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114)

叶朗叹息道:“咱们现在已经算国富民强了,却还是不能避免山匪等情况, 到底何时才能来到天平盛世啊。”

周自言掀帘上车,刚上车就听到叶朗的话,他与廖为安相视一笑,道:“或许等你们这些人考到庆京省的时候,这太平盛世就能来了。”

“周夫子说的对,等你们都考上了,或许你们就能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廖为安摇摇扇子,“但前提是,你们得用功读书,更加勤奋才是。”

“廖夫子,我哥还不够勤奋啊!”宋豆丁抱怨道,“他最近都不抱着我睡觉了,天天就知道看书看书看书……”

周自言掐住宋豆丁的脸,“你都多大了,还要你哥抱着睡觉?”

宋卫风也跟着掐了一把,虽然他不和小豆丁一起睡觉了,但还是很喜欢欺负小豆丁的。

没了考试的紧张,大家一路说说笑笑,很快便回了马鸣沟。

宋卫风得先和廖为安他们回书院报道,才能回家,便和周自言他们在镇路口分别。

周自言牵着宋豆丁,在路上顺便买了两根糖葫芦。

宋豆丁左手一根,右手一根,吃的满嘴都是山楂。

这个时候的糖葫芦还不是后世的冰糖葫芦,所以这个月份,也能买到宋豆丁的最爱。

这里的糖葫芦,多是用糖浆泡一泡,再串到一起变成了。

而且原材料不只是山楂。

只要能吃的果蔬,都能泡糖浆,再统称糖葫芦就是了。

刚走到吉庆街,周自言就看到宋父等人站在街口,来回踱步。

走两步便往他们这个方向看一眼。

不过宋父或许是上了年纪,眼神不大好使,还没看到他们俩。

“府城的报喜应该已经传过来了。”周自言推了宋豆丁一把。

“爹!”宋豆丁直接冲到宋父眼前,两腿一弯,跳到宋父身上。

宋父牢牢把住这个大胖小子,狠狠亲了两口,“豆丁,爹的好儿子!”

“宋伯父。”周自言漫步走过去,向诸位长辈问好。

陪宋父等在街口的人,不光有花婶子等人,还有其他不太熟悉的街坊邻居。

周自言只能勉强叫出个人名,再多的印象就没有了。

幸好大家并不在意这个问题,只顾着把小豆丁团团围住,询问他岳南府的事情。

那几位小朋友先是乖乖向周自言问了好,然后才去围攻宋豆丁。

经过府城这一关,宋豆丁和宋卫风可以说半只脚已经步入秀才大门。

这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宋父来说,不亚于天降黄金。

考试的时候,宋父就天天烧香拜佛,夜夜跪在家里的小祠堂里,祈求他们老宋家的列祖列宗,能保佑两个小孩。

现在真的考上了,宋父直接举着三柱高香,把家里的祠堂熏了个遍。

而且大手一挥,一定要准备一大桌子好酒好菜,宴请周自言。

周自言之前已经推拒宋父许多次,这次,他说什么也推不过去,只能答应。

时间定在三日后,因为宋父要拿出整时间准备好酒好菜。

周自言本想随意吃点就算,却拗不过宋父和抱着腿哀求的宋豆丁,最后只说不用太过准备。

宋父答应是答应了,可看宋父那个兴奋劲,怕是没听进去。

周自言回家后,又重新写了一遍钟知县要的文章。

挑了个休沐的日子,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找钟知县。

钟知县好似早就吩咐过,若是周夫子过来找他,直接放行。

这一路,周自言并未受到任何阻碍,顺利进入县衙。

周自言现在是秀才功名,见官可不跪,不过周自言还是稍稍弯腰,以示尊敬。

钟知县显然,非常受用周自言的尊重,面上笑容又深刻几分。

周自言双手递上自己写的文章,“大人,这是学生写的文章,《论育学》。”

育学育学,从自勉来看,便是教育的学问和意义。

他虽然很想结合一下实际情况再写,但他现在权利有限,实在没办法融合。

最后还是只能写了一些套话。

不过他倒是把自己开办家塾的情况写了进去。

以宋豆丁、王小妞、庞大山为例子,阐述教育的启明重要性。

钟知县静静翻看周自言的文章。

一人看尚觉不够,又叫来了县丞。

主簿大人现在应当还在官道上等学生,所以没有来。

钟知县捋这胡子,慢慢阅读,“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不错,若要读书,确实应当自小抓起。”

那位宋家子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小小年纪已经通过府试,将来必定能成秀才。

等他成为秀才,说不定都不到弱冠!

周自言拱手道:“学生曾看过《颜氏家训·勉学》一文,私以为说的极有道理,便用了进去。”

钟知县说的那句话,便出自这里。

虽然是古典,却说的针砭时弊。

县丞看完周自言的文章,心中萌生一个疑惑,“周秀才,你对于百姓读书,是否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模样?我观你这篇文章,字里行间似乎都在写某种制度。”

可这个制度,好像不是他们大庆的律令啊!

“这件事实在折磨人,学生日思夜想,夜不能寐,所以浅浅构想了一个全民读书的场景。”周自言说的就是现代义务教育。

历史和时间可以证明,在人口大国,义务教育绝对是最好用的办法。

所以他在写的时候,不免带上一些现代义务教育的想法。

可是他也知道,义务教育在大庆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不敢写的太深入。

钟知县放下文章,“周秀才,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县丞收袖摆墨,准备记下周自言说的话。

周自言想了想,揣手而道:“回大人,学生心中只有一个不成样的设想。在学生心中,若能让全大庆百姓都读上书,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可学生也知道,这样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错。”钟知县点点头,“读书艰苦,不仅费用极高,未读成之前,也没有任何进项。这对于一个小家来说,太奢侈了一些。”

“正是如此,所以学生觉得,一方面要想办法压下读书的条件,另一方面就是要宣传读书的普适性。不要再让民间认为读书是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做的事情。”周自言掀开茶盏,喝了一口润嗓,“许多百姓一直认为读书只有那些世家子弟,或者富贵人家才能读。他们那些泥腿子,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泥腿子。”

“有这样的想法在,不管怎么推动他们,他们也不会前进的。当下,应该先想办法让这些人知道,读书,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并非某些人的专属。”

周自言顿了顿,这话他只敢在马鸣沟说。

要是在庆京省,他这些话一出,那些氏族子弟,就能一人一个臭鸡蛋砸死他。

——哪里来的竖子,竟敢这么玷污读书识字!

“普通百姓对于读书的理解,就是科举,做官,是他们一辈子也够不上的事情。非也。学生认为,读书也分阶段。”周自言缓缓说来他的想法,“第一阶段,就是认字。第二阶段才是读文章,去明理。第三阶段再往上走一走,便是感悟书中道理,明白世间一切,然后参加科举,再将自己所学,反哺给世间。这第四阶段么,则是抛弃人间功名利禄,成就圣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