是忍不住心生愤慨,握着缰绳的手都绷起了青筋。

这些人懂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实际情况,上下嘴皮子一磕巴就说他们的将军嗜杀成性!真该把他们都丢到边关去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战场残酷!

而在这时,人群中渐渐涌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别他妈胡咧咧!将军可是我们的守护神!不许你们污蔑将军!”

“对!不许你们污蔑将军!谁再敢乱嚼舌根小心老子拳头伺候!”

上一篇:靠签到系统当领主 下一篇:逆神[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