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婚然天成/错穿日常(340)

娘俩正聊着,禾父提着一水桶河虾回来了。

禾薇惊喜地趴在水桶上看:“爸你刚去兜来的?好多虾啊!”

禾父笑呵呵地说:“是不少,就是个头小了点。”

禾母探头过来看了眼,说:“小有小的好,葱爆了连虾壳一块儿吃,补钙。”

“还能用梅干菜煮汤。”禾薇看着水桶里不同于养殖的干净小河虾,吞了吞口水。

禾母见女儿两眼亮晶晶地盯着河虾吞口水,好笑不已,说:“成!那就一道葱爆、一道煮汤。要是还有的剩,明儿中午煮盐水虾给你吃。”

禾父冲了个澡出来,见女儿还趴在水桶跟前乐呵,笑着说:“就这么点小虾米,就让你高兴成这样。你要喜欢,明天再去捞一桶。可惜这东西不耐放,做成虾干还不如海虾好吃。”

“爸我就看看,没馋嘴。”禾薇默默滴汗。她的样子,看上去真的有这么馋吗?

……

当天的饭桌上,一家人吃到了纯野生的鱼和虾,鲜的舌头都快掉了。

禾父啜了口小酒,感慨道:“如今想吃点野生的不容易,哪像我们小时候,遍地都是野生的。你奶屋后那个小河塘,那会儿可风光了,鱼、虾、蟹,几乎什么都有,有一回我和你二伯还合力捉到了一只老鳖,不过自己没吃,让你爷爷拿去镇上卖了,换了点肉回来……”

老禾家的屋后的确有个河塘,只不过如今快干涸了。

禾薇满足地吃了两浅碗饭,打着饱嗝问禾父:“爸,那个河塘是属于村里的吗?怎么不整饬整饬,养点鱼虾也好啊,任它干在那里多可惜。”

“原本是有这个打算的,不过老早就在传,那一带要造高铁,到时房子都要拆迁,谁还敢承包鱼塘啊。这养鱼可不是短期的,起码得投进去两三年……”

禾曦冬美美地喝了一碗虾汤,顺嘴接道:“不是已经在造了吗,我估摸着爷奶那边明年开春就会接到通知了。”

“是吗?你哪儿听来的消息?”禾父讶然,“你二伯他们都没听到什么风声咧。”

“报纸上啊。”禾曦冬看着葱爆虾的虾汁,觉得用来拌饭一定很好吃,于是去厨房添了碗米饭,边倒虾汁边得瑟地说:“这个学期以来,我们要求天天看时事、评时事,这点消息还能难倒我呀。”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禾母嗔笑道。

不过嘴上这么说,脸上满是骄傲。她这对儿女啊,真让她扬眉吐气。

第281章 拆迁和汇演

禾家埠北面要通高铁的消息,其实老早就有传闻了。

只不过红头文件迟迟不见下发,村民们也只能半信半疑。

一些家境困难的,从年初盼到年尾,恨不得马上迎来拆迁,好让他们的生活来个大逆转——从守着老宅熬日子一跃成为拥有两三套房产的城镇包租公或是包租婆。

而一些家里小日子原本就过得红红火火的村户,就不那么希望田地被征用、宅子被拆迁了。日子过得好好的,一拆全乱套了。

范围缩小到老禾家,也是这么两种情况。

禾大伯娘一心盼着拆迁,在她看来,唯有拆迁方能拯救自家。虽然最值钱的田地早没了,可好在房子大啊,三阔间的三层洋楼外加前后两个大院子呢,少说能换三套大房型。

可禾二伯俩口子却不是很企盼。

他们那栋自建洋房才住了不到五年,屋里的装潢当初也是花了老本精心布置的。

禾二伯的店虽说开在镇上,但开车往返要不了半小时,更何况,住在农村,吃到肚子里的米粮、蔬菜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纯天然。

虽说他们家的田地老早被村里收去造公路、建公房了,但村里每年都会补贴他们点粮食,不够吃再问左邻右舍买点,总归比外头买来吃的方便、安心。

城里头卖的那些大米,谁知道是放了几年的,这米可不像老酒、越陈越香,所以禾二伯娘是万般不乐意拆迁。

她在屋后开出来的菜园子整饬得多好啊,天天都有新鲜蔬菜吃,吃不完腌了做酸菜、梅干菜。到时候用来拌凉菜、炖鱼汤、焐五花肉,那香味,啧,哪是外头卖的那些个包装菜能比的?

于是,在听说征用、拆迁规划的红头文件已经下发到镇上了,过不多久就要召开这一片的动员大会,禾二伯娘坐在村里的超市门口。边嗑瓜子边发牢骚:“拆拆拆、搬搬搬。也不问问我们老百姓的意见,谁爱搬来迁去的……”

老板娘附和道:“可不是,这一迁走。日后想要再坐一块儿唠嗑怕是难了,我听说,安置的房子,分了好几处呢。县里有一处,镇上有两处。也不知道会是怎么个分法……”

个别几个盼着拆迁的,则说:“其实也挺好啊,乡下的老房子住腻了,搬到城里去住公房。芽儿们还能上城里头的小学,多好的事啊。我是巴不得马上就搬。”

“是啊是啊,我也觉得拆迁好。没见其他几个村子羡慕得要死呢。说是轮到拆迁就发了。就说我们家那老房子吧,拿出去卖。能卖上十万算烧了高香了,可城里的公房,你们猜多少一平方?我打听过了,最差的都得要三四千呢,哪怕是镇上最旮旯的位置,都要一千八、两千……”

禾二伯娘眉梢一挑,打断道:“房子再贵,不也是拿来住的?真要住城里,得买大别墅,那才叫真的好。可要拿我们家那么舒服的洋楼换屁点大的公房,我就不乐意。要是分到个五楼、六楼的,上下爬楼梯就得爬死个人,想种点菜都没地儿……”

“你乐不乐意关拆迁什么事!那都是上头定好的,上头怎么说,我们做老百姓的就怎么做,发屁个牢骚!”

禾大伯娘挽着个手提袋,准备去趟娘家,自己家很快要面临拆迁了,契证啥的都还被两个兄弟捏在手里,可不得拿回来啊。

这不,路过村口的超市,就听到二妯娌扯着嗓门在说拆迁的不好,忍不住冲口接了几句。

禾二伯娘“呸”地吐掉嘴里的瓜子壳,皮笑肉不笑地说:“哟!大嫂可算是出门了?我还道大哥太勇猛,害你又怀上了,一直在家安胎呢。”

“哈哈哈……”其他人都笑了,跟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了禾大伯娘几句。

禾大伯娘被她们说的面红耳臊,强撑着笑说:“二弟妹和我开玩笑呢,你们也跟着她瞎起哄,不和你们说了,我回趟娘家。”说完匆匆走了。

超市老板娘拿胳膊肘捅捅禾二伯娘:“哎,你们家老大还没回家住哪?俩口子真绷了?”

“绷没绷我不晓得,不过老大没回家住倒是真的,他在城里开了个门市店,暂时还没找着合适的看店人,就自个儿守着呢。”

“禾老大又开店啦?”村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个事。

禾二伯娘就把老大问老三进货、然后在县城开禾记专营店的事说了,末了感慨:“如今看来,还是我们最小的妯娌最有福气。”

“看不出来啊,老三俩口子闷声不吭的,倒是发大财了。”众人闻言,纷纷表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