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妃别太甜/农女福妃,别太甜(350)+番外

作者: 橙子澄澄 阅读记录

给李君月喝了伤药,着丫鬟把人扶下去,李老夫人坐在主位慢慢笑开来,意味深长,“没想到啊,三房居然出了个不能小觑的丫头。”

“老夫人,”张嬷嬷皱眉,“如今看来五小姐以前一直在隐藏,怕是个有野心的,要是真将她放出去,让她如愿嫁到柳家,以后她还会再乖乖听话?”

“再有野心,也不过是个小丫头片子,只要这李家还有她牵念的地方,她就逃不出我手掌心。”老夫人眉眼冷诮,“耀儿还没下学吧,等他从书院回来,着他来主院,该跟他好好笼络下感情了。”

“老奴晓得了。”

三房三老爷跟三夫人,都是不当用的。要说五小姐心里对三房还有点挂念,也只有这个对她尚可的弟弟。

老夫人抓着这个软肋,五小姐飞得再高再远,也不怕她不听话。

村庄的夜晚,很早就开始安静下来。

回到房中,坐在窗前,柳玉笙拿出了钱万金转交的那沓银票。

万两面额的银票她不是没见过,也不是没有。

纸质中间写着方方正正的楷体,盖着大印,并没有什么特别。

然这上面带了某个人的气息,在她眼里,便变得不一样。

这段时间忙得连轴转,想起他的时间很少。

可是只要一闲下来,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便如潮水涌来。

分别已有三月,不知他在京中形势如何。

只怕是比她更忙吧。

“囡囡,该睡了,很晚了。”窗外传来魏红提醒。

内进院里没有贵客的时候,她就会住在这里,近身陪伴保护柳玉笙。

还要多加一个任务,就是每晚帮家里长辈盯着她,不让她晚睡。

全因柳玉笙时常在房中炼药,一投入就会忘记时辰,忙活到三更半夜是常事。

柳家长辈才会下了禁令。

禁止她超过子时才睡。

“红姨,京中可有来信?”

“没有,昨天不是刚给你递了信吗?”还想天天收信?她没有办法理解,寥寥几个字,说的还不是正事,有什么好盼的。

柳玉笙脸颊微惹,轻咳,“我马上就睡了,红姨你也早点休息。”

把银票收好,爬回床上,从枕头下面掏出压得平平整整的几张小信笺,把上面写的东西又一个字一个字看了遍,柳玉笙才熄了灯,捂脸睡觉。

这边的事情已经基本忙完,只等新酒坊酿出第一批酒,她亲自检验合格过后,一切就能步上正轨。

到时候,她便会启程上京,陪大哥春闱。

便能相见了。他说思之如狂,那样炽烈的情感,她亦有。

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君月求医

同样的夜,南陵王府有人辗转难眠。

走出睡房,进入隔壁的笙箫院,暗夜中,脚步缓缓,走遍整个院落每一处。

处处,都有她的影子。

每个角落,都能感觉到她生活过的气息。

京都冬末的夜,还带着刺骨寒意。

他亦不觉冷。

最后推开她睡房的门,习惯性在门口稍站一会,散去身上挟带的寒气,才慢慢往里走去。

躺上她的床铺,拉过她的被子,盖在身上。

属于她的气息瞬间将他整个人包围。

那种烧得他整颗心快要化成灰的思念,才稍稍得以缓解。

笙笙——

微凉薄唇覆上她,辗转捻吮。

大掌攀袭而上,指尖似带着火焰,在她身上一路点起火花。

柳玉笙醒来的时候,脸红得几近冒烟,把自己捂在被子里很久没动弹。

她怎么会做那种梦。

听到他在她耳边缱绻眷恋的唤她,笙笙。

梦到他……

飞快掀开了被子往外冲,她不能再呆在房里。

梦里旖旎太真实了,就连她的睡房好像都晕染了那种味道。

“囡囡,起来了?正好有人找。”

刚出到院子,就听奶奶笑呵呵的,声音里都带着高兴。

柳玉笙疑惑,”奶奶,谁找我呀?“

这一大早的,除了前来求医的,她想不出有谁会来找她,让奶奶那么高兴。

若说朋友,除了钱万金、石纤柔跟傅玉筝,她没有别的朋友。

正自疑惑间,就见灶房里走出个人来。

“柳姑娘,你起来了?”

“李姑娘?”是李君月,怪道奶奶那么高兴,二哥又得遭殃了。

李君月点头,走过来,脸上蒙着一方纱巾,“我来得早了些,你还没起身,就没去打扰你。柳姑娘,我是来求医的。”

柳玉笙皱了下眉头,把人带到小诊室,“昨儿李姑娘还好好的,怎么突然要来求医。”

李君月将脸上纱巾缓缓揭开,露出来的一张脸赫然布满一块块的红疙瘩,煞是渗人,“昨天确实还好好的,回去以后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没想到睡一晚起来,脸上就变成这样了,身上也有。所以我才来打扰柳姑娘。”

镇上医馆大夫皆为男人,她身上长的那些东西,总不能为了治病掀开衣服给男人看。

给她切了下脉象,柳玉笙即低头写药方,“应该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引起身体过激反应,俗称过敏,我给李姑娘开个药方,回去以后吃两天药就能好。”

“过敏?”李君月讶然,“可是我除了正常用膳,没有吃过其他东西,膳食也是跟家里人一块吃的,他们都没出问题,怎么就我一个人长出红疙瘩来。”

“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你吃了过敏的东西,其他人吃不一定会有同样反应。抑或是你无意碰过什么东西,你自己也不知道。”柳玉笙笑笑,将药方子递给她,“这上面都是寻常药材,镇上医馆药房都有。”

“谢谢柳姑娘。”

“不客气。”

接了药方,付过诊金,李君月起身告辞,柳玉笙点点头,并未去送。

院子里很快响起热情招呼声。

“怎么这么快就要走?柳奶奶都做好早饭了,先留下来吃点东西,不着急,天色早着呢。”

“柳奶奶,不用了,我还要去药房拿药……”

“不急这一会功夫,我就炕了几个馒头,熬了点粥,吃完也不用多久。”

柳玉笙在小诊室无奈扶额,就知道会这样。

二哥这是被人盯上了,寻到机会,她需得提他一句,免得以后生出什么不可避免的事情。

“囡囡,快过来吃早饭了,奶奶做了你爱喝的青菜粥。”

“诶,来了!”

柳老婆子在院子扬了嗓子逐个吆喝,经由热闹的早晨,展开柳家大院的一天。

一屋子人陆陆续续被老婆子叫过来,把灶房的餐桌围满一圈。

对于餐桌上多了个人的情形,柳家人早就司空见惯,加之院子里的情景他们也都知道,是以没人露出诧异来。

唯有几个女眷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时不时瞧瞧李君月,时不时又瞧瞧柳知秋。

李君月在那些视线中脸慢慢涨红。

柳知秋则无知无觉,捧着粥碗大快朵颐,“奶,您熬的粥就是香,百吃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