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婚然天成/错穿日常(738)

“不不不,当然吃啦。”圆圆很识时务地表示。

眼下什么环境?台风天啊,有的吃就不错了,实在不好吃就少吃点嘛,大不了点心时间多啃几块饼干。

想起昨晚去冰箱挖冰淇淋球时,看到还有真空包装的培根和速冻的牛肉,圆圆心血来潮地提议:“姐,不如晚上做培根披萨啊。”

禾薇无语:“你这会儿还在吃早饭吧?”惦记着中午的煲仔饭不说,还惦记起晚餐来了。

“嘿嘿,那不台风天无聊嘛,反正家里有电,用烤箱就好了,行不行啊姐?”

“何止是用烤箱,不还得用水和面啊,完了那和面的盆洗不洗?节水知道么。想吃披萨速冻里不是有现成的么,想吃自己做的就等台风过后、一切恢复正常了再说。”禾薇拍拍他的肩。这骚年这两年不知咋长的,尽向吃货发展了。

“可台风过后你们就要回去了呀,八月份又要回京都了,可怜的我,连二哥的喜酒能不能请的出假去喝都还没准……”

圆圆幽怨的小表情逗笑了禾薇。想着家里的饮用水应该不缺,实在不行,空间里不也有水么,大不了偷渡一些出来,于是允了圆圆的心愿:“那成吧,晚上做披萨,不过你得给我打下手,剥虾仁的工作归你。”

“没问题!”圆圆比着ok的手势咧嘴笑得不要太开心。

早饭后,贺擎东系着黑白两色的男士围裙十分居家地在厨房忙中饭,圆圆回房间做作业,禾薇惦记着家里的情况,盘腿坐在沙发上往家打电话。

禾母一听是闺女打来的,从禾父手里抢过电话不撒手:“薇薇啊,你们那边还好吧?有没有积水?有没有停电?”

禾薇汇报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情况。禾母一听公寓还有发电机,第一反应跟她当时一样:“果然还是高档公寓好啊,停电了还能自己发电……”不过下一句就不一样了,“这发电机的钱要不要业主自己掏啊?发电费分摊到每户得多少钱?太贵了也不划算哦……”

禾薇哭笑不得,生怕她娘还要围着发电机念叨个不停,赶紧扯开话题:“妈,我听贺哥说江滨小区发大水了?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还有没有继续往上淹啊?”

“再高还能淹哪儿去。小区外面的排水还是通畅的。早上你干爹打电话过去问,小区里的水位还是在架空层往上、二楼阳台不到,说明一直有在往外排。你不用担心。你干妈一早还在说,贵重物品她都随身带了,家具、电器都是旧的不能再旧的,大水真淹到家里了也不心疼。明年搬新家统统换成新的……倒是你外婆家,打半天电话了还没联系上。怎么个情况都不知道。”

梅龙桥的娘家,禾母担心一早上了。

昨天晚上还联系过,今早打电话去就没人接了。这么大风大雨的,能去哪儿呢?娘家那房子虽说是平房。但都是新造不到十年的房子,听收音机说政府昨天前半夜一直在安排警力疏散危房住户,照理是轮不到她娘家的。再说了。就算是被政府安排到别处住了,这不还有小灵通嘛。怎么姐弟几个的小灵通都打不通呢?

禾母虽然不喜欢回娘家,娘家人也不待见她,换成禾家这边断了联系,娘家那边肯定不会有人关心,可反一反,她却不能这么做。爹娘毕竟生养了她,尤其是这危急关头,万一真出了啥事可咋整?所以她急呀,吃了早饭就一直守在收音机旁,希望能听到梅龙桥一带的消息。

禾薇也跟着着急,但绝不放心爹妈开车去梅龙桥看究竟,一路上潜在的危险太多了。

“妈,再等等吧,要真出事了,我想舅舅他们肯定会主动联系你,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也许梅龙桥那边,住平房的无论是不是危房都被统一安排到哪个安全地方了,舅舅他们忘带小灵通这才联系不上……”

事实上还真被禾薇猜对了一半。

梅龙桥地势低,又是乡镇,排水系统不如城里做的好,台风还没正式登陆呢,小半个村庄都被淹水了,周家正好也在被淹的住户里,大半夜的,淌水跑到镇里大会堂,那儿地势高,又是近两年新建的,又大又结实,算是个安全的避难所。唯一没料到的是,台风登陆后,雨势加大、气温骤降,一家人逃得太急,没人记得带被铺行李,后半夜冻得直打哆嗦。

“奶奶,我不想吃饼干,我想吃鸡蛋饼!”一大早,周家的宝贝疙瘩满地打滚,非要吃这时候怎么也变不出来的鸡蛋饼。

周老太太心疼宝贝孙子,好声好气地哄道:“阳阳,咱们回家了奶就给你烙鸡蛋饼吃,啊,这会儿就吃点饼干,你不是喜欢喝香蕉牛奶吗?奶这儿有,来,奶给你喝牛奶……”

周晨阳不依,继续在大会堂不算干净的地上打滚:“我不要饼干!我不要牛奶!我就要鸡蛋饼!撒葱花的鸡蛋饼!不给我吃我就不起来!我就不起来……”

“不起来就去外头淋大雨!”小屁孩他爹光火了,倒不是不疼宝贝儿子,而是当着村里、镇上那么多居民的面挂不住脸啊,提起儿子就往大会堂门口走,吓唬吓唬儿子也好。

可他媳妇哪里肯依,宝贝儿子不说是周家唯一的宝贝金孙,也是娘家那边独一个男娃,兄弟姐妹生的可都是闺女,因此宠着呢,窜出去从丈夫手里夺过大哭大闹的宝贝儿子:“周文斌你疯啦!这么大风大雨的,还真的想把儿子丢出去?阳阳乖,到妈妈这儿来,妈妈给你好吃的,甭理你爸。”

“老爸坏!老爸最坏!阳阳再也不要爸爸了!”

“再说一遍?”周文斌怒指着儿子喝道。

“行了!”自从躲进大会堂还没怎么吭过声的周老头喝住儿子:“公共的地方,大吵大闹的像什么样,阳阳想吃什么就给他,小娃娃家的,能吃多少。”

“关键是现在哪来的鸡蛋饼啊。”

“那就拿别的他喜欢吃的哄哄嘛。”

周文斌无语,哄得住还用闹嘛,就是哄不住啊。

“不说这个了,你去借个电话,问问你大姐,看她能不能叫部车来接我们,这雨势一时半会停不了,咱家又没带被铺行李,一个晚上还能撑,可谁知道这雨会下到什么时候去……”

周老头琢磨半天了,大女儿和小女儿现在都住在镇北,那儿地势高,又是小区房,发大水也淹不到楼上。只是小女儿跟公婆一道住,家里房子不大,又住了六口人,自己这边再拖家带口的上门不好,只能找大女儿了。

周文斌却不怎么想打这个电话:“大姐那脾气,爸你又不是不知道,从来都计较得很灵清,我们啥也不带地上门,还让她包车来接,你觉得可能伐?”

“不然你说咋办?除了没被子没衣服,家里带出来的吃食也没多少,我看光阳阳一个人都不够吃三天的,别说还有我们这么多张嘴。”

周老头见儿子反驳,嗓门大了许多。被边上的邻居听见,插嘴道:“老周,你市区不还有个闺女吗?这时候不投奔啥时候去?我们是没办法,一家子都困在这儿了,想投奔也找不到对象。你有那么好条件,干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