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妃别太甜/农女福妃,别太甜(327)+番外

作者: 橙子澄澄 阅读记录

“我与钱家合作,生意上的事情是钱家打点,酒坊的事情也不需要我管理,说能力,其实我并没有什么能力,只是给酒坊供了几个酿酒配方。杏花村能有今日光景,是村民们自己努力换来的。”

让柳玉笙喜欢的,不止是他们做事情认真努力,还因着他们的人品。

杏花村的人心齐。

酒坊越来越好,嫉妒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打了主意想套配方,套不着配方就想挖墙脚,把村民挖到他们的酒坊里为他们做工,借此获悉村民的手艺。

最后皆铩羽而归。

如果按照现代的说法,与其说杏花村是一个村子,不若说他们是一个打不散的团队,向心力极强。

康世鸣自然也知道酒坊这些年来,遭遇的那些小动作,也知道柳玉笙的顾虑。

说白了,柳玉笙是怕麻烦。

最重要的是,她没有野心。

安守一隅,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有济世胸怀,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处世冷漠。

她只对自己在意的人,尽心尽力。

“柳姑娘,”康世鸣轻叹,“我真的很想说服你,但是显然,你不是个会轻易被人左右的人。希望你不要怪我在你身上打了主意,我是香山县的父母官,既为父母官,我就需为我治下的百姓谋实事。而你,是唯一一个能带领百姓走出难关,带领他们致富,而不会剥削他们的人。”

不剥削百姓,整个南陵国除了柳玉笙之外,他找不出第二人。

但凡做生意的人,皆精明,纯为一个利字,只会把利益往自己身上拨拉,断不会将自己的利益,分给为自己做事的百姓。

做生意不是慈善。

唯有柳玉笙,将两者结合得相得益彰。

所以,她赢得了整个杏花村村民的心,那个小小村落,在外人眼里,固若金汤。

“康大人,我想做的事情,便是你不插手,不说服,我也会去做。”柳玉笙笑答一句。

这话又让康世鸣为之一愣,继而欣喜,“柳姑娘?你的意思是……”

“等我的合作伙伴过来,我会跟他商量,在周边村落建立酒坊分坊,招收周边村民做工,至于到时候能做到哪一步,能走多远,则需要看百姓们自己,我不敢断言。”

“好,好!只要柳姑娘有心,其他村子就算达不到杏花村等程度,至少也能让他们不用再整日为生活愁苦,柳姑娘此举不止帮了百姓,也为我解决了心头悬着的一大难题!”

康世鸣开怀大笑,他刚才几乎要以为自己无功而返。

少女虽然只有十六岁之龄,却绝对不是能任由人揉捏的角色,她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他就是起再多心思,说再多道理,她最多也就是对你回以一笑。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只跟钱家合作

没想到,他以为要失败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转折的。

小姑娘心里,只怕一早就想通了。

倒是他枉做了小人。

但是这次这个小人,他做得高兴!

“不知道柳姑娘可已经想好要将酒坊开在哪些村落?主营什么?到时候如何招工?”

有了盼头,心情大好,康世鸣趁势询问详细。

柳玉笙笑笑,“我暂定分别在云水村,芦溪村,跟泊头村三个村子开作坊。苍梧镇十里八乡,这三个村子恰好在地域上处于三个地段的中心点,届时招工,会招以这三个点为中心的周边所有村落村民,主营仍然是养生。作坊不会太大,所以招收的工人也不会太多,不过这个无妨,除了招工,村民们还可以跟作坊建立买卖关系,即作坊运作需要的原材料,由他们来提供,同样能致富。一如现在杏花村,没有上工的村民们便种植果树药材,成熟后售卖给作坊换取银钱。只要他们脚踏实地,就绝对不会挨饿。”

“好!太好了!”康世鸣听得眼睛发亮,不停点头抚掌,将杏花村如今的模式套用到其他各个村落,大为可行,只要百姓能脚踏实地,不偷懒耍滑,想要养家糊口就不成问题。

比起现在只能靠着一亩三分地看天给饭吃的境况,好上太多太多。

“现在虽然有这个打算,但是我务必要先跟伙伴商量过后才能定下来,所以康大人暂时也只当听着,待我们这边最后确定下来,再由大人将消息宣布出去。”

“柳姑娘此前一直是同京都钱家合作吧,钱家在各方面确实都极有实力,只是柳姑娘可有考虑过,或许可以跟本地的一些富商联手合作,大家形成共赢的关系?”在康世鸣看来,杏花村酒坊能有今日光景,其中固然有钱家的作用,但是最主要还是靠柳玉笙。

没有柳玉笙的酿酒配方,钱家再有钱再有实力,也达不到今天这一步。

便是钱家如今在南陵的地位,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柳玉笙的养生系列蹿起来的。

酒坊运作的主动权,其实掌握在柳玉笙身上,只要她想,她随时能够换合作伙伴。

他私心里,希望柳玉笙能跟香山本地商人合作,借此把香山的经济,一并推上另一个高度。

对于他的试探提议,柳玉笙摇头,“我只跟钱家合作,如果城中富商有想法,可以找钱家现在的少东家商谈,虽然不能掺和进酒坊,但是要合作,也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想要实现共赢,并非无可能。”

这是除了钱家,不认第二家的意思。

康世鸣唯有点头,“好,既然柳姑娘有了决定,那我便回去等着柳姑娘的好消息!”

做人不能得一想二,是他想当然了。

柳玉笙能松口在各个村子扩建酒坊,已经极是难得,之后的事情,日后再行打算。

回到家,待得晚膳时一家人聚在一起,柳玉笙将扩建酒坊的打算告知了家人。

一大家子全没有反对意见。

“你决定了就去做,家里都支持。”

“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你只管说,爹都帮你!”

“还别说,到时候我们可能还真能帮上忙,新建酒坊,不得需要人去传授手艺?届时大伯大伯娘还有我爹娘一个个的想偷闲都不成。”

柳玉笙点头,“二哥说得对,到时候想偷闲都不成,你们每个人我都需要!”

一大家人哄笑开来。

当然笑的同时也没忘了赶紧往碗里夹菜。

以前家里只有魏红一个吃货,饭菜不抢也勉勉强强的能凑合吃上。

现在多了一个魏蓝,跟魏红在饭桌上每次都像是比赛似的,就看谁夹得多吃得快,他们要是不紧着往自己碗里多扒拉一些,回头说完话菜就没了。

“爷,奶,爹娘,二叔二婶,我也准备要启程回京了,四月份春闱,我需早点赶回书院为考试做准备。”柳知夏也在席间说了自己即将要离家的话,说的时候,心里还划过一缕感伤。

又要离开家了,等到考完试回来再见,至少也需半年后。

陈秀兰微微讶异,“这么快?什么时候走,一会娘去给你收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