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妃别太甜/农女福妃,别太甜(1450)+番外

作者: 橙子澄澄 阅读记录

时间转眼进入七月,红豆跟七七两个因为要补给,打算去一趟最近的城镇。

沿途走过,红豆脸上的欢快渐渐被凝重取代。

路边几乎每隔一段距离,都能看到相同的景象。

百姓衣衫佝偻坐在路边,脸色灰败,神情萎靡,病恹恹的模样。

“七七,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那么多人生病?”不自觉的,红豆向身边少年寻求答案。

少年抿唇,轻摇了摇头,攥紧她袖摆,牵着她快步离开。

“我觉得那些百姓神色不对劲,应该是染了什么病,而且规模很大。七七,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北仓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时候北仓都城,发生过瘟疫。”

第一六八一章 番外:青梅(21)

那场瘟疫谁都没忘记。

正是因为那场瘟疫,原来的北仓皇才会退位,段廷登基。

七七没有回答少女的话,而是扯着她的衣袖,带她加快了脚步往前走。

沿路,百姓流离,哀声遍野。

而芜城城门却有重兵把守,拒绝一切疑似患病的百姓进入,一方门口已经挤了无数愤怒百姓。

红豆跟七七也被拦了。

“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红豆皱眉,忍了怒气问。

“芜城现在全城戒严,知府大人有令,凡是患病的,都不能入城,以免把病传染给城中百姓!”卫兵架起刀剑拦路,冷漠无情。

“身为父母官,不让百姓入城看病是什么道理?还没确诊就说我们的病会传染,将我们拦在城外,这就是官府的态度?!”被拦在一侧的百姓怒声骂,立即引来卫兵殴打。

“看看路边那些人,不是传染病会有那么多人得一样的病?你们死你们的,还想来祸害我芜城城民?知府大人就是为了保护百姓才下令城门戒严!不长眼的东西,辱骂朝廷命官知不知道是什么下场!找死!”

城门登时混乱一片。

红豆俏脸泛沉,气怒卫兵的为虎作伥,气怒知府的胆大包天,正要动手教训那些狗东西,手腕被人和衣攥住。

七七朝她摇了摇头,沉静眼神让红豆迅速冷静下来。

这里是东越,不是南陵,就算她眼下强出头,对整个事态也无事于补,甚至会把百姓推到更加艰难的境地。

为今之计,是他们想办法入城,看看城中是什么情况再做打算。

“你们要拦的是患病百姓,我们姐弟二人并未患病,也不是这附近人氏,总能通行吧?”红豆对拦在面前的卫兵道,“再者知府大人虽然下令城门戒严,却并未让关闭城门,说明大人也意不在将所有人都拦在城外,否则岂不是影响过往商旅,进而影响城中民生?”

卫兵多看了红豆跟七七两眼,见两人衣着打扮及气质皆不俗,非寻常百姓可比,遂缓和了语气,“你们是什么人,入城做什么?”

红豆从怀中掏出一块小令牌,亮给卫兵看。

赫然见上面刻着一个钱字,复刻金元宝花纹,跟城中钱家开的铺子招牌一模一样。

卫兵顿时客气起来,“原来是南陵钱府的人,小的眼拙了。姑娘,公子,请。”

放行。

走进城门,即可感觉到城中不一样的氛围,喧哗、热闹、繁华。

与城外天壤之别。

“七七,我们去衙门。”

少年点头,这次未再拦她,而是走在前面,带着她找到衙门的位置。

刚走到衙门门口,便见里面一群人出来,身上皆穿着官服,被围在最中间的人官服四品,脑满肠肥。

“大人,听说城外百姓越聚越多了,这么一直拦着,真不怕出什么事?”小官员谄笑试探。

红豆拉着七七退后两步,侧耳倾听。

“出事?出什么事?本官都是为了城中百姓着想,同时也正在寻救治患病百姓的方法,在寻着办法之前,不过暂时委屈他们一下,不让他们进城罢了,事情就算上达天听,也没有本官的不是。”知府哼笑,不甚在意。

第一六八二章 番外:青梅(22)

“大人说的是,大人日理万机,哪有时间时时记挂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走,喝酒去,喝酒去。”

“走走,去喝酒,今天王大人请客!”

一行官员说说笑笑走了过去,谁都没注意站在衙门口旁边的白衣少女跟少年。

在他们背后,红豆粉唇紧抿,“七七,我们走!”

只看这些官员的说话做派,就不需要再进衙门,进去也于事无补。

身为朝廷命官,头顶乌纱,却侮辱了父母官三个字。

带着七七,红豆一路直奔钱家茶酒庄,找了当家掌柜的在后院说了会话之后,便再次出城。

很快,就有茶酒庄活计过来,帮着在城门外不远的地方搭建了个简易的台子,只一桌,一椅,几张长凳,一个白衣少女,还有一个青衣少年。

由于城门外人多,这边摆开的阵仗很快就引来很多百姓注目围观。

“小姑娘,你这是在做什么?”有人问。

红豆朝问话的人笑笑,“我曾跟师父学过十几年岐黄之术,略有所成。今日偶然路过此地,看城外有很多患病百姓,所以在这里摆个台看诊,若有愿意一试的可到这边来坐,不收取看诊费用。”

百姓哗然,面面相觑一阵后,又有人好心道,“小姑娘,看诊治病可不是光凭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更不能开玩笑,要是把人给治坏了那是要担责任的,还坏你师父的名声。你把东西收拾收拾,赶紧走吧。”

“是啊,赶紧走吧,免得到时候也被传染上了。”

“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啊,连城中大夫都不敢看诊,你摆个桌子椅子的就说要治病救人,这种事情能开玩笑嘛?快走吧快走吧。”

没人相信一个看起来十来岁的小姑娘能懂什么岐黄,就算真的懂,也不过是点皮毛,当得什么用?

城门口守着的卫兵们也看到了这一幕,面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眼神却透着嘲笑。

所有人都在质疑。

从小姑娘做出布置开始就一直安静站在她身后的少年,淡了眸色,把站在城门口偷摸瞭望的钱家掌柜给抓了过来。

钱家掌柜抖抖索索朝两个小主子赔笑,然后双手交叠站在一旁,什么话都不说,俨然是两个少年少女的跟班奴仆。

众人,“……”

城中钱家茶酒庄的当家掌柜,但凡来过芜城的人,有几个不认识?就算不熟悉也至少有印象,那可是南陵第一皇商钱家开的铺子,钱家的掌柜。

“掌柜的,您老这是……?”

“哦,上头两个小主子出来游历,老夫在这里候着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掌柜的答得淡定。

说身边两位是小主子,他心里是虚的,这可是南陵王的亲女儿,南陵小郡主!他叫一声小主子都是高攀了!在铺子里看见少女拿出钱家令牌,听她自报家门的时候他差点跪了。

钱家跟南陵王府的关系以及跟柳家大院的关系他是素有耳闻的,两家是一家啊。总之,这种时候助两个小主子一臂之力绝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