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女(506)+番外

王元儿眼圈微红,上前两步行礼:“姥公,姥婆,孙女给您们请安了。”

“快快,兰儿燕儿,快拦着你大姐姐,这身子笨重的,快。”梁婆子不等她拜下就大叫。

两人忙的护着王元儿,十分的紧张,弄得她哭笑不得的。

“快坐快坐。”

王元儿还没坐,而是又向坐在左首的舅父行礼。

“你外祖都不受你的礼,我也不敢受的,不用了,一家人讲究那些虚礼作甚,你还是双身子,快坐下吧。”梁振令抚着胡须笑道。

王元儿只得坐下,等丫头上了茶点,几个小的又上前给她行礼。

“庭哥儿可都是翩翩秀才爷了。”王元儿看着个头蹿得老高,举止温文尔雅的表弟,一脸感叹,从身后夏雨的托盘取过一方玉佩送了过去。

梁延廷微红着脸接过,拱手施礼谢过:“大姐姐谬赞了。”

王元儿笑了出声,等燕儿上前行礼,又送了她一串手串,燕儿看向方氏,方氏笑道:“是你大姐姐赏你的,就接着吧。”她才红着脸接了,又曲膝谢过。

待虎头虎脑的敬哥儿上前似模似样的磕头,王元儿笑着夸了他,也送了一块麒麟玉佩。

行过礼,大家按辈分坐下说话,没说两句,梁振令就要见管事先走了,梁秀才也要考庭哥的功课带着他去了书房,兰儿和燕儿年岁相当,自然也下去处到一块说闺阁少女的话,而最小的敬哥和宝来也是差不多年纪的,也由丫头婆子领着下去玩,小兄弟俩都在比着读了什么书,习了什么武,逗得几个大人都笑眯眯的。

屋子一下子静了下来。

“看着你们都大了,齐齐整整的,我心里就欢喜得紧,可惜清儿和春儿都不在,不然就团聚了。”梁婆子叹道。

“娘,看您,清儿在宫里,哪能出来哟,她过得好就是了。”方氏笑道:“至于春儿,以后她愿意,也能搬过来。”

“舅母说的是,清儿如今也挺好的,她虽然生个公主,可也极得帝宠,定阳公主不比皇子差,姥婆您不用担心。”王元儿笑着说道。

“听说小公主还是皇上亲自赐的名呢,是不是?”方氏好奇的问。

王元儿点点头:“皇上很喜欢小公主,清儿也晋了位份,极好。”

“到底是清儿福气大呢,要是我能见上她和公主一面,那也是我的福份了。”方氏叹道。

“舅母且等着吧,庭哥儿是个有出息的,肯定给您挣个诰命回来,将来说不准也能见到娘娘了。”王元儿噗嗤笑道。

“那是,那是。”方氏磨拳擦掌的,一脸向往。

王元儿笑得乐不可支。

梁婆子也笑,道:“你们姐妹都是有福分的,虽说你们爹娘早去,可这福祸相依,只要是好人,菩萨也会看得见。”

王元儿点头,很是认同。

“倒是你这一胎,怎的如此大?可是双生子?”梁婆子满目担忧的看向王元儿的肚子。

“我也这么说呢。”方氏道:“可元儿说,他们王家那边祖上也没有生双生的。”

“这都是子女缘分,哪有祖上有双生,子孙才能双生的?端看一个人的福气如何,谁说不能到了她这一辈就不会怀双生子了?”梁婆子很是不以为然,想了想又道:“我倒是想起来了,你姥公的姑母的母亲的长辈,就有双生的,说不准是随了咱们呢!”

这可是隔得远了,也能扯上,王元儿苦笑不得,却不好反驳了去,道:“是不是都无所谓,也都怀着了,我看该是个头大,毕竟太医都没诊出是呢。”

梁婆子听了,脸上忧虑更重,就道:“如果是这样,那可得注意了,个头太大,生的时候可是受罪。”

王元儿连忙答应了。

话题一转,梁婆子又说到了今年这灾,道:“那会初哥过百日,你倒是都将老宅的人接过来,倒是大家伙都避过了那一劫,这可真是菩萨保佑。”

“依我说,都是福气呢,不然清儿咋还会梦见仙童呢。”方氏一脸虔诚地道。

“没错,这都是天赐的福气。你们可要记住,福气有福报,以后可要多做点慈悲事,不能忘了根本,所谓人在做,天在看,菩萨们可都看得真真切切的呢。”梁婆子煞有介事地道。

方氏自都应了,王元儿心里知道这仙童是咋回事,可自己重生的一事,也让她颇为信佛,故而心里也是认同姥婆的话的。

第四百八十二章 舅母心思

王元儿在外祖家一直逗留到申正才启程回去,方氏和燕儿一直送出到大门口,方才回到屋内,让燕儿回了自己房,她则是去了梁婆子那里。

梁婆子手里拿了一串念珠在滑动着,嘴里喃喃有词的念着经文,方氏双手拢着站着不敢打扰,直到婆婆念完了一段心经,才倒了茶递上去。

“都送走她们姐儿几个了?”梁婆子喝了一口茶问。

方氏点了点头,道:“都走了,听元儿说,是要先把兰儿他们姐弟先送回八里胡同的再回崔家的。”

梁婆子嗯了一声:“她这个长姐是极有心的,对姐弟们都疼得很,真正的长姐如母。”

她嘴里说着,面上却满是欣慰。

方氏自然是顺着婆婆的话说的:“您说的极是,媳妇见了这么多的丫头,也就属我们元丫头最有大姐的风范了,我与我娘家里说起,就没一个不夸的。”

梁婆子听了心里极受用,又道:“这都是逼出来的,若不是……唉。”

方氏留神着她的神色,知道她定是想起了早去的姑奶奶,便道:“娘也别难过,虽说元儿她们几个爹娘早没了,可也有菩萨保佑呢。您瞧,如今她们姐儿几个,一个个的,哪个不好?这可都是福气。”

“嗯,你说得对,也是菩萨保佑。”梁婆子睨了她一眼,道:“你也是个有福气的,如今家里过得好,庭哥儿又有出息,都少不了你的功劳,这些年,辛苦你了!”

方氏摁了摁眼角的湿意,道:“能嫁入梁家,都是媳妇的福分,媳妇十分知足。”

“人贵在自足,你这样就很好!”梁婆子很满意。

方氏坐了过去,道:“娘,您看咱们庭哥儿,如今十五岁,也是个秀才了,媳妇就想着,这男人有了功名再娶妻儿,更是美事,您觉得呢?”

提到长孙,梁婆子便来了精神头,道:“你能这么想,才是难得。哥儿往虚了说才十六七,实岁也才十五,这要是有了功名,哪愁娶不到媳妇?男子娶亲太早,也不是好事,过早的失了肾元,身子骨都要差些。他也才十五,再过两年说亲也不迟。”

“媳妇也是这么想的。”方氏斜看了婆婆一眼,道:“媳妇也没什么想头,也不想去攀什么高枝大户的,庭哥儿将来的媳妇,是长媳,能干是必然的,性子温柔体贴娴淑,也就够了。”

梁婆子深以为然的点头。

“要是能找个知根底的,那就更好了。”方氏笑说了一句。

梁婆子听出了意思,看向她:“你想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