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种田报效祖国(220)+番外

安宁只负责写字,安大伯在旁边一直说着话,扮演黑脸的角色。

一个村子里,总有些懒的人,大伯最是清楚这个,不过第一次报名,大伯都让报名了。

不过安大伯丑话说在前头。

“不能偷懒儿,偷懒了我们可就不要了。到时候可别不乐意。”

大家都笑呵呵的说着肯定能干好,大伯也不打消这些人的积极性,拿证据说话,干了再说。

到时候开除谁,也有话说。

安宁心里佩服,手下的动作也不慢,只是也遇见了一点困难。

“二顶子——-”

“啥?”

正在写字的安宁,字正腔圆的方言,歪头看着安三成。

安三成正呲牙咧嘴的想,最后也没想起来的问:“二顶子,你大名叫啥来的?”

“安秀成。”

“对对对,是这个。”

安三成的对对对,让安宁觉得他可能除了安字外,一个都没想起来。

接下来,安宁见识到了村里的小名儿,有多奇葩。

铁蛋儿,狗蛋儿,牛蛋儿,老光头,王麻子,李老瘸……

写字不麻烦,但是想这些人的大名,倒是废了那么一点点的时间。

而且为了避免混乱,安宁还在每一个大名的后面,标注了一下小名儿。

一上午,光报名就花费了一个小时。

报名结束后,安宁直接喊道:“今天开始干活算工,今天只要干,就算满工。”

这一下,人们更积极了。

呼啦啦的人群,都朝着自己家跑去,拿着工具。

安三成,安大伯,安七叔三个人去组织一下,砍树的,刨石头的,总要分工。

弄到最后,安宁倒是最清闲的那一个人了。

不过也没闲几分钟,安宁打了一个电话给机械厂,把自己的那一批建暖棚的钢管要回来了。

对面的李厂长,亲自安排卡车,给安宁开车送过来。

安宁表示谢谢后,便挂断了电话。

杆子到了,塑料也需要。

安宁联系了纺织厂的李厂长,之前他们聊过关于塑料的事情,李厂长说他认识一家化工厂,可以便宜购买。

安宁打了一圈电话,人都不用去,需要的东西基本齐全了。

她挂断电话的时候,才发现人脉这种东西,真的挺不错的。

当然,有来有往才是王道。

暖棚的零件在路上,下一步就是买各种种子,还有山上需要的果苗。

安宁暂时没有思路,而且地里和山上也需要等一段时间。

所以她干脆拿着一把铁锹,上山干活去了。

安宁扛着铁锹上山,遇见了同样上山的江夏。

她看着江夏的一身打扮,还有走的方向。

“你这是去开荒?”

“对啊,一天八毛钱呢,买好几根冰棍了。”

江夏超过安宁,留下安宁一个人在后面,思绪打结。

安宁几步追上江夏问:“你还需要赚八毛钱?”

“小爷儿虽然有钱,但是也不能乱花啊,对不对?”

“我这样的思维高度,是你追求不上的。”

安宁看着再次走快的江夏,在后面声音不加隐藏的说了一句:“大忽悠。”

她只见江夏踉跄了一下,转身对着她竖起一根大拇指说:“话说的越来越接地气了。”

安宁被没皮没脸的江夏逗笑,扛着铁锹追了上午。

“谢谢江小爷了。”

安宁知道江夏是为了帮助她,道声谢又不难。

江夏嘴角有着隐秘的笑意,不过嘴上比石头都硬。

“我可是要拿八毛钱的,你别想少给!”

两人一前一后上了山,一个去了西边刨石头,一个去了东边捡树枝。

山上的人干的都很积极,热火朝天。

大家都彼此熟悉,一人一片,干的很热闹。

中午,从十二点到一点是休息的时间,大家回去吃个午饭,下午继续干。

安宁与江夏,同样跟着下山,不过吃完饭的两个人,各自上山,在深山的一个山涧汇合。

安宁早来一步,居高临下的看着爬山的江夏。

“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

“你走错的几率和我家大黄走错的几率差不多。”

安宁不雅的翻了个白眼儿问:

“大黄呢?”

江夏终于爬了上来,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

“大黄在家呢,我这个大黄兄弟来还不行啊?”

安宁盯着江夏的脸仔细的看了看说:“大黄他兄弟,我怀疑你的脸没洗干净。”

第236章 救火

江夏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脸,摸上的那一瞬间就知道不对了。

“你这是在说我脸皮厚了?”

“没有,别污蔑我。”

安宁傲娇的转身,嘴角上扬,心情轻松又愉快。

江夏轻摇了一下脑袋,一副拿你没办法的无奈眼神,无人看见。

两人一前一后,开始爬山。

他们后面的这一片山,很大。

安宁承包的山,只是一个小的山头,独属于他们十里沟。

但两人现在所在的这片区域,已经出了十里沟,属于镇的范围了。

越往里走,树木越高。

立春一过,枝条确实如江夏所说,不干不脆,开始充满了韧劲。

安宁尝试掰断一根枝条顶部的一小节,佩服的道:“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无敌。”

“这个节气,实在是太厉害了。”

安宁举着搜里的一小根枝条说:“我还记得,立秋节气一过,风向立刻就变了,天变高了,蓝了,早甚至凉飕飕的。”

“可明明立秋的前一天,还那么的闷热,让人喘不过来。”

“你说节气这个事情,他们到底是怎么安排出来的?”

江夏第一次见到安宁佩服一样东西。

他是真的想厉害她一头,告诉她为什么,可惜,他也是敬佩那一组的。

“谁知道呢,我们好几千年的文化,总会有过人之处的。”

安宁赞同,两人继续前行。

一路走,两人还一路摘了不少东西。

很多种蘑菇,或者一些开春稀有的野菜,已经开始露出头来。

江夏教着安宁辨认,安宁一边挖一边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为什么不知道?我好歹在村里生活了好多年的。”

安宁一直知道这件事,她其实很欣赏江夏,这样的人,无论环境好与坏,总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

“这个东西叫大脑瓜,其实就是小蒜头,味道很好,回去煎鸡蛋或者腌成咸菜吃,都不错。”

安宁先是记在心里,没有着急去挖野菜。

两人要赶在天黑之前下山,黑夜的山上,哪怕是厉害的两个人,也不能轻易的留下来。

安宁跟着江夏,走了不知道多远,终于到了他说的那颗好树面前。

“好直啊!”

安宁不知道树木的好坏,只能夸赞一下外表了。

“呵呵,说的对,确实够直的。”

“我跟你说,这棵树不扎手,里面的木头细腻结实耐用,你用个几百年都不会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