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妃别太甜/农女福妃,别太甜(494)+番外

作者: 橙子澄澄 阅读记录

女儿能获得幸福,攀着柳家的关系,老爷日后在仕途上必然也能更加顺畅。

算得两全其美了。

此时的杏花村,又是一片喜气洋洋。

下晌午的时间,村民们大多已经从地头放工回来,酒坊里的工人也下工了。

村口古槐树下锣声频响,村民们把古树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不时爆发出兴奋高喊。

柳二一家三口也在,夫妇俩满面笑容,柳知秋嘴里叼着根草杆子蹲在一旁,跟村里人凑热闹。

下坡村大华站在古树脚下,一手提着个锣,时不时敲一下,满脸通红,扯嗓子扯出来的。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啊,都是哥们特地在镇上茶楼接收的风声!而且,从大红嘴里得到认证,绝对真实!咱两村福娃娃跟当朝摄政王,也就是南陵王,已经在京城定亲了!”

村民们不少朝天翻了白眼,“大华你要不要脸,福娃娃是咱村的,什么时候成两个村的?”

大华啧了声,“我说你能不能听重点?重点是咱福娃娃定亲了!跟摄政王!这个名头一晾出去,以后谁还敢欺咱?”

话里话外,还是咱福娃娃,合着就是他们下坡村也有份。

杏花村人哭笑不得,惯了下坡村人厚脸皮,也不跟他争这个,“我说你们搞这么一大出,到底是来放消息的还是来显摆的?”

“什么放消息显摆的,除了跟大家一起乐呵乐呵,当然还有别的话说!”大华又duang一下敲锣,手执棍子指点江山,“从今儿起,咱干活的酒坊,背后就是大官撑腰了!以后都得警醒点,万不能犯错,一犯错,那就不是两个村子的事了,上升到国事!国事知道吧?犯错就是要咔嚓——掉脑袋的事儿!到时候可别怪咱没事先提醒啊!”

“还提醒咱,要说幺蛾子出得多的,谁赶得上你们下坡村?”村民笑骂,“不过还真是想不到,短短几个月功夫,喜事一桩接一桩。柳二,杜鹃,知秋,你们家算是三喜临门了啊,囡囡定亲了,知夏成亲了,听说再过几个月柳老哥跟老嫂子就能升格当曾祖父祖母了,都是好事!”

柳二笑道,“确实都是好事,等我爹娘他们回来,给大家整顿好的,三喜临门肯定得好好庆祝庆祝!”

“行,那我们等着!到时候席面整好点,听说钱小东家酒楼里有不少招牌菜,咱只听过没吃过,让他给弄点过来,咱也饱饱口福!”

“二林,二林,咱两村现在可是一家人了,好吃的别忘了叫上咱,不能那啥……厚此薄彼啊!”大华急了,立即把锣声敲得咣咣响。

“我不叫你就不来了?”

“那哪能,你就是不叫我也来,你且看着,到时候你不多整个十来桌的,包管坐不下人!”

“合着你们还要整村光临啊!”

“哈哈哈哈!”

古槐树下的笑闹直到夕阳西沉方才落幕,村民们一一散去。

回到柳家大院,看着冷冷清清的院子,柳二立即叹气了,“也不知道爹娘啥时候回来,还有大哥大嫂,不会真等玉筝过了月子才回来吧?”

“玉筝没有娘家,第一次托肚子,肯定没经验,旁边没人看着不行,这是咱柳家第一个曾孙辈,爹娘跟大哥大嫂肯定着紧些。”杜鹃边往灶房忙活边开解道。

自家男人别看活着半把年纪了,有时候也跟孩子似的,喜欢近爹娘,喜欢热闹,让人哭笑不得。

“都怪咱家臭小子不争气!要是托上的是他媳妇儿,爹娘跟大哥大嫂不就围着家里转了么。”柳二不是滋味,以前一个大院每天热热闹闹的,现在老爹老娘他们一走几个月,院子一下就显得没了生气,“大哥也是,要照顾儿媳妇跟大嫂一块去就行了,把老爹老娘拐去作甚!”

“爹,知道您这叫什么不?叫争宠。”柳知秋吐了嘴里的草杆子,看着他爹摇头咋舌,“啧啧,真看不出来,一把年纪了,有事没事还要粘着爷奶……娘,您当初咋个看上我爹的?”

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红,精辟

柳二立即左右找扫帚,还没找着柳知秋已经见势不妙,翻身爬上墙头了。

柳家大院的围墙贼高,柳二站下面举着扫帚都打不着人,气得他指着上面的混小子,“有本事你给我下来!”

柳知秋老神在在的蹲着,“爹,要下去容易得很,能上来那才是有本事。”

所以有本事的他,就不下去。

“你这个死小子!好,你以为这样老子就治不了你是吧?”柳二冷笑一声,扔了扫帚,“大红,把我的家伙什拿来!”

看清魏红给老爹递的是什么的时候,柳知秋脸都抽了,“红姨,不带这样坑人的吧?”

魏红耸耸肩,走离战场,“不是我,这是你小时候打鸟的工具。”

“……”

柳二比划起弹弓,瞄准蹲上头的人,哼哼笑,“你不是有种嘛,你可千万别下来,啊。”

咻——柳知秋翻出外墙,逃了。

“混小子,有本事你就别回来!”

一句话的功夫,柳知秋已经从菜园外墙翻身进了二进院。

不回来?那哪能。

等到晚膳上桌的时候再出去,老爹气已经差不多消了,刚刚好。

躺倒在床,手不自觉抚上胸前吊坠,触到玉器的温凉时又撒开手,闭上了眼睛。

第二日,一辆马车驶入杏花村,村民们开始还以为是柳家人回来了,跟在后头看了看,才发现马车有点眼熟,里面坐的却不是柳家人。

是康县令一家子。

那也是来找柳家的,只不知县令突然过来是为什么事。

难道是道喜来的?

彼时正值晌午,村子里午膳刚过的时间。

柳家人正打算睡晌午觉,院门被拍响,打开看到来人的时候杜鹃愣了下。

康县令一家三口来的齐活,前头是康县令跟康夫人,跟在最后面的是康子瑜。

杜鹃忙把人请进来,“县令大人怎的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康县令笑道,“还能为啥,我是过来道喜来的,京中的消息我已经听说了,趁着今儿有空,便过来赶赶热闹。”

康夫人则挽上杜鹃的手,“你是杜鹃妹子吧,咱们在万金酒楼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便觉着你性子爽利,一直想要结交,可惜没寻着机会,今日老爷过来道喜,我就厚脸皮跟着一道过来了。”

冷不丁的被个陌生人这么亲昵挽着手,杜鹃浑身不自在,推也不是不推也不是,只能僵硬的跟着几人一道往屋里走。

魏红坐在堂屋门口,看到人来即起身去灶房,劈柴。

堂屋里柳二跟柳知秋都在。

康子瑜跟在最后头,透过人群缝隙一眼看到了那个从木榻上站起来的俊挺青年,紧张的捏了捏手,脸有些发烧,也觉得面上有些下不来。

之前柳知秋亲口赶的她走,还不准她再来,今日虽然是跟爹娘一块来的,她还是觉得心里不舒服。

好像自己上门低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