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春风(825)+番外

三房的钟老安人说得有理,秦家之所以能够屹立至今,并非全是因为秦家子弟读书读得好,也不是因为秦家人能在朝堂上相互提携,而是因为秦家在每一次改朝换代或者朝局动荡的时候,全都慧眼独具,把持得当。

前朝高宗年间,因为小皇帝的生母是异族女子,因而受到来自宗室和朝堂的冷落,太皇太后甚至想要扶植自己嫡系的孙儿,也就是小皇帝的叔父。那个时候,就是秦家站出来支持皇帝正统,并且想方设法,令太皇太后不得不给小皇帝立了娘家有实权的女子为后。

到了本朝,烈公毅然追随太祖起事,让秦家从三秦世家变成京城名门,秦老太爷秦计在窦太后当政时,第一个提出致仕,这一步棋换来同德皇帝赵极亲政后对秦家的另眼相看。

这些事情,令秦家历经几百年而不倒,即便改朝换代,依然繁荣。

而这一次,因为秦老太爷当年的一个决定,秦家想要置身事外已经不行了,倒还不如像祖先们一样,毅然决然地去披荆斩棘。

那一夜,秦烑和秦珏在松涛轩里谈到半夜,索性宿在明远堂,次日叔侄二人一起走出九芝胡同,去了衙门。

秦珏虽是宗子,但他年纪尚轻,若是论起在族中的威望远远不如秦烑。如今秦烑想通了,接下来的事情便不用秦珏亲自去做了,不过十来天,几个房头都决定像二房一样,把家里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们全都送往安徽。

有几个女眷不愿意,这些孩子是交给长房啊,和人质没有区别,可是她们刚刚吵了几句,便想起罗锦言来了。

那天在明远堂,她们的孩子差一点就被罗锦言扣下了,长房真想拿孩子们当人质,即使不是去安徽,也是说干就干的,罗锦言就在明远堂里,长辈们的眼皮底下,就敢把她们关起来,她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女人还是比较了解女人的,秦家的男人都认为罗锦言只是虚张声势,可是女人们却认定罗锦言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事实上她们说对了,罗锦言就是这样想的,她可能不会杀死妇孺,但是找个隐蔽的地方关上一两年,等到赵奕打进京城,再把她们放出来,对她而言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她能做到,她也敢去做。

既然秦烑不想去管左家的事,秦珏也就没有什么可忌讳的了。

他给展二鹏送了信,让展二鹏只管放手去做,秦家的姻亲多着呢,总不会为了一两个就坏了自己的门庭。

漕帮因为分家,有一半的人和船投靠了赵奕,留在江南的几个堂口则是漕帮用来安身立命,保全实力的,一旦赵奕前功尽弃,漕帮也不置于全军覆没。

因此,漕帮在江南的这一支便秉承着明哲保身的宗旨,小心谨慎。

其实不用秦珏告诉展二鹏,展二鹏也不会任由那二十般粮食交到赵宥手里。

他暗中给漕帮施压,不让他们插手这桩买卖,漕帮虽然船少了,可是区区二十船对他们而言也不算什么,得知这些粮食有问题,便立刻给了左二老爷答复,像推辞其他生意时说的一样“船不够用,不接”。

左二老爷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买粮食容易,运粮食却成了大难题。

他已经放下身份和这些做水上生意的江湖人打交道了,没想到这群粗坯却不给他面子。

若是别的人,他还可以请父母官出面,可是漕帮什么时候把父母官放在眼里了?

不过两三天,左二老爷便急得满嘴是泡。偏偏又到了老祖宗的寿辰,私买粮食的事情他虽然藏着盖着,可不知是怎么回事,还是传到了左家。没有办法,他只好拿出一笔银子把这件事给压了下来。

事情没有办好,还损失了银子,左二老爷只觉得这件事上好像有人在和他做对一样。

好在他把那些粮食藏得很好,否则被什么人盯上,再闹出什么事来就麻烦了。

正在这个时候,展二鹏接到了秦珏的信,秦珏说此事不急,想办法给左二老爷一笔钱,让他再收二十船粮食,然后把这四十船粮食,连同赵宥派来接应的人,一窝端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零九章 二十船

赵宥派来的人之所以找上左家,一来是因为早年左家子弟和瑞王府的渊源,二来也是看重左家的人脉。

左家在名门林立的江南虽然只算是二三流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左家在之前这几十年里,致力于联姻。因此,左家虽然没出几个进士,却收获了一大批亲戚,这些亲戚多是书香门第,姻亲、同科、同窗繁多,连带着左家便也有了人脉。

赵宥派人到江南来,联系的当然不仅是左家一家,但是左家却是其中门第最低,像收粮食这种事,其他人家可能不愿意放下身架去做,而左家却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北边这两年闹灾荒,西北的收成也不好,江南、两广两湖却是风调雨顺。赵奕早早地掌屋了漕帮的一半船只和人手,专为他运输粮草和军需之用,因此,这三家里唯一不缺粮草的就是他。

赵宥手里有银子,可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只能派人到江南来买。观棋早就怀疑赵宥会借助早年瑞王府在江南的人脉,因此早早地便让展二鹏去了江南。

左二老爷凑出的二十船粮食,在展二鹏眼里不算什么,可若是这条路被赵宥踩顺了,下一步恐怕就不是买粮食这么简单了,一旦赵宥兵分两路,打到江南来,朝局便要改写。

因此,秦珏让他先不要动左二老爷,展二鹏欣然应允。没过几天,秦珏便派了几个人过来给他使唤。

这几个人,其中一个便是当初冒充欧阳杰,把高蕴弄得土头灰脸的那位“龟奴”,其他几个都是他的帮手,他们是祖传吃这碗饭的。

展二鹏已经知道这几人的来历,不由拂额,秦珏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些人?

没过多久,这几个人便和左二老爷搭上了关系,又给正在缺钱的左二老爷介绍了一桩大买卖,这桩买卖不但把左二老爷给族人封口用的银子赚回来了,还有了盈余。左二老爷大喜过望,双方好得就差拜把子了。

紧接着,左二老爷找船的事情也解决了,这些人有自己的船,自己的护卫,别说是去河南,再远的地方也能去。

左二老爷觉得自己的运气又回来了,就像是要睡觉有人递枕头,事事顺利。

船只的事情有了眉目,左二老爷便去找赵宥派来的崔炯。

崔炯刚从扬州回来,他在扬州并不顺利,扬州有几家大盐商,早年,这些盐商要往边关运送漕粮来换取盐引,后来朝廷建了军屯,不用盐商们万里迢迢送军粮了,盐商们腾出手来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照样能拿到盐引。

亦就是说,盐商手里都有船,这也是几十年来,他们和漕帮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崔炯原本就是想要借助扬州的大盐商们,可惜他读书虽多,却并不了解这些巨贾。早就听人说过,京城、西北的商户和扬州的盐商们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一次他到扬州,是真的见识到了。

上一篇:重生之魂香师 下一篇:悠悠田园乐