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妃别太甜/农女福妃,别太甜(103)+番外

作者: 橙子澄澄 阅读记录

频频引来少年们好奇的注视。

“这是我表妹,小名囡囡。你们都知道吧?十里八乡最出名的福娃娃!”

少年们笑开来,“知道!杏花村酒坊,小神医!”

柳玉笙囧。

一行人说说笑笑,等到了地头,柳玉笙才知道他们干什么来了。

这里是凉水村的稻田地,稻谷黄灿灿的一片,沐浴在晨曦朝露下,时而随风摇摆,荡出金色稻浪。

因为即将要收割,田地里已经断水,稻泥变得不软不硬。他们现在就站在稻田与小山坡的中间,隔着一条已经干涸的水沟。

“准备好家伙,好好大干一场!”陈长东振臂一呼,干草、打火石齐齐奉上,“让它们养了一秋,够肥了,现在到我们饱餐一顿了。”

柳玉笙跟柳知夏在旁直想扶额。

不就抓田鼠吗?搞得要干大事似的,还来个开幕仪式,战前发言。

“囡囡,你离远点,待会田鼠蹿出来把你吓着。”柳知夏示意柳玉笙走远些,跟着一帮少年在水沟旁、田埂上找鼠洞。

分堵几个洞口,把干草点燃塞住洞口处,另一边则分几个少年拿着竹篓子在鼠洞另一头守株待鼠。

只要洞里有田鼠,被烟熏着了就会逃生,往另一个洞口奔逃,侯在那里的人就有收获了。

柳玉笙对这种原生态抓田鼠的做法颇有兴致,蹲在路边看得津津有味。

“嘿!嘿!有了有了,撞进来了!”一个洞口处,少年满脸兴奋,飞快盖上竹篓盖子,得意的朝众人扬了扬,“三只!”

另一边也传来捷报,“哈哈,我也抓到了!一身的膘,够肥的!”

……

捷报接二连三,少年们越加兴奋,唯独陈长东守的那个洞口还一点动静都没有,气得他骂娘。

“东子,要不别守了,估计你守那个里面根本没有货。”

“咱抓的这些加起来也够吃上一顿的了,赶紧的,撤吧!”

陈长东吹了下刘海,“再等会,老子就不信了,就我一个人杨白劳?”表弟表妹都在那看着呢,空手而归他多没面子。

“阿海,那头再多加点干草,把烟整浓点!”

“烟要再浓些,田鼠没跑出来就在里面熏晕了……”

“叫你加就加嘛,说不定它逃得更快呢!”

这一回,终于听到洞里面传来隐约动静。

陈长东眼睛发光,抓好了竹篓子做好准备。

随着淡淡烟雾冒出,里面也钻出了个家伙来。

“……”看清是什么之后,陈长东抖了下,把竹篓子一扔,飞奔,“我操他大爷!蛇!蛇啊!赶紧闪开!”

伙伴们立即鸟兽散,柳知夏抄起柳玉笙也跳得远远的。

等到陈长东惊魂未定的跑过来,众人面面相觑,“……”

下一瞬,爆发哄笑。

“哈哈哈!哎哟笑死我了!”

“东子你个倒霉催的,让你别守了你非要守,他娘的这笑料我能笑一年!”

“你们刚看见东子的样儿了没?脸都白了,说真的,这是我见过他跑得最快的一回!哈哈哈!”

陈长东无语望天。

里子面子全没了。

如果可以,跟表弟表妹商量商量,让他们把刚才的画面忘掉?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拍马屁也没用

烤田鼠,柳玉笙前世今生都没吃过。

第一次尝试,味道还不错。

烤出来之后金黄金黄的一小只,引人垂涎。

“怎么样?表哥没骗你吧?这味道可不比玉米饼好吃多了。”陈长东得意洋洋,啃得满嘴油光。

“我看是你吃腻了烙饼,找个借口出来打牙祭吧。”柳知夏打趣。

寻常农家的早饭很简单,大多是烙几个饼子,加一碗菜糊糊。

条件好点的能吃上馒头。

“你们不知道,东子这小子只要在家,没一天是安分的。不拘着他能一天往外跑。”叫海子的少年吐槽。

东子抓起一个地瓜扔过去,“在我表弟表妹面前给我留点面子啊!”

话题很自然转到柳知夏柳玉笙身上,对比柳知夏,少年们对柳玉笙的兴趣明显又大很多。

“囡囡,杏花村酒坊的果酒,以前真是你酿出来的?”

“外面都疯传你是小神医,比镇上医馆的大夫还厉害!你这么小年纪,咋学的?”

“我以前没见过你,听外面传得那么神乎,差点以为东子这个表妹有三头六臂……”

柳玉笙噗嗤一笑,“三头六臂那不成怪物了。你们别信外头传的,我没有那么神。果酒是我以前贪玩无意间捣鼓出来的,至于医术,外面传成那样,我猜是因为我这里诊金比较便宜?”

少年们愣了下,哄笑。

鼓起勇气搭话的紧张忐忑在笑声中化为乌有。

酿果酒,开酒坊,还医术高明,是杏花村的村宝,是福娃娃,……这些光环把小女娃抬到了他们无法触及的高度,俨然跟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他们以为小娃娃会看不起他们,不屑跟他们说话,就像那些富户人家一样在他们面前高高在上。

真的接触了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小娃娃身上没有一点架子。会安静看他们抓田鼠,能跟他们一样坐在地上啃地瓜,甚至还跟他们玩笑自嘲。

不娇气也不矫情。

随和得像个活在他们周围的邻家小妹妹。

“我就说我小表妹跟一般女娃儿不一样,带她玩肯定不会扫兴,现在信了吧。”陈长东很嘚瑟。

“是是是,咱看走眼了。”少年们嬉笑着,毫不扭捏认错,一边还自以为不着痕迹的把海子往前推。

海子被推得踉跄了两步,脸色涨红,眼神闪缩看着柳玉笙似乎想说什么又开不了口,慌张得直挠头。

“海子哥,怎么了?”柳玉笙疑惑。

“就、就是,我、我想问问你酒坊还收不收人做工!如果收,我能、能不能去?如果不收了就算了,我我就是问问!”海子一番话说得磕磕绊绊,看得伙伴们替他干着急。

“酒坊暂时不收人了,如果收也是从杏花村村民里招人,因为离得近比较方便些。”柳玉笙说完,对面少年们脸上浮出显而易见的失望,“海子哥不念书了吗?怎么想着要打工?”

“海子家里条件不好,他爹娘还在的时候上过两年私塾,后来……就没再去过学堂,现在跟他奶奶两个人相依为命。”陈长东揽住海子,拍拍他肩头安慰,“今年老太太得了肺病,吃过两贴药不见好,后来为了省银钱不肯再去拿药,海子就想着出去做工挣点银子回来。”

“我去镇上找过活计,人家要么不收,要么就让我做学徒,干活不给工钱。”海子苦笑。

闻言,柳玉笙沉吟片刻,“如果你真的需要,我可以推荐你去镇上酒楼干活。就是镇上离凉水村有点远,家里老人你就不方便照顾了……”

“我去!我去!”话没说完,少年已经兴奋点头,激动道,“我奶奶我可以托人帮着照看一段时间,等做工拿了工钱,我打算在镇子上租个小房子把我奶奶接过去,这样看病什么的就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