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网游去武侠(73)

“好,就如你所说。”清流门门主面色铁青,双手紧攒成拳,指甲深陷肉里,“我反对木怡得到这次武林大会名次——他是朝廷派来的奸细!”

一语出,惊倒众人。

“木怡,你在龙阳城里就做朝廷的走狗,之后突然来到庐州境内,参加武林大会,你到底有何图谋!各位,在下所言,都有真凭实据,不信各位可以去龙阳城里打听,他木怡的名声在那里可是响亮的很!给官府卖命,好大的气魄!你这次还怎么狡辩。”

哦?居然能想到拿出这事来当话题,顿时觉得他高端了不止一点。

不过,我知道的只有江湖和官府是势同水火,但是具体是因为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如果不承认,估计在场的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但在这以后如果再爆出我以前确实帮过官府,那对我的信誉会大大下降。

如果就这么承认了,又搞不清官府和江湖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接下来就很容易陷入被动中。

没考虑多久,我就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我确实为官府抓过逃犯。”

其实最初并没有人选择相信清流门门主,但让所有人眼睛跳出眼眶的就是,我居然承认是事实。

不管周围人震惊的表情,我从脑海中寻找零星的线索,希望找出对现在情况的解释。

事实上,我更想知道这两者之间到底为什么成这种关系,要知道混迹江湖的虽然有更强大的武力,但说到底也还是百姓,要受皇帝的统治,怎么会有这种和造反一样的想法呢?

更难以理解的是,朝廷居然放任这种情绪,皇帝的掌控欲不都是很强的吗?居然会允许这样一支拥有强大兵力的群众聚集起来,尤其其中大多数都对皇帝十分厌恶。

不过清流门门主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查到关于我的事情,手段也不一般,我之前倒也是小觑了他。

看来这次清流门门主终于出对了牌,武林大会众人的眼神都变得不善了。

由于缺乏对于当前局面的了解,我并没有说话,多说多错,少说话,静观其变。

我没有天真地认为如果我说朝廷和江湖应该和平相处,共同造福百姓,众人就会觉得我天真善良,还会有人看重我。

上面的神思维是怎么回事?

因为我的沉默,在别人眼里我是做贼心虚。

不用一分钟,整个大会就开始声讨我,之后竟然又变成了整齐的 “干他下来!”

清流门门主现在的神情很可怕,像是陷入了疯癫“他来武林大会就是为了替朝廷做奸细,他说的什么不为名利,怕是朝廷早就许了人家高官厚禄,我们居然还想要让他领导武林!

各位,他之前所说的都是在狡辩,他会魔功,他想要控制整个武林,一个一个的。什么江湖十大门派,到了明天都要成了他手上的傀儡!”

现在清流门门主的形象好像那些宗教里红袍大主教发动圣战之前,煽动人心时的样子,狂热到了歇斯底里。

即使现在的局面有些超出控制,我依旧没有一点紧张感。

因为就像我说的,我根本光脚不怕鞋穿。要门派我没有,师傅也是我编出来的,就一个徒弟唐磊,我也有自信能保护好他。这次就算谈话失败了又怎样,反正任务我做了,活动完了,奖励也到手了。

我此时略有些漫不经心的表情在某些有心的人眼里,就又成了话题。

反对我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人提出建议把我刚到收的牌子拿回来,执法者没有答应,但看样子也是有考虑。

我暗地里观察了下段祥,他的脸色晦暗不明。

眼见这些人的说话声就要把我淹没,我举起手高举过顶,是标准的课堂上发言的动作。说话声音顿时低的只成了喃喃私语的音量。

我说:“朝廷和江湖有什么矛盾,谁能给解释下?”

第83章 传说中的第七十六章

“七年前,江湖以十大门派为首,帮助李渊争夺天下……”回答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这里的范文睿。

前辈说话自然效果不同凡响。自从他一开口,整个会场就变得连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的寂静。

范文睿简短的一段话就将朝廷和 武林之间的恩怨说了清楚。

隋末之时,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争天下中,对于农民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用招降或武力消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当时武林几乎大半的人加入这场中原争霸战,其中又以武林十大门派为首,又是武林大门大派参与的最多。

最后,武林几乎都支持了李渊这方,十大门派有七个门派跟了李渊,这就几乎决定了李渊最后的胜利。武林大军在其中只是扮演加盟人的角色,并不是归顺了他。

但武林凭什么要帮李渊,其中自然也有利益协定,李渊曾经许诺武林很多有利条件。然而在现在局面几乎稳定之后,李渊居然翻脸不认人,不仅曾经许出过的条件没有实现,还将武林当成战争炮灰,导致武林损伤很大。

当然,武林的人也不是傻子,李渊态度不对的时候就有所防备,武林的损失还是在可接受范围。

武林的人就怒了,帮他还被他反咬一口,这不是恩将仇报吗!混武林的又是没有读过什么书的,有文化的早去做官了。所以朝廷在武林人眼里一下子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东西。

这就是武林人的想法。

当然,武林也没有再去参与中原争霸,一是受了教训对于这些政客不信任,二是天下大势已定,再和李渊作对,李渊不会好过,但百姓更不好受。武林人还是比较单纯,会关心百姓的。

其实这件事李渊是做的不太地道,但在这其中武林人士也有推动作用。

李渊从一开始是隋朝大官,起义是首领,登基后是皇帝,从一开始就地位尊贵。武林人士讲究什么?当时盛行“侠以武犯禁”,对着李渊等人行为举止粗鲁不说还态度怠慢,在武林人士眼里这就是不拘小节,但在李渊等人眼里就是不敬。

李渊和别人商量,现在就傲成了这样,将来打下天下那又得变成什么样子!反正大势已定,国家统一计日可待。于是决定先消磨武林人的武力,再将当时许诺给武林的好处少给一些,武林也没有反抗之力。

于是叫武林人士出去打仗,给了错误的情报,把敌人的军队人数战斗力说得弱一些,这样将来武林也没办法抗议,毕竟军事上战报错误是常有的。

但李渊没有想到的是,他拿到的以为是准确的战报也是不准确的,他拿到的战报就已经将地方的实力说弱了不少!

原本参与战争的武林人士自认为战斗力出众,派的人就要比军情上的军队人数少,结果到了真正交手,武林人组成大军人数和敌军人数都达到了一比十几的比例。

武林领导人一开始察觉不对,各门派下任继承人和优秀的弟子没有派出,但因为相信朝廷,也派出了门内不少的精英。去时有近万人,回来的只有几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