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婚然天成/错穿日常(671)

禾薇忍着笑安慰她娘:“不会哒!妈你放宽心啦。”

禾母:“……”肿么有种反了反的赶脚?想以前,家里有闺女到出嫁年龄的,不都是当娘的在那儿罗里吧嗦的劝、闺女不是捧着毛巾嘤嘤地哭就是板着脸无声抗议。她家咋就变成闺女反过来劝她放宽心了?有这么个没心没肺的闺女,当娘的宽得了心才怪!

禾薇趴在禾母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蹭着她娘的脸,柔柔说:“妈,不管我嫁到哪儿,我都是你闺女,你别担心啦。哦对了,贺大哥把我们家对门的房子买下来了,说是如果咱们不搬家,他就在对门做婚房,到时我回娘家方便。如果搬去滨海壹号,他不也买了幢别墅嘛,还是能做邻居,嘿嘿……”

禾母:“……”得!她算是看明白了,自家闺女彻底被人拐跑了,连婚后住哪儿都讨论过了,个傻囡囡!

腹诽完,禾母心里一记咯噔,咻得转头问闺女:“你那啥,和阿擎住一起过了?”

“……”禾薇愣了愣,啥叫住一起过啊?两人同床共枕有过几个晚上但没突破最后一层关系算不算?

禾母一看闺女这反应,坏了,急吼吼地揪着她耳朵低声训:“哎呀你个傻姑娘,没结婚不能和男人住一起的,会吃亏的知不知道!”

“妈我没有。”

“啥?”这下换禾母愣了。

禾薇捂住发烫的脸,其实是怕脸上写着“心虚”二字:“没和他过夜过啦。”节操都快掉光啦!

“真没有?”禾母不怎么信耶:“那你刚刚咋那种反应?”

“我……我那不是没闹明白你说的啥意思么,呵呵呵……”

禾母大松了一口气,没有就好,但是——“男女那事儿结婚前不许做你给妈记牢了!”

说完方才反应过来,一般情况,订了婚貌似就能住一块儿了吧?她和老禾同志那时候穷,没办得那么具体,双方换了庚帖、择了个好日子就结婚了。但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都会搞两次仪式,先订婚、后结婚,喜糖发两次、宴席请两次。所以订了婚虽然叫未婚夫妻,但照风俗是可以搬一起住了。

禾母在心里转了好几个来回,最终还是没跟闺女透露这一层。反正就算同意,离订婚还早着呢。等订了婚两人私底下怎么亲热,她眼不见为净管不着。但现在嘛,必须给闺女洗洗脑,好好和她说说姑娘通往妇人的那道关卡多重要,可不能随随便便搞丢了。

就这样,娘俩躲在房里,说了半下午的话。

前半场基本是禾薇说、她娘听;后半场换成精神大振的禾母上场,逮着闺女的耳朵大念了一通婚前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女人要自爱”的方言版。禾薇连插嘴想替自己以及被禾母形容为“大尾巴狼”的贺少将辩解几句的机会都木有。

直到三点光景,禾母“呀”的一声,想起和人说好的小土鸡,这才不情不愿地放过说教到一半的闺女:“先不说了,妈得去拿鸡,迟了会被人挑走的,回来炖汤也来不及……明天再和你说……”

禾薇:“……”娘啊您可以不说的,真的!闺女我都懂!

第486章 我女婿!

禾母因惦记着和熟人说好的家养小土鸡,抓起钱包急匆匆出门了。

这家卖鸡的不是常年在农贸市场设固定摊位的鸡贩子,而是乡下上来的农户,挑着竹筐,一筐鸡、一筐蛋,偶尔会夹卖几只鸭,也是家养的,数量不多,筐子里的卖完就没了。

禾母是正月回来后经水果店老板娘介绍知道他的,一开始不确定他家卖的鸡到底好不好,现在的鸡贩子都狡猾狡猾滴,经常戴着个大草帽、自行车前后挂几个竹筐、冒充乡下农户,吹嘘自己的鸡打小放养、吃虫长大、不喂一粒饲料。禾母因此上当过两次,买回家一杀、一焯就看出名堂来了。家养的鸡哪那么多肥油!家养的鸡哪那么快炖烂!

是以,当初付大姐介绍她问这家农户买鸡时,她一开始不怎么信,见付大姐一个劲地说他家的鸡好吃、她家宝贝孙子爱吃,才意思意思挑了一只两斤不到的小鸡娘。当天回家杀了炖汤,发现这家的鸡的确好,肉精油少、炖出来的鸡汤澄黄清亮、丝毫没有圈养鸡的臊味,这才是真正的放养鸡嘛。

再加上三月下旬的时候,禾母特地跟付大姐几个社区女同胞,跑了趟乡下,亲眼看到农户家放养在竹林、桃林里的鸡,三三两两地在林间溜达,捉捉虫、喝喝溪水、有些甚至还飞上竹枝、桃树杈打鸣,这下心更定了。每逢农户来城里卖鸡的日子,禾母都会赶去买一只,而且还得赶早,去迟了往往都卖光了,就算预先和农户说好留一只给她。也是被人挑剩下的。

所以一想到肥溜溜的大母鸡被别人给挑走了,禾母就发急。说好的下午三点农贸市场晚市门口,这还没出门呢就三点了,从家跑着去菜场门口,少说得三分钟,近段日子以来和禾母一样想买这放养鸡的家庭主妇多了很多,有些甚至两点半就开始在菜场门口等了。三分钟能挑走好几拨鸡了。

可别又给她剩下一只最小的啊。好不容易赶上儿子闺女回家。半天不到还冒出个准女婿。哪怕不想这么早承认,上门是客这个道理禾母还是懂的。而且一早就说好晚上给孩子们整顿好吃的,没鸡还整啥啊。前些日子那只两斤半的鸡娘她和老禾都一餐干掉大半只呢。今儿家里五口人,总不能净喝汤吧?

祈祷间,看到农户那两只极具代表性的竹筐了,禾母几大步奔上前。看到关鸡的筐子里还有四只大小不一的三黄鸡,心定了不少。喘着粗气说:“今儿来迟了,就剩这四只了呀?”

“对!前头来了两拨人,挑走了几只。不过大姐你别急,我知道你会来。特地给你捎了一只公鸡,这会儿的公鸡味道比鸡娘还要鲜,白切嫩、做烧鸡公香。怎么做都好吃。养的不多,阿拉自家也喜欢吃。就没拿出来卖。大姐你要的话我给你称,不要么你挑个鸡娘,随侬啦。”

卖鸡的农户认出是禾母,从脚边的小竹篓里抓出一只捆了双脚的大红公鸡,递给禾母检查,看是不是病鸡之类的。

禾母见这公鸡不错,点头说:“就它吧。另外再给我挑只小鸡娘。”

公鸡比较大,禾母琢磨着半只白切、半只做烧鸡公,买只小母鸡炖汤。这么一来,晚上的菜有着落了。

见另外一只竹筐里还有不少新鲜的鸡蛋、鸭蛋,分别也称了五斤。想着孩子们后天就要回学校,得给他们整些路上吃的。回头去超市买点豆腐干,和鸡蛋一起做些卤味。

想了想,禾母干脆让农户把余下三只鸡都给她称了。煮熟了做醉鸡、糟鸡。留一只家里吃,另外的让孩子带学校改善伙食去。

农户依次称完,报了价钱,禾母算了一遍没错,点点头拿出钱包。还没给钱呢,旁边突然窜出一个中年妇女,抓起农户脚边的公鸡咋呼道:“这鸡我要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