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凶案调查(514)

“贾婶儿啊,你把我们给叫过来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啊?”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女人率先开了口,询问这位姓贾的居民联络员大妈,“我这还着急在家里头做饭呢,要不然再过一会儿我孩子放学就回来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十五六岁正好是长身体的年纪,那小子一天到晚就是饿,一进家门就嚷嚷要吃饭呢!”

“知道,我知道,不会耽误你那么长时间的,我把大伙儿都叫到这里来,那也是因为很重要的事情,要不然不也没有必要那么兴师动众的么,我以前什么时候这么干过?”贾大妈说这话的时候,周围的人脸上都表情各异,很显然她以前也这么干过,而且可能还不止一次两次那么简单,贾大妈也被其他人的反应搞得有点讪讪的,索性就直奔主题,免得别人觉得她故弄玄虚,“今天把你们大伙儿叫过来是这么回事儿,李高发你们都认识吧?他出了点事儿,现在人家警察过来调查这件事,想要找李高发平时接触过的,打过交道的人了解了解情况。”

“李大爷他怎么了?”刚才那个中年女人有点好奇的问,毕竟都能把警察给招来的事儿,那可肯定不是什么小事儿,“他那俩闺女又不让人省心了吧?”

“那么点儿事情,人家警察会这么跑来调查么!”贾大妈摆摆手,“老李头儿被人给弄死了,你们说说,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挨千刀的!他一个糟老头子,都七十多岁了,能招惹谁啊!还至于给人弄死了!简直太丧尽天良了!”

“大家跟李高发平时都有往来吧?”贺宁开口问那些被贾大妈叫来的人。

那些人里面有的比较坦诚一点,点点头,也有一听涉及到了刑事案件就立刻摆手表示否认的,说自己跟李高发根本不熟,也就是见面笑一笑的点头之交。

这种撇清倒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也是无可厚非的。

“你刚才说他两个女儿怎么回事?”汤力没有错过方才那个中年女人随口询问出来的关键点,于是便直接向她发起询问。

那个中年女人很显然是有点后悔了的,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十分复杂,毕竟是让她当着其他人的面来说这些事,她也有些担心人多口杂,隔墙有耳,万一自己说出来的事情又被人给添油加醋的传到了李高发女儿的耳朵里,李高发是不在了,他的女儿可是还活得好好的呢,到时候人家来找她算账该怎么办?

“啊,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就是以为你们是来调解纠纷的那种警察呢,李大爷的俩闺女好像关系不是特别好,以前闹过矛盾,所以我就随便问问。具体的事儿我也不知道,那再怎么说也是别人家的家务事,你们再找别人问问吧。”中年女人被问到了又不好不回答,索性就避重就轻的来了一个轻描淡写。

汤力也没有继续追问她这些事,对方的顾虑是什么其实他心里也是很清楚的,贾大妈把一群人都叫到了一起这个做法本身就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弊端,人多了之后就会担心被人听到自己提供了什么情况给警察,回头被家属再追究起来不好交代,容易给自己惹一身的麻烦和纠纷。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如果没有贾大妈这么热心肠的张罗,他们也不会知道平时李高发在这附近都跟一些什么人有往来,就算是想打听恐怕也没有地方可以打听,现在方向是有了的,既然对方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开口,大不了就私下里再去找她一下就可以解决了。

话又说回来,不管李高发的两个女儿究竟是有多么的不体谅老人,与老人闹矛盾,这矛盾终归应该也就是亲人之间的分歧或者利益上面的一点争执,要说上升到了弑父的程度,还是想着一次的这个案子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那也未免有些太夸张了,不符合逻辑,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中年女人这么一推脱,其他人便也似乎都不愿意多说什么了,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半天,最后归结起来也不过是说李高发老人平日里跟邻里之间相处的都比较融洽,老人十分厚道也行事低调,不惹麻烦更不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大家对他还都挺有好感的,只不过李高发老人不是那种喜欢社交,喜欢讲话的人,因此与这附近的居民熟悉归熟悉,却没有和谁的关系好到了知根知底的地步。

就有一个老太太倒是挺感慨的,叹了一口气之后,有些不是滋味儿的说:“你说说,这老天爷也有不开眼的时候啊!怎么谁不出事就偏偏让这老李头儿出事了呢!他这人多老实啊,我跟他老伴儿原本是认识的,经常一起结伴儿出去买个菜啊,溜达溜达什么的,老李头儿腿脚再不利索,也每次都迎出去,抢着帮老伴儿拿东西,生怕自己老伴儿累着!我每次回去看到我家老头子就在家里头闷头摆扑克牌,我这心里就蹭蹭的冒火,看看人家老伴儿什么样,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后来老李头儿的老伴儿得了病死了,老李头儿就剩自己一个人,我们这些年纪差不多的老街坊也觉得他自己怪不容易的,就想着要不然给他再介绍个老伴儿吧,好歹有个人说个话,做个伴儿,一起买个菜做个饭什么的也行啊,结果一提这事儿他就哄我们,后来听别人说的,他老伴儿都死了很久了,他家里头还给他老伴儿留着半边床位呢,就跟他老伴儿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唉,多有情有义的一个好人啊!怎么就遇到这种倒霉事儿了呢!”

“也就是说,李高发是一个从来都与世无争,和别人没有闹过什么不愉快的这么一个老好人,我这么说没有什么问题吧?”贺宁问。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附和,表示李高发的确是一个没有什么劣迹污点的老人,看他们的态度,这么说倒也不全是为了死者为大才在警察面前特别美言的,而是李高发在这些老邻居当中的的确确是有不错的人缘,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这时候,汤力注意到了人群当中的一个年轻人,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打扮得也比较时髦,t恤衫大短裤,脚底下踩着现在所谓重金难求一双的潮牌运动鞋,看起来经济条件像是蛮不错的,与其他人在档次上有点差距。

“你和李高发是因为什么认识的?”汤力开口问向那名男青年,毕竟以他和李高发两个人的年龄差距来说,如果是遇到早婚早育的家庭,估计都是祖孙辈分的人了,而且看样子他也是被贾大妈给叫过来的,而不是过来看热闹的人,这就让汤力感到有些疑惑了,不知道这个人会和李高发有什么关联。

“哦,他啊,他是小鲍,在我们这一片租房子住都有三年多了,”贾大妈抢着替那个年轻人回答了汤力的提问,“小鲍可是个好孩子!这孩子特别懂事,一点也不像现在时下里那些小年轻轻的,开口闭口就什么老人坏了坏人老了的,一看到我们老头儿老太太就觉得我们是碰瓷儿讹人来了,那小年轻的还有抢劫的呢,还有当小偷的呢,我们老人不也没说觉得年轻人都是小偷都是抢劫犯么!小鲍就不一样了,他特别有正事儿,见到长辈也都和和气气的,平时知道老李头儿喜欢捡破烂儿,觉得老李头儿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他就把家里能卖钱的废品提前攒着,然后给老李头儿送过去,免得老李头儿还得东奔西跑的到处捡!你们说这孩子是不是特别有心,特别懂事?这年头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