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女(92)+番外

这可是自己捧在手心长大的小娇娇啊,就算不是嫁给别人做正妻,可从今往后,也是别人家的人了。

张氏突然觉得有些不舍。

“这吉时要到喽。”那两个喜婆子就叫了一声。

“闺女是去过好日子呢,放手吧!”张氏的娘掰开张氏的手。

“娘……”王敏儿也不舍,抿着唇,眼泪落下来。

“去吧,要乖点。”张氏擦了擦眼角,笑道。

走到院中,那两婆子见了王敏儿头上戴的两根步摇,眼睛一亮,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婆子走到王敏儿跟前道:“哎哟,姑娘这装戴可不合规制,到了奶奶们跟前,少不得要被发作呢,这步摇嬷嬷先给你收着,回头你再找我要啊!”

这话未落,她就伸手将王敏儿头上的一支步摇给随手拿了下来,放在袖子里。

众人都瞪大眼,呆了。

“你……”王敏儿即刻就要发作,可她忍住了,下意识地看向王元儿。

王元儿摇了摇头,她一咬唇,只得强笑着对那嬷嬷屈膝行了一礼:“多谢嬷嬷提点了。”

那嬷嬷嗯了一声,心道还算是个识相的。

显然的,那支步摇王敏儿也别想拿回去了,过了别人的手,哪还有回头的?

这一幕落在所有人眼里,都心中憋屈,可有什么办法,这就是为人妾的下场,何况,这还不是正式的妾,说白了就是一个通房丫头,谁会给你脸面?

那喜婆子给王敏儿戴上盖头,扶着她走出王家大门。

王敏儿看着红盖头下的地砖,一步一步的,快要出大门的时候,她脚步一顿,想要回头,可后面的人都叫着,别回头,别回头!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出嫁,是不能回头的!

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不管如何,她都要咬牙走下去!

王敏儿终归是没有回头,跨出了王家的门槛,坐上了唐家的轿子,一颤一颤的去往那未知的地方。

164.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机再现

尽管王敏儿嫁的不明不白的,可总算也叫出嫁了,张氏哭了半宿,既不舍又担忧,就怕王敏儿在唐家受到什么委屈。 ..

王二劝道:“早之前不都说好了么,明面上,唐家也不会乱来的,她肚子里还怀着娃儿呢,放心吧!”

“他爹,我这心就是慌啊,你看今天来接亲的那两个婆子,可是省油的灯?就这么就把那支步摇给拔去了,真要到了唐家,敏儿她……”张氏想起白天的事,就觉得心里被什么堵了一般,说不出的不顺。

“好了好了,哪都有势力眼的人,敏儿是个聪明的丫头,将来有她的好日子的,睡吧,这累了一天,也够折腾的。”王二躺了下来。

张氏不理他,自个坐在**边上想了又想,才吹灯躺下。

正屋里,王婆子两口子也是了无睡意,尤其是王婆子,翻来覆去,不住叹息。

“莫再想了,这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她自己选的路,怨不得谁。”王老汉背着她躺在里头,说了一句。

“我这心里就是不安乐。”王婆子又叹了一口气,道:“你睡吧,我去佛堂上柱香。”

说着,趿着鞋去了,王老汉转过身看她岖嵝着背的瘦小背影,也轻叹了一声,自睡去不提。

九月初九,登高重阳节,长乐镇家家户户都遍插茱萸,酒坊里,菊花酒得最好了。

重阳有登高远眺的风俗,也有人祭祖,王元儿大清早就带着几个妹子去父母的坟里祭拜了,又赶着去作坊那边,毕竟今天是要开张的好日子。

“大姐,我就不去看热闹了,我约了莲花他们几个去夫子庙登高。”王清儿一边梳着头发,一边道。

夫子庙就在长乐镇的西北边,风光极好,年年都有人前去登高,尤其不少文人雅士。

“你去归去,可不许乱招惹谁。”王元儿看她拿起绢花,道:“绢花也不许戴,你还在孝中呢,穿红戴绿的像啥?”

王清儿哦了一声,满心不舍的将那朵海棠绢花放了下来。

“大姐也是为你好。”王春儿见她有点不高兴,便柔声道:“你看看你敏儿姐。”

“好啦,我又没说啥。”王清儿嘟了嘟嘴,又让王春儿帮着梳好了发辫,一溜烟的就跑了。

王元儿摇摇头,眼看着时辰快到了,连忙也拾掇好自己,又和王春儿他们说了一声,忙不迭的去大作坊那边。

大作坊也已经整理好,这豆腐乳再过两天就可以出窖了,崭新的门厅,挂着一串长长的财源广进的爆竹,工人也是穿戴一新的,气象极好。

见王元儿到了,三娘就引着她进去,宋三竟是坐在那等着了。

“宋公子!”王元儿连忙屈膝行礼。

“免礼,坐吧!”宋三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笑着指了一旁的椅子。

“听关总管说您挺忙的,还以为您赶不过来了。”王元儿挨着半边椅子说道。

“昨晚儿才将将赶了过来,等这作坊开张了,明儿我还得赶往京城去,这里就靠你和关总管打理了。”宋三笑着解释,道:“江南的路子我已经打点好,只等这第一批豆腐乳出了,就送去江南,还有……”

他说着豆腐乳的分销,以及将来的规划,王元儿仔细听着,末了道:“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果真是这样没错。听宋公子的一席话,好比得了万金一般了!”

宋三谦虚的打了个揖,两人又就着生意的事说了一会子话,关总管便来请,开张的时辰到了!

王元儿随着宋三一道走了出去,见着了几个穿着体面的人,宋三解释,是一些生意往来的合作伙伴。

王元儿听了又悄悄的多看了一眼,能和宋三这样的人合作的,都是些了不得的商贾吧?

噼噼叭叭,突然的爆竹声炸响,吓得王元儿差点跳起,硝烟靡靡,爆竹特有的硫磺味让人蹙眉。

一大串的爆竹响过后,王元儿的耳朵还在嗡嗡作响,看着宋三张嘴说着什么,她却一个字儿都听不清,好半会后,才听到在汇丰园设了宴,一道过去吃筵席。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汇丰园的雅间,宋三又给王元儿引见了那几个商贾。

江南极出名的致宝斋的当家,江南膳食坊的大掌柜,还有锦衣斋的当家,普丰茶行的当家……

王元儿咋舌,这虽都是她未听过的名铺子,但看几人的谈吐举止,就知不是她这样的乡野山姑能比的,也比不了。

所以,面对众人的打量,她也就落落大方的站着,有问必答,只听不多话,倒让几人觉得这姑娘知点进退。

推杯换盏之际,菊花酒的香味在雅间萦绕着,王元儿坐在一边夹着菜吃,时不时抿一口菊花酒,耳里却是听着宋三和几人的谈话。

“如今天下太平,发展经济是圣上当前最想看到的要务,咱们北朝国的经济停滞不前,所以圣上的目光放在了异域,有意要设一个市舶司的衙门,专门管那和异域商贸来往的事宜,今儿约上几位来,便是想看看有没什么商机可以做的。”宋三看着几人笑着举杯:“不瞒诸位,我这锦记的酱料还有这豆腐乳都打算推出海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