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专属锦衣卫(重生)(146)+番外

于是,两人的新婚之夜不但没做该做的事儿,还不得已分了屋子就寝。

皇帝的论功行赏逐步展开,所有参与计划的锦衣密探均有赏赐所得,没暴露身份的就赏了银子,已然暴露的就归入北镇抚司由暗转明,各封官职。卓志欣授锦衣卫指挥同知,李祥授锦衣卫指挥佥事。

同知仅次于指挥使,为从三品,佥事则为正四品,本来依着具体的功劳,该是李祥在卓志欣之上,但李祥自己坚持居于卓志欣之下,徐显炀也觉得如此安排更为合适,皇帝也就顺水推舟。

连教坊司赵槐段梁蒋绣等有功的乐户也都一个不落地得了赏赐。徐显炀本还有意上奏调张克锦至礼部任职,却被张克锦以力有不逮为由,推辞未受。

对此,杨蓁说:“他是不想离开聂韶舞。”

徐显炀却说:“依我看,他是与那些乐户们混的熟了,舍不得离开他们。”

三个月,一百天,足够做完许多事。

待得百日过后,京城已是一片早春艳阳。冬天里的那场变乱已然随着消融的白雪,仅存于人们的记忆当中,偶尔还被拿来作为谈资。

国朝业已进入至元十年,也是“至元”这个年号的最后一年。至元皇帝已然昭告天下,逊位于御弟诚王白淇瑛,连登基大典都已筹备就绪。

这日诚王进宫,于乾清宫东梢间内试穿新定制好的衮冕礼服。

至元皇帝一身常服,抱着手臂坐在炕边,看着弟弟好似玩偶一般,被宫人们围着一顿忙活,笑吟吟地问他:“感觉如何?”

诚王站在一人高的大铜镜前动动手臂,皱眉道:“不舒坦。”

衮冕繁复厚重,冕冠也不轻,随便一动,前后的十二旒玉珠还叮咚乱响,好像随时要撞碎似的,害得他连脖子都不敢轻易动。

皇帝嗤地一笑:“确实不舒坦,不过好在平日里都不必穿的。”

望着铜镜当中那个衮冕加身的人影,诚王只觉如梦似幻,怎么看也不觉得那像是自己。

大典在即,锦衣卫掌管宫城防务,徐显炀几乎每天都会进宫巡查,今日已听说诚王来了乾清宫,他不自觉地就来了乾清宫外,在殿前丹陛之下逡巡。

面对着空阔无人的乾清宫广场发了一阵呆,耳听背后叮咚轻响,徐显炀一回身,见到一身盛装的诚王正站在丹陛之上。

他几乎没认出来,愣了一瞬,刚要施礼,诚王及时抬手一摆给免了。

他提着袍裾一步步走下一截,竟直接坐在了汉白玉的台阶之上,还打了个手势,叫徐显炀也来坐。

徐显炀也能体会得出他此时的心情,便没客气,过来陪他坐了。

“蓁蓁这会儿应该挺显怀了吧?”诚王问。

“也还算不上,她身条瘦,并不很显。”

诚王挑着唇角:“我那王妃这阵子可是圆润了不少。”

“但愿娘娘能一举得男,为您添个太子。”徐显炀说得很由衷。

诚王转眸看他:“你也一定想要个儿子。”

徐显炀憨憨一笑:“其实我更喜欢闺女,长得像蓁蓁似的,漂漂亮亮的小闺女,多好?”

“蓁蓁被封了公主,你生了闺女,也不可能嫁给我儿子。”

“……我没想到那儿去。”——他儿子必定像他一样三妻四妾,谁稀罕嫁去他家?

诚王一笑:“你没听说过么,闺女大多像爹,你生个闺女,以后定是个小母老虎。”

徐显炀怔了怔,很想说“其实蓁蓁也没你以为的那么温柔”,不过还是忍下来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静默下来,面对着空旷的乾清宫广场发呆。一阵微风吹过,诚王额前的旒珠就叮咚轻响。

沉默良久,诚王才又出了声:“你和蓁蓁,对两任帝王都有着救命之恩。”

“这都是应该的,忠臣多的是,被别人得到这种机会,也一定会这么干。”

“可惜,锦衣卫指挥使历来只有三品官。”

“三品官也不小了,封我当朝一品,我还不见得干的成呢。”

诚王又换上一脸笑容,将裹着宽袍大袖的手臂搭到他肩上:“不如你净身进宫吧,我把东厂和锦衣卫都交给你一人打理,叫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反正你孩子也有了,蓁蓁我会替你照顾好,封不成皇后就封个贵妃,以后你常入后宫,也可与她见面。如何,徐厂臣?”

徐显炀身为衮衣搭肩第一人,无奈透顶:“您可是就快当皇上的人了。”

诚王仰头而笑,笑得极其开怀,可末了却又露出几分怅然况味。他站起身,理了理衣摆:“这就是朕……对你说的最后一句笑话了。”

一声“朕”唤出来,虽带着一丝生涩,却已然隐含威严,颇有孤家寡人的冷峻高远。

他转身提着袍裾步上丹陛,因衮衣繁复,看得出他一步步都走得谨慎小心,姿态倒也因此更显端严。

一国天子,坐拥天下,多少人向往痴迷,多少人仅仅为了争到不及他百分之一的权柄就丧了命。这个即将做上天子的人是他朋友,与他有着过命的交情,可此时徐显炀仰头望着诚王,却一点替他高兴的心思都寻不到。

“那倒也不必。”他忽然说道。

待诚王回身望过来,徐显炀笑道:“没外人的时候,想说便说,又怕着何来?”

诚王高居丹陛之上,附望着他,终于重又展露笑颜。

笑容一如往日,真挚纯粹,宛若少年。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上番外!

——————

后记:

如果这里还有读者曾经见过我最初一版文案,或许还能记起其中有一句话“男主是忠犬暖男”,没错,其实最初的男主性格设定,是卓哥哥那样的(卓志欣:/(ㄒoㄒ)/)。

只因为偶然看了一遍《我的少女时代》,喜欢上了里面的徐太宇,就突发奇想把男主改成了这种性格(其实与徐太宇相似度也不高),还定了姓徐。当初写《俏医仙》的时候曾给里面一个人物起名为“陆显阳”,后来改名为陆颖慧,就干脆把名字拿来改了个字用在了这里。

所以说,徐大人的名字与“许显纯”近似,其实只是一个有趣的巧合,原本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东林党起源于东林书院,书院创始人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所以,你懂的。

故事主线的设定,很明显就是对明末那段历史的理想化意淫。对明朝,我真是了解的越深就越喜欢,多看了几本靠谱的史书,才逐步知道真实的明朝有着怎样的魅力,才知道那些仍在拿着宦官专权、皇帝怠政等等陈词滥调证实明朝黑暗的人有多无知。

不可否认,这个朝代有它的缺陷,它的灭亡并不是什么无辜遇害,但也同样毋庸置疑,那是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抹艳阳,是中华历史上(包括现在)最后一次在科技、文化、经济、民生、社会风貌等诸多方面都高居世界之巅,而且是遥遥领先。

随着它的灭亡,□□上国从此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