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妃别太甜/农女福妃,别太甜(356)+番外

作者: 橙子澄澄 阅读记录

开春了,春日阳光很好,一家人清晨无事的时候搬个椅子搬张凳子坐在院里,任由阳光打在身上,柔柔暖暖的。

享受一下那份闲适,只觉时光极美。

灶房里妇人吆喝,“过来端早饭啦!”

魏红第一个冲了过去,薛青莲钱万金紧随其后,闹闹哄哄的声音便立即在里面响起。

捧了自己的大腕,舀上一碗香喷喷的香葱鸡蛋面条,重新回到院子里坐下,呼哧呼哧开吃。

沐浴着阳光,空气里都是香葱鸡蛋的香味,偶尔听到妇人一句笑骂,青年几声不甘的嚷嚷,热热闹闹的,整个院子都漾着温馨谐和。

李君月跟康子瑜走进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

早饭时间,一大家人全坐在院子里,挨挨靠靠的,捧着碗大快朵颐。

没有一点形象,粗鲁毫无利益,却又意外的和谐。

好像农家早饭,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一听马车声音就猜到是君月这丫头来了,”老婆扭头看向门口,目光落在康子瑜身上的时候惊讶了下,“哟,康小姐也来了。”

陈秀兰站起来,“快进来,这么早,你们吃早饭了吗?没吃我去给你们盛两碗。”

“吃了。”

“没吃。”

两女子异口同声,答案不一样。

话说出口互视一眼,各自有些尴尬。

陈秀兰笑笑,“那我去给君月盛一碗,你们进来先坐坐。”

李君月忙跟着她的脚步,“婶儿,我自己来吧,您不用招呼,给您添麻烦了。”

“嗨,不麻烦。”

两人说这话一前一后去了灶房,康子瑜虽然走进来了,坐在一群捧着碗的人旁边,那种尴尬的感觉更加浓烈。

她就不该跟着君月一块来。

柳玉笙跟柳知秋几个年轻的坐在一块,见柳知秋只顾着吃头都没抬,家里其他长辈负责招呼人也不好,只有她一个是平辈,只得开口,“康小姐怎的到镇子上来了?”

“听说月儿生病,我昨天过来看她,今日她要来杏花村,我便同她一道。”康子瑜道。

“你们感情不错呀。”

“我跟君月认识好几年了。”

这一问一答的模式,柳玉笙也想挠头,钱万金看得暗笑。

不想小姑娘憋足劲儿找话题难受,遂同康子瑜道,“之前县令大人负责在城中富商当中筹措善款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提到自己稍微熟悉的事情,康子瑜紧绷的情绪稍微放松下来,“之前有些困难,那些有钱人暗下很是抵触,诸多借口推搪,后来去了酒楼参宴回来,我爹的进展变得顺利很多。”

“那是肯定的,商人重利,让他们白白拿出一大笔银子只赚个名声,没几个人会愿意。现在酒坊给他们让利,作为东家之一的囡囡又是赈灾大使,便是看在囡囡的面子上,他们也会乐意掏钱。”

“我爹也很尽心。”康子瑜加了句,柳玉笙的功劳固然有,但是她爹的功劳也不能抹煞。

“当然,没有康大人统筹,事情也难办的起来。我们这边是利益牵扯,康大人那边是官威震慑,双管齐下,效果显然。”

康子瑜这才满意点点头。

柳老婆子跟柳老爷子一众长辈在旁听着,对康子瑜又有了个好笑的评价,那性子比他们家燕红还要硬直。

李君月已经捧个碗出来了。

走到一群人中间,用脚勾了张凳子坐下来,直接开吃。

“在聊什么?”

康子瑜看她模样,眼角跳了。

这真是她认识那个李君月?

完全不顾形象,跟一群乡下人一样坐在院子里光天化日捧着碗吃东西,俨然是乡间长大的村姑。

在她脸上还找不出一点不适跟不自在,她怎么能那么自然?

“君月……”

“唔好吃,子瑜姐姐,你要不要吃点?灶房锅里还有面条。”

康子瑜,“……”飞快摇头。

今日陪同她一块过来,她都没敢穿大裙摆的衣裳,怕想家那凳子小拢不住,还让她跟她一样这么粗鲁吃东西,她是万万做不来的。

两姑娘交谈的功夫,柳玉笙在旁用力踩她二哥的脚,痛得柳知秋差点没嗷一声叫出来。

人是你招来的,你理都不理,我们可不帮你收拾烂摊子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糟蹋了,糟蹋了……

“柳姑娘。”那头李君月突然叫了声。

柳玉笙连忙撤回踩二哥的脚,看过去,对上女子笑脸。

“你给我开的药很管用,昨天回去喝了两次,脸上的红疙瘩就退下去了。我今天是特意过来的道谢的。”

“不用谢,我是大夫,诊病医人是本份。”柳玉笙笑笑。

今天李君月没有带面纱,脸上的疙瘩已经瞧不见了,一张小脸玉白娇嫩,柳眉杏眸,眸中似带着湖光,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柔柔的,很漂亮。

自然是好了的,不好也不会把面纱揭下来。

不过,柳玉笙视线在她嘴唇上不着痕迹掠过,她的唇色略显苍白。

不是病态白,是受伤后强忍疼痛才会出现的颜色。

获救的柳知秋龇着牙把刚才大大咧咧伸得老长的大长腿收回来,撇了眼李君月,“手好了?”

“好了,你看。”说着把拿筷子那只手摊开,红肿已经消了,手心的血泡也已经破掉结痂,只是最外面那层皮萎缩干瘪,还粘在上面。

“君月,你这是怎么伤的?”康子瑜皱眉,她是昨夜到的镇上李家,晚上临睡前确实见到她在涂抹什么,却没想到原是手掌受伤了。

柳老婆子也看到了,“哟,这伤得可不轻,怎么弄的?”

“没事,柳奶奶,这个不疼的。”李君月笑答,却没说究竟怎么伤的。

反是柳知秋没有遮掩,“昨天她跟我上山帮着翻地去了。”

啪一声,老婆子手掌就扣上来了,“皮娃子,哪能叫娇滴滴的女娃儿翻地,欠揍!”

“奶,我还在吃面呢!您下手好歹轻点啊!”他脸差点扣进面汤里了!

“噗!”

“活该!”

“臭小子,咱家家规给忘了?”

一家子幸灾乐祸,毫无人性。

柳知秋气得呼噜噜一口气把面汤喝了个精光。

李君月在旁掩着唇直偷笑,眼睛弯弯的。

康子瑜则愣在那里,半张了嘴巴震惊又茫然,这画面又刷新了她对乡下人的认知。

说打就打,还在吃这东西呢,如此不合时宜?

同时更让她震惊的,是柳知秋的话,君月跟他去翻地?翻地?

早饭后,一家子就散了,齐齐扛起锄头刮子下地。

开春了,田地药地都得赶紧翻好,准备育苗播秧。

临出门前,柳知秋看着还赖在院子里不走的人,“乡下人家忙,没空招呼你们,道过谢了就走吧。”

明晃晃赶人,康子瑜冷了脸,拉起李君月就要走。

却被李君月挣开了,“子瑜姐姐,要不你先回镇上,我晚点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