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扮仙记(877)

当然了,在管理上,人家燕少城主又柔和了许多,对外只说,平陵渡,十户一村,而带头的侍卫则算是村长。

并不要求作为被管制在军户下的流民一定要去服兵役。这条是比较人性化的。看得出人家燕少城主活学活用了。

至于税收同燕城一无二致。唯一的区别就是,十户就多了一个村长而已。这样便于管理。

毕竟流民安置之处,各种纷乱接踵而来,即便是燕少城主有心治理,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需要梳理。

乔木若是知道燕阳的这些法子,定然知道,燕阳肯定是在笔记本上从三国读到明初了。

自从燕少城主把身边的侍卫待遇提高以后,燕城的兵丁待遇早就让人眼红了。

那些流民倒是盼着被挑选上兵役呢。

没看到那些侍卫们,手下有人有田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就是训练的苦点,还有细粮大肉跟着呢,别说还有银子拿了。

所以没用燕紫侍卫怎么宣传,这些民户恨不得走关系也要把孩子给送到侍卫所。

燕紫侍卫拿着燕少城主给的条子,战时兵,休战的时候,自然就是农了。

这些侍卫们在这边平陵渡有了自己的土地,真要是有战事,谁也不会愿意丢了自己土地家园。

少城主这法子妙极,只不过兵丁想要战斗力剽悍,还是不能断了训练的,整日抡着锄头的农人,打仗是指望不上的。

平陵渡收编流民入伍并没有耽误开垦土地,燕紫侍卫带出来的队伍训练肯定是高强度的。

为了配合农忙,还有开垦土地燕紫侍卫都是让兵丁,分开训练的,一半一半吧,反正他们这边不缺银子,不缺粮食。

燕少城主说了,只要守好平陵渡就好。而且外松内紧。他们这边是要做给京都那边看的。

平陵渡这边热火朝天的看的小李将军都找不到头脑,还没见过哪家将军把关卡战事放在一边,专心搞种田的呢。

到了燕青这边靠近青石关的落雁关,内外都紧,燕阳只求,开垦出来的荒地能够让流民自给自足就好。

大同小意,燕少城主算了,不需要三五年,只要能够平安过度上两年,这些流民一手建立起来的家园,就会有了归属感。

到时候不管是平陵渡还是落雁关,民心都在他们燕城这边呢,其他的还不好说吗,再说那边的侍卫,那都是同燕少城主一起在边城那边并肩作战的。

收编的那些流民,严格来说那就是民兵,预备役。燕少城主如今财大气粗,不在乎这点银子的开支,只要能够暂且把流民安抚住就好。

等到土地开垦出来,种出来粮食,日子好过了,流民对家园有了归属感,平陵渡那就是他燕城铁打的地盘了。所以燕紫这二年无论如何都要给他顶住。

燕少城主就期盼着,京城那边别乱,秦地别乱,让他燕城有个吸收地盘的机会。等到过上两年即便是京都都跟着乱了,燕少城主也能保证,乱不到自己儿子的封地上去。

他燕氏父子不会让战乱逼近燕城,燕城的侍卫不会让战乱染指燕城,过上安逸日子的民众更不会让那边的战乱毁了才建起来的家园。

至于说领头这个侍卫长,因为这件事情,一时半会的还是没能回来燕城。

乔木对此也莫可奈何,很抱歉的看着太贵,他怎么就敢的那么刚刚好呢。

手里拿着领头给送回来的家信,小心递给太贵:“领头一时半会的怕是还不回来,这是给你的家信。你可别恼了他,这事吧,就不是他能说了算的。实在是赶得太巧了。”

太贵:‘夫人不必如此,男人吗,事业为重,何况是我燕城的大事。’

乔木:“这次真的是意外,少城主早就说了,等领头回来,只让他在府里做事,不会再让他出门太久的,谁知道他就刚好平哥的封地下来了呢。总不能让人家李将军为了咱们的地盘忙里忙外的吧。这不是领头刚好在那边吗。”

太贵:“夫人,奴婢岂是这点事情都不懂的,您不必如此。”

乔木抿嘴:“我这不是怕你着急吗。”

太贵:“都说了,又不是不能生,早晚都一样,只求您不要总是强调这个就好,在被您怜悯的看下去,奴婢自己都要以为生不出来了呢。”

乔木:“呵呵,我不说就是了,千万对自己自信点,对领头多信任点,孩子早晚都会有的,呵呵。不过这次真的不是你家少城主从中作梗的。”

太贵管事那个憋屈呀,你也知道少城主从中作梗呀,可真不容易。

在听着夫人这话,怎么就那么让人不痛快呢。那是自己能生出来的口气吗。无语好半天之后,拿着领头带回来的信:“夫人,奴婢告退。”

乔木挥挥手:“回去看信吧,以解相思之苦。”

太贵一点都不娇羞,黑着脸:“夫人,慎言。”说完扭头就走了,显然把太贵的调侃直接归类在不守礼教这上了。

燕城上下因为新得的三个关卡,从上到下都热热闹闹,忙忙活活的,学院这边要选出学子去平陵渡那边做教学,燕城的边域有多大,免费的学堂就要到哪。

这是当初城主大人的原话。学院这边早早的做出了安排之后,就去燕阳那边请示了。

商户这边听闻小世子的封地,安置的竟然大多是流民之后,自发的为小世子的封地备了粮食布匹以及一些应急之物。

当然了这些商户的发起人都是乔管事,自家小世子的地盘,乔管事早就想好了,不光要送东西,送钱财米粮,还要把他乔氏的食肆,酒肆,肉铺都弄过去,自家地盘还要自家小心经营,总不能亏了自家小世子的。

对于乔管事来说,更在意的还是小世子的地盘,算起来那才是他们乔氏一半的地盘呢。

燕城在富裕,那也是人家城主大人,还有少城主的。他们乔氏发展再好,那都是为别人做嫁衣,经营别人的地盘。

而小世子那边就不一样了,那是夫人的子嗣,那是自己地盘。

要不是平哥的封地是京都划的,乔管事都要为平哥叫屈了,怎么就封了那么不太富裕的几个地方呢。

他老人家虽然没有去过京都,没有走过平陵渡落雁关,可也知道那是什么地方,酒肆里面从京都过来的学子,可是没少介绍一路的风光。燕管事大体上还是知道些的。

所以商户这边,燕管事作为商户首领,动员的非常到位,甚至组织了商团过去集体考察,就是想着给小世子的底盘搞活经济的。

乔木都不知道这老头哪来的这么大的精力,竟然能把这些商户都给折腾动。

不过乔管事坚持一定要由此一行,甚至都已经把燕城这边的差事,交给了带在身边两年的二贵了。

乔木也莫可奈何,只能给乔管事准备了大笔的银子,毕竟经济这块,没有银子什么都做不成的。

甚至同乔管事交代:“这边路途遥远,出行往返不易,若是不方便尽管去京都那边的城主府联系燕管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