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妃别太甜/农女福妃,别太甜(988)+番外

作者: 橙子澄澄 阅读记录

柳玉笙给几个老家伙明令每天喝酒需定量,他再能耐也抠不出更多酒来,为了解解酒瘾,只能用酒壶装茶,自欺欺人他喝的是酒。时间长了,居然也品出点味儿来,逐渐养成了习惯。

柳大柳二同样臭棋篓子,倒是想在一旁看来着,被老爷子一人一脚踹进了灶房,递柴烧火。

于是院子里除了不停斗嘴的声音,时不时还开始掺杂进老爷子悔棋的无赖辩解。

钱家老爷子被磨得简直没了脾气。

最后生出强烈的孤独感。

整个柳家大院,他觉得只有他一个,是正常人。

当然,老狐狸的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拿捏的,老狐狸还有个特点,脸皮也很厚。

有句话叫做物极必反,他被磨得没脾气了,他也开始不要脸了。

不是悔棋吗?行啊,大家一起悔。

反正你改我也改,要疯一起疯。

做出这个决定他是算计着来的,身为客人,得给主人面子,老爷子拉着他下棋,看他那路数他不好意思直接说不下了,便决定用同样无耻的招数,逼得柳老爷子自己意兴阑珊知难而退,那他就解脱了。

但是他错估了柳家人的奇葩,老爷子不退,一看他频频悔棋,老爷子居然两眼放光,将他也引为知己。

这才是跟他一个水平的高手,一盘棋能厮杀半天结不了局。

棋逢对手,旗鼓相当啊。

钱老爷子以头抢地,拜服。

当天吃过晌午饭,钱老爷子就开口辞行逃之夭夭,先行一步回京了。

走的时候没忘了带走不争气的儿子。

“哎,好容易找到个对手,结果转眼就走了,可惜啊。”目送马车消失在大院门口小路尽头,柳老爷子惋惜。

“爷爷,我觉得钱老爷是被你吓跑的。”柳玉笙说大实话。

老爷子当即不服,“怎么能是吓跑呢?大家旗鼓相当,我棋艺也不比他高多少。钱老爷肯定是有急事才走的,人做生意能像咱这么清闲?再说小金子那里,纤柔还在京城等着他呢,总得回去报平安不是。”

轻咳一声,老爷子背着手往回走。

真是可惜了,好容易碰到一个甘愿把棋艺降到跟他一个程度,还能跟他一道悔棋的棋友,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

这下难办了,找不到对手了。

后头,柳玉笙拉着风青柏默默拐道,飞快闪进后院。

偷偷摸摸的小模样,让风青柏哭笑不得。

“做什么这么谨慎?”

“爷爷真找不到人下棋,肯定得抓你。跟你下棋,他得多伤心。”

“……”这个不能怪他,他是小辈,偏生老爷子在小辈面前,死活不肯丢人,不准他让。

他倒是能悄无声息让老爷子赢,但是老爷子什么人?心里门儿清的老爷们,这样赢,他一点不舒坦。

输了,更不舒坦。

所以风青柏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免被老爷子无人可寻时抓去顶包。

怎么下最后憋闷的都是老爷子。

回到堂屋,老爷子尚在感叹杀遍全村无敌手,被柳老婆子怼得一地鸡毛。

就用风青柏举例,堵得老爷子哑口无言。

这件事情在老两口之间内部消化,不外传。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稻谷收割的日子,全村火热。

而收割稻谷最热闹的时间,就是清晨。

赶在太阳没出来前能加紧收割差不多一个时辰,到了太阳出来,那也是一天当中最不晒人的时间。

这时候往青河边上稻田一望,处处是人影,金黄稻田在镰刀飞舞中,一点一点被铲秃,以蚕食的速度在金黄色地图上画出各种形状。

河岸两边,极是热闹。

稻谷丰收了,庄稼人哪个不高兴,高兴不仅表现在脸上,还表现在聊天时扯出的嗓门上。

于是在这里又可以看到一副景象,两个村子隔岸聊天,亲密的跟一家子一样。

第一一一一章 哎哟喂

“你们那边今年怎么样?估计产量能不能比去年的多?”

“那肯定不能少!咱这是什么村?沾了福气的!跟你们说,咱村子今年的大米肯定不会比你们差。”

“扯上大话了还,咱村子大米被疯抢的时候,你们那还在最低谷呢。有啥可比性?脚踏实地点!”

“嘿!你们还不信了!不信咱交换点,比比看谁的大米好吃!”

“得了吧,你就想弄咱大米!”

河两岸,这么扯着嗓子吆喝,伴着河水潺潺,伴着太阳越升越高,嗓门哑了依旧压不下大家伙的热情。

这十几年近二十年的时间,杏花村大米的质量就没下降过,产量也一直保持比别的村子多出一两成的亩产。每年稻谷丰收的时候,就是杏花村全年最热闹的时候,这种热闹,甚至超过了酒坊每年发年节福利那会。

土地,是庄稼人的根,亲手种出来的作物收获时候那种喜悦,是任何其他收获都比不上的。

河对岸下坡村这几年日子也开始渐渐跟杏花村并齐。

从杏花村酒坊延开分坊,他们下坡村人也拿到了入酒坊名额开始,下坡村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发生变化。

领月钱,改善生活。存银钱,翻建房屋。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有了奔头干活便越认真越有劲。下坡村人依旧没改变混混的本质,也依旧无赖没下限,但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两个村子之间,也因着频繁接触,变得越来越融洽。

柳家人此时也是增添热闹的一员。

柳家老少爷们跟女眷们此时全在,家里最懒的薛青莲也没能躲了清闲,身上穿着短褂子,挽着裤管,手里抓着把镰刀挥汗如雨,一脸苦逼。

风青柏身上的锦袍也褪下了,换上了适合干粗活的粗布衣裳,倒是没有薛青莲那么豪放的把裤管挽到膝盖上,长袖也盖着手腕,在地里头忙活的时候,身上贵族气质丝毫不减,像是闯错了地方的贵公子,偏生跟周围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丝毫不见违和。

两个壮劳力在,虽然干起农活没有庄稼汉子那么熟练,但是胜在年轻有劲,加快了不少进度。

农忙农忙,忙的就是抢收,越快越好。

柳玉笙农忙期间负责的是给田里人送水,算是最轻省的,而且这活是跟着千漪、慕秋一块干,轻松得不行。

三个年轻女子倒是想帮更多忙,不获批准。

违背柳家家规。

坐在路边阴凉处,抬头看看头顶渐渐升高开始热烈起来的日头,再看看地头上忙得热火朝天脑门上皆挂着亮晶汗珠的老少爷们,柳玉笙拿起竹篮子里的汗巾,带着一袋子水走过去,“爷奶,爹娘,二叔二婶,先歇会,擦擦汗喝口水,日头老高了,再过会先回家吃饭。”

“不忙,早上没那么晒,还可以多干会,中午日头最烈的时候就不出来了。”老爷子笑呵呵的,捞起脖子上挂着的汗巾随意在脸上抹了抹,接过小孙女递来的水袋子,仰头就灌上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