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四合院大美人/八零年代胡同甜爽夫妻(57)+番外

她没有拿那块金表,跟钟念昭说:“需要钱的话我肯定不会不好意思开口。”

上一世知道她家住房困难,三舅想要给她还房贷,她就是很有志气、品行高洁的拒绝任何帮助。这一世可不是那种非要自强自立的人。

钟念昭仔细问她开出租能挣多少,以后有什么计划。

初迎跟他说:“我不可能开一辈子出租车,等私家车多起来她要开汽修店,以后还要做汽车销售商。”

钟念昭说:“你开汽修店不需要太多资金,但做汽车销售商你的钱就不够。到时候你一定要写信告诉三舅,他会帮助你。”

他觉得初迎正如他爸所说,有头脑有计划有主见,就差一点资金。

初迎点头应允,她想的是等她做汽车经销,手里的钱绝对够投资,不过留得三舅在,不怕没钱花。

钟念昭把金表收起来,又给了她一张陈周钊的镀金名片说:“你三舅夸你有头脑有主见,你要是想做服装生意,可以拿着这张名片去找广市你三舅销售公司的总经理,他肯定能给你最低价。”

这是授人以渔,初迎把名片收好,让大表哥代替他谢过三舅,把大表哥送回宾馆归队,又叮嘱他说:“你回了港城一定要给我写信,告诉我三舅妈是怎么想的,我真的希望你们能生活在一起,三舅年纪也大了,有你们陪他他就不会孤单。”

钟念昭鼻尖又是一酸,说:“我会给你写信。”

“有空一起回来探亲,京城有这么多名胜古迹,也让三舅妈来看看。”

“一定会的。”

钟念昭会跟队直接返港,他们这两天不会再见,俩人依依惜别,初迎又拿了个索尼随身听去找初冬。

陈秀镯正在数落初冬,说她复习好几年了,这样日子啥时候是个头,邻居都看笑话,不如赶快去找工作在找个身体健全的对象嫁了就行。

初迎语气强硬:“哪个邻居笑话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告诉我我怼她去。”

陈秀镯跟初迎抱怨:“你爸好不容易攒够了钱,想要给初冬买个煤气站上班的工作,初冬不乐意去,你说她不是傻嘛!”

初冬开始捂着耳朵不听,后来被烦到站起来拍桌子:“我复习怎么了,成日价唠唠叨叨,要不是我没地方去,才不在你们家呆着。”

初迎又对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老爸说:“初冬不想去上班,她有目标有毅力,复习那么努力,我妈没长远眼光,你好歹是老师,你也没眼光吗,你该支持初冬努力读书,别两口子一块儿拖她后腿。”

初道分辨说:“我们这不是担心她总考不上,白白荒废时间嘛!”

初迎把随身听拿给初冬,初冬立刻开心起来,小心翼翼地捧着小巧精致的随身听翻来覆去地看却舍不得按下按钮,她说:“还有这种高级货,我都舍不得用,我怕用坏了。”

初迎说:“拿它听英语方便,你这么努力地复习,一定能考上大学,积极备考,放松心情。”

初冬很感动:“三姐是唯一一个支持我考大学的人,我一定努力争取考上,三姐我好爱你。”

陈秀镯哼了一声:“你们听听这丫头怎么说话,一点正形都没有。”

初迎千叮咛万嘱咐父母不要再提去工作跟找对象的事儿,让初冬好好复习,得到他们俩的保证,初迎想要回家一开门,就看到探头探脑往这边看的邻居柳大妈。

对方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表情,她就盼着邻居日子都过得不如她家好,笑眯眯地说:“初冬是不是又被骂了,你说她那么大个丫头参加什么高考,又不上班又不找婆家成日价赖家里名声不好。”

初迎勾起唇角,立刻跟她剧透:“大妈,别操心我们家,还是关心你们家凤仙,她名声那才叫不好听,听说她在灯泡厂里跟个有妇之夫鬼混呢。”

陈秀镯惊讶的表情都掩饰不住幸灾乐祸:“她柳大妈,不会真有这回事儿吧,怪不得凤仙那孩子不愿意去相对象呢,那你可得好好管管。”

看着柳大妈脸上的笑纹变得扭曲纠结,初迎觉得重生回来知道每个人的命运真是太爽了。

“你们造谣。”

“你去灯泡厂问问。”

陈秀镯逮到机会可得使劲说:“柳大妈,你还不知道这事儿啊,要是让邻居都知道了得戳你们全家脊梁骨。”

柳大妈脸色灰败又惊又气,压根就说不出话来,跺着脚转身往院外走去。

屋外这么大动静,闲的没事儿的邻居就出来看热闹,初冬也趴在窗口往外看,她知道她妈跟三姐都在维护她,她的家人太好了。

等人走后,陈秀镯问闺女:“是有这回事吧,咱们别造谣。”

初迎笃定地说:“当然有。”

大杂院人多嘴杂,有凤仙垫底,大家的火力就会集中到风仙那儿,初冬就能安心备考。

——

赵建军本来想每天跟初迎结款,但初迎觉得麻烦,说一星期结款就行,在对方看来,就是初迎完全信任他,这让他很有主人翁精神愿意多跑几趟。

这是赵建军跑出租的第四周,平均每天的收益有一百六十七,比她自己都多。

初迎问:“你是不是接了大早上跟晚上的单,你可以正常上下班,保证休息。”

赵建军惊讶初迎能猜出他接这些钱多的单,又有点腼腆:“你买这车花了不少钱呢,再说你给的工资又高,我多跑点早点给你回本。”

初迎又跟他说:“你接这些单也可以,但一定要保证休息,比如你晚上有单,下午就可以休息,不用加班加点。”

“嗯嗯,我知道。”赵建军说。

他觉得再也没有比初迎更好的老板,真比开大车强多了,开大车就是没日没夜地跑。

——

话说付翠芳受梦境指引连做几件荒唐事儿后,两口子可过了一阵安分守己努力攒钱还债的日子,当然,去找寡妇干架那事儿不算。

正费劲心机找致富出路,他们才后知后觉得知初迎开上了个体出租。

她又开始做怪梦,从梦境中得知,八九十年代开出租是最赚钱的时候,更别说开个体出租。

付翠芳扳着手指头算了又算,算出的数字让自己惊讶,她说:“初迎他们开个体出租一天至少能挣一百。”

姜红卫觉得媳妇虽然干过不靠谱的事儿,但她有头脑,思路灵活,不敢相信地说:“能挣这么多,相当于我们俩月工资?”

“可不是,现在打的的人多,出租车少,他们一天都能在路上跑,我说一百都是搂着说,说不定挣得比这还多。”

两口子正愁没有好的生意,一致认为去开个体出租是极好的生意,便开始积极去了解,想要学车、筹钱买车。

“学车,借钱,跟银行贷款,跟所有认识的人借钱,我们也去买车开出租。”付翠芳为他们的未来指明出路。

但随着了解得多,他们遇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大麻烦,京城短暂发放个体出租营运证,现在已经不发了,口子很快关闭,据说拿到营运证的个体户只有几百人,每个能拿到营运证的都是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