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女(314)+番外

而王元儿这边有大批粮食要卖的消息不知怎的传了出去,不管是这粮商还是这镇子上需要买米粮的人都找了过来,想要跟她买粮食。

王宅一时门庭若市,王元儿十分头痛。

更让她觉得头痛的是,有些人恃熟卖熟,让她以过去的平常价交易,便是高,也不好高出一倍,一旦王元儿说不,说话就十分难听,什么借机发财,什么奸商。

就连王清儿那里,也听到了不少不好听的话。

“真是可笑,卖给你是人情,不卖是道理,说咱是什么奸商,算盘子打得响。凭啥咱们有钱不赚啊,白给了你,然后你卖出去么赚一大笔么?”王清儿在外受了气,回来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发牢骚:“这些人,有口说别人,真要轮到自己,只怕就不是这么说了,两三倍的价钱都嫌少了呢!”

“你这爆性子,什么时候才能收敛几分?一点就着,和外道人赌气儿,别人是毫发无伤,倒是你自己气着了自个儿,也不怕亏了?”王元儿嗔道。

“大姐,你就不气么?”王清儿道:“还有那二婶,说是大姐连自家人的钱都赚呢,不过被二叔好一顿骂,说要是再说咱半分,就休了她回张家。你是没瞧着,二婶那张脸可难看了。”

王元儿头也不抬,道:“我气个啥,这就是人性,谁都想给自己谋更多的利。”

“哼,现在说粮价贵,后悔,当初早干嘛去了,还不是屁颠屁颠的就紧着把粮食卖了,现在才来后悔,迟了!是了,大姐,姥婆他们应该也有存粮吧。”王清儿又问。

“早就存了的,该也是没问题,过几天九儿满月,他们也会过来,一问就知了。”

“大姐,那咱们家的粮食要卖给谁呢?”王清儿又问。

王元儿还没回话,素丽走过来报,崔源过来了,正在花厅里等候。

赶至花厅,王元儿还没问崔源怎么有空过来,他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手上有多少粮?”

王元儿愣了一下,报了一个数。

“全部整理起来,都给我。”崔源想也不想的就截住她的话,吩咐道:“不管谁要,你一律都说已经卖了,也不管谁买,你都不卖。”

王元儿有些不解,但看他神情凝重,便点了点头,忍不住问多一句:“你要这么多粮食做啥?”

“没事,我就是要卖个人情,回头我让陈枢把银子送过来。”崔源淡笑道。

王元儿连忙摆手:“我并非是这意思,就是问一下,这里头的粮食也有你的田地在里头呢,要啥银子。”

崔源笑意更深:“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如此甚好。”

王元儿唰地红了脸,心里却极好奇,他这是要卖什么人情?

335.第三百三十五章 自作自受

崔源将王元儿手上的粮食全要了去,也没有说其中用途,但王元儿猜想,估计也是用在官场上的,也就不去细问什么,倒是第二天,她就从陈枢那里收到了崔源送过来的银子。

除了一大家子的口粮,这边崔源又将粮食全要了去,便是有人上门来卖,王元儿手上这回是真的没粮可卖了。

这来的人自然是不信的,道:“大姑娘,都是一个镇子过日子的人,你也厚道些儿,这粮价两倍就两倍,好歹卖些出来吧。”

“就是啊,可不能像那些个粮商,把米粮都屯起来啊,咱们家都快没米下锅了。”

“都是邻里街坊,现在咱也不嫌贵了,你就卖点吧。”

“是啊,是啊。”

王元儿站在自家门前,双手抬起,朗声道:“各位街坊,也并非是我不想把粮食卖给你们,而是我手上也没多余的粮食了,就在前天,全卖给市舶司衙门了。”

众人一怔,窃窃私语。

“本来我家的粮食也不算多,现在卖了,是真没了,我若有半点假话,就叫我没安生日子过,大家都请回吧。相信不久,镇子上的米铺都会重新开张,官衙不会让粮价一直高挂着的,国难当前,皇上也不容许这样的事儿发生的。”王元儿继续道。

有人将信将疑的走了,有的人始终不相信她的话,但也知道,就算呆下去也没办法,难道还能从人家手中抢不成?还是想法子去把粮食买来,缴了这人头粮吧。

王元儿看着人们离去,双眉却并没松开。

如果粮价一直只上不下,只怕会出大事,连买粮食的地儿都没有,可想而知这事态发展会如何?

王元儿回了屋,招来才婶他们,吩咐道:“近日没啥事都别出去了,尤其是几个小的,不可让他们走远。”

不是她太专横,但现在因为这征粮,镇子本就不平静,边关又有战事,也不知会涌来什么人,没有粮食而又为了生存,谁知道人会做出什么来?

小心使得万年船,这是准没错的。

因为这征粮风波,镇子着实不平静,王春儿和候彪商量过,九儿的满月酒就不大办了,就自家人简单吃个饭就是了。

王元儿也认为如今这时候低调点好,也是欣然同意,就自家人还有请来了姥婆他们坐席,算是贺九儿满月,干娘那边也去了信说明,他们没来,但也送来了厚礼。

满月酒那天,姥公依然没来,姥婆说因为这征粮,他也帮着上头的人理事,忙得脚不沾地的,而他们也打算着吃过饭就往回赶了。

姥婆十分唏嘘,道:“亏得你之前说别卖粮,不然按着如今的粮价,这丁粮能不能交出去还是一回事呢。”

王元儿但笑不语,她也只是图个小心,谁知道真会征粮了呢,前世,根本就没有这一茬事。

九儿的满月酒,办的不热闹,但姥婆舅母他们还是打了新的银手镯送给九儿。这孩子满月了,奶水也足,又料理得多,小模样长开了,穿着大红的小衣裳,粉嘟嘟的,十分惹人怜爱。

“像极了春儿,将来必然又是个小美人儿。”舅母抱着她,笑眯眯的道。

“我也觉得像春儿。”姥婆越看,心里越欢喜,又看向春儿,问:“现在就九儿九儿的叫,可取了大名了?”

“取了,她爹给取了珍字,按着他们族谱,属佩字辈,叫佩珍。”王春儿笑着回话。

“那丹儿也改了?”王元儿问。

王春儿点了点头,道:“自是要改的,她是长姐呢。”

“你啊,就是心宽,不过心宽点也好,有福气,想来那丹姐将来也会记得你的情分。”姥婆含笑看着她道。

大家都知道她这意思是说王春儿待丹儿如亲生,也不介意丹儿占了一个长女的名份,虽知道,有大多后娘,可不愿意这样,尤其这丹儿还不是候彪亲生的,只是个养女。

“那孩子是个好的,既然叫我一声娘,那就是缘分,我自然会好好待她。”王春儿笑道。

“你知道这般想就好,人最重要是要惜福。”姥婆点头。

姥婆的话才落,丹儿就跑了进来,五六岁的年纪,穿着粉色的小棉袄,梳着丫角,别着两朵小珠花,十分玲珑趣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