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婚然天成/错穿日常(248)

末了,把禾薇这间宿舍拿出来做榜样,说他参观了一圈,发现就这一间仍旧保持着宿舍的原汁原味,提倡全体同学学习。

当然,并没公布宿舍号。要不然,禾薇和梅子的背上,会召来更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冯校长又说:“……你们这个年纪,有一项爱好是好事儿,但爱好本身得好,别把赌博、喝酒、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影视剧、做一些超过你们这个年纪段该做的事当成所谓的爱好,那些都不是现在的你们能接触的。在这里,我再强调一次:别被我发现你们把上述不良风气带入学校、带进宿舍,一旦发现,轻则警告,重则退学,你们自己衡量着办……”

“……刚刚说,宿舍里不许随意添置物品,保持宿舍原汁原味,但若真想添置点什么东西、以调剂紧张的学习气氛的话,我倒是有个想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在宿舍里添一副茶具,学习乏了躁了,坐下来煮上一壶茶,平心静气喝几杯,沉淀浮躁的心境,还能和室友交流学习心得,一举数得……”

校长大人为了修正学生们不良的生活嗜好,特地把“茶”这一华夏国粹给放大了,在会上滔滔不绝地大谈起饮茶的好处,一不留神,整场动员大会,足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跑题到茶文化的普及上去了。

禾薇和梅子坐在台下,忍着笑对视了一眼。

军训动员大会变成茶文化普及课了,身型笔挺坐第一排的教官们,不知是何感想。

事实上,被派来给高中新生军训的这批士官、士兵,确实挺一头雾水的,说好的鼓励、说好的要求、说好的宣誓表决心呢?怎么偏题到喝茶上去了?偏个几分钟不够,还一连偏了半小时,想不通和军训有啥子亲戚关系嘛。

底下听着的学生也都开始窃窃私语。

远的不说,就说禾薇边上的夏清吧,原本还听得津津有味的,肩膀不知被谁拍了几下,扭头一看是同宿舍的黄芳云,来问她要不要凑份子买茶具。

买茶具?和五个拎不清的室友一起凑份子买?

夏清考虑都没有,摇头说:“我还是算了,想喝茶了直接拿水杯冲泡吧。”

黄芳云讪笑着缩回座位,朝梅开艳四人摇摇头,压低嗓音说:“她说直接拿水杯泡茶喝算了。”

“哼,不要拉倒,我们自己去!到时她别想用我们合伙买的茶具。”梅开艳气呼呼地说。

和梅开艳几人持一样想法的学生还不少,特别是本就喜欢文艺范(装逼)的女生,听没听进去校长大人三令五申的校纪校规、军训事项不好说。但凑份子买茶具却绝对听到了心里,一等到军训动员大会散场,揣上凑份子的钱,直奔学校超市去了。

干啥?买茶具啊!去迟了谁知道还有木有啊。

……

禾薇和梅子在军训动员大会散场后,也去了趟学校超市。

不过不是买茶具,而是买绿豆、面粉、大米还有发面的酵母粉、煮绿豆汤的土冰糖,以及吃饭的家伙——碗筷勺子。准备在宿舍里开火了。

回到宿舍后。禾薇把夏清给她们的百香果放进了冰箱。然后试着用电压力锅烹绿豆汤。

梅子姑娘把盥洗台的台面用洗洁精刷洗干净后、又用热开水淋了一遍以作消毒,然后在上头和起面,准备发面做馒头。

开工后想起切馒头还需要刀子。幸好禾薇这里有把水果刀,凑合着用上了。

用电压力锅煮绿豆汤很简单,根本不用一直看着,而梅子那边又不需要她帮忙。禾薇于是坐到了书桌前,打开电脑。一边听歌一边浏览网页。

贺擎东的电话进来了。

第一句就是问她晚饭吃过没。

禾薇探头往卫生间瞅了眼,笑眯眯地说:“没,还在做。”

“做?”贺擎东挑起眉头,“这会儿在哪儿?不是在学校吗?”

难道是在悦城公寓里?贺大爷心中一喜。不过很快就被小妮子打碎想象了。

“在宿舍呢。我和梅子买了电饭锅和电压力锅。她用饭锅蒸馒头,我用压力锅煮绿豆汤,晚饭我俩打算喝绿豆汤吃馒头。”

“就吃这点?”贺擎东皱皱眉:“晚上不是说还要去开班会么?不会饿肚子?”

“不会啦。这么热的天,去食堂也没什么胃口。还不如喝点汤水。回来饿了可以吃水果啊,宿舍里好多水果呢,你买的、我妈他们带来的,下午去开动员大会,班上同学还送了我们好多百香果……”

送水果?

原本慵懒地靠大树干上讲电话的贺大爷,这会儿不自禁地坐正了身姿。

“男的女的?”

关注的焦点完全不在水果上。

暗地里磨牙霍霍,要是送水果的是小男生,绝壁让小妮子把那堆烂果扔掉,回头给她买一箱寄过来。

“女的啦。”禾薇翻了个白眼。

女的就好。

贺擎东清清嗓子,问:“你们学校超市能买到蔬菜鱼肉?”

“蔬菜基本都有,荤菜都是速冻、冷藏的。”

“新不新鲜?算了,别管新不新鲜了,我定期让人给你送去。”

老吴不是在喊太闲了没事做吗?正好,让他当送菜工,不时给小妮子运点新鲜的食材过去。

“不要了!”禾薇听得一头黑线:“买锅纯粹是图方便,不是真的想要三餐全部都在宿舍里解决啦,没必要这么麻烦的。”

“这哪里是麻烦?一点都不麻烦!”

反正麻烦的也不是他。

相反,越麻烦越好,省得老吴成天喊没事做。

禾薇来海城读高中,老吴的那辆改装式出租车没了用武之地,又因为人到中年谈起了人生中第一场恋爱,对象还是个被小三涮、遭渣夫弃的傲娇原配,从此对婚姻失了信心,不得要多加耐性哄着么,所以短时间不准备离开清市,于是接了贺擎东给他的新任务——保护禾家、照拂禾记。

这么一来,出租车指定开不成了,于是老吴从特殊渠道搞到了一辆改装过的厢式货车,找上禾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起他的难处:出租车生意不好、女朋友又不喜欢他日夜颠倒的作息,已经把出租车给卖了,换了辆小货车,可转悠几天没拉到生意,想问问禾记有没有木料啥的需要他拉,运费只收别家的一半。

禾母认识老吴有不少时日了,对他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有一次她去明珠商场拿支票,回来时手提包落老吴车上,还是老吴特地给她送到店里的,再加上禾记的生意蒸蒸日上,禾父确实有抽不开身跑木料市场进货的时候,于是俩口子一商量,店里需要进货的时候,都找老吴帮忙拉货。反正这年头货款都不付现钱了,不是支票就是银行转账。

打从老吴来了店里,禾父就从进货这项任务上解脱出来了,不忙时偶尔会跟着老吴的车,去木料市场兜一圈,大多数时候都全权委托给老吴了。

可进货毕竟不是每天的事,所以老吴觉得无聊了,每次接到贺擎东电话,总会唠几句“有没有其他活啊,譬如上回查证据那种就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